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史上有過幾次遷都

曆史上有過幾次遷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8:36:20

曆史上有過幾次遷都?所謂遷都,可以拆解成兩項内容:一是把一群人從甲地遷到乙地,二是在一個新的地點複制一套可以安置中央政府的城市建設遷都的阻力也可以拆解成兩類:一是技術阻力,二是輿論阻力,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曆史上有過幾次遷都?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曆史上有過幾次遷都(古人為什麼經常性遷都)1

曆史上有過幾次遷都

所謂遷都,可以拆解成兩項内容:一是把一群人從甲地遷到乙地,二是在一個新的地點複制一套可以安置中央政府的城市建設。遷都的阻力也可以拆解成兩類:一是技術阻力,二是輿論阻力。

先看最簡單的一項:城市建設。找一片地方,蓋房子,修路,或者在一座現成的城鎮基礎上升級改造,這并不難,或者說成本并不很高。中國古代搞城建,基本都是土木工程,相對來說輕松簡單,除非皇帝有什麼特殊要求,建築材料非要從幾千裡之外運輸。

可以比照一下古羅馬,城建都用石材,好處是經久耐用,直到今天還有很多當年的建築屹立不倒,成為旅遊名勝,但壞處是施工難度太高,相應地,施工周期也會很長,所以羅馬人輕易不會遷都,否則真是傷筋動骨。

和羅馬人剛好相反的是,日本人可能是全世界最愛遷都的。在日本的古代史上,基本上每換一個天皇就要遷一次都,甚至就在同一個天皇的任期之内也要遷好幾次都。

古代日本和古代中國相似的是,建築以木結構為主,而不同的是,日本經常地震。在以木結構為主的聚居區域發生地震的時候,很容易引發火災。既然房子蓋起來容易,燒起來也容易,那麼頻繁地遷都也就再自然不過了。

把日本的遷都傳統斬斷的,就是由社會的進步帶來的都城規模的擴張。

以前船小好掉頭,漸漸地船太大了,不好掉頭了。所以我們會看到,日本明曆三年(1657年),江戶城,也就是今天的東京,發生了一場駭人聽聞的火災,連續兩天時間裡燒掉了全城2/3的區域,但即便是這樣級别的災害,竟然都沒能導緻遷都,隻是促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城市更新運動。

但如果說到遷都問題上最大的阻力,那還不是船大船小的問題,而是輿論問題。

輿論阻力才是最難克服的。在人的天性裡,熟悉總是等于安全,陌生總是等于危險,所以人一旦熟悉了一個環境,就不願意換到别處生活,除非能獲得超常的好處。那麼不難想見,當最高統治者想要遷都的時候,要跟着舉家搬遷的那些貴族和官員們多半都會不情不願。

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在今天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甘肅玉門的相關視頻,看看一座資源枯竭型的城市是如何變成一座空城的。

就算隻是簡單想象一下,要把一座城市裡的居民通通遷走--要麼遷到另一座城市安置,要麼拆散之後分别遷到幾座城市安置--不但要預先安排好房子、落戶、社保和醫保關系,還有檔案的交接和子女的轉學,千頭萬緒。

更難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張三明明和我同樣的工齡,憑什麼安置後的新房子比我的大出1平米?我必須找上級領導去鬧!

而這些在今天看來千頭萬緒的事情,換在古代反而遠沒有這麼複雜,要解決的隻是貴族和權臣集團,人數畢竟有限,至于深受影響的普羅大衆,沒人在意他們的聲音。

即便不是為了遷都,中央政府也經常發布政令,大規模地遷徙人口,目的通常有這樣幾個:

一是把宗族聚居拆散,讓一個行政區劃裡不再有一家獨大的局面,好比把一座趙家村變成一個趙錢孫李各姓人口雜居的村落,人口越雜,彼此之間的凝聚力就越弱;

二是充實一些重要地點的防禦力量,比如從内地遷徙大量人口到邊疆去,一邊種地,一邊搞邊防;

三是把一些有可能不服管教的人口遷居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一來可以看緊這些人,二來切斷他們對家鄉的影響力。

在所有被迫遷徙的人口當中,真正具備反抗能力的基本隻有貴族集團。蔡昭侯就是因為執意遷都,被不情不願的貴族們聯手做掉了。

如果把這件事反過來理解,就意味着:隻要能把貴族集團擺平,遷都就沒什麼難的,隻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問題而已。

戰國時代的遷都,主要受軍事局面的影響。

你可以把國都理解為作戰指揮部。當時的通訊效率很低,進取型的遷都會把指揮部調整到最方便實施下一個戰略意圖的地方,收縮型的遷都會把指揮部後撤,避開對手的鋒芒。既然國都的核心意義就是作戰指揮部,那麼和指揮無關的事情通通可以從簡,比如宗廟這種高規格的的禮儀建築就不必搬遷。

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的第二輪變法,把秦國的都城遷到鹹陽,這次遷都的營建規模很大,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指揮部搬遷,但即便如此,宗廟祭祀類的機構依然留在舊都雍城,這就導緻後來的秦國國君在有典禮需要的時候還得回到雍城去辦,

至于王朝遷都,雖然規模會大很多,但有一個便利性,那就是通常都有現成的基礎可以借力。

比如周平王東遷,這就借了當初周公日營建雒邑的力。如果非要從零開始的話,就算是大一統的王朝,操作起來也不容易。在你列舉的那些例子當中,朱元璋的遷都就屬于這種。

朱元璋的國都規劃,一開始是兩京制,以金陵為南京,大梁為北京,就是今天的江蘇南京和河南開封,朱元璋作為皇帝,準備每年兩邊跑。這倒不算新奇,唐高宗和武則天曾經在長安和洛陽之間來回折騰。

朱元璋的獨創性來自中都的規劃:隻有南北兩京還不夠,必須加一個中都。哪裡适合做中都呢?衣錦必須還鄉的價值觀占了上風,中都的選址就在朱元璋的老家臨濠,今天的安徽鳳陽。于是新的都城格局就不再是兩京制了,而是兩京一都制,讓南京和北京拱衛中都。

朱元璋雖然狠誇家鄉這好那好,适合建都,但臨濠那個地方,無論從交通、人口、資源等等任何一個方面衡量,怎麼看怎麼不合适,而在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基礎的地方營建都城,工程量相當讓人吃不消。

不過真正的阻力是,還沒等中都建成規模,朱元璋就醒過一個味兒來:跟自己打天下的那幫兄弟,好多人都是自己的同鄉,一旦建成中都,這些人就會變成地頭蛇,勢力太容易膨脹了。算了,甯可自己衣錦夜行,也不能讓功臣集團勢力坐大。

就這樣,中都建設半途而廢。今天我們去鳳陽,還能看到中都皇城遺址。大梁後來也被放棄,朱元璋終于老老實實地坐鎮南京了。

到後來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削藩惹出了靖難之變,燕王朱棣奪權篡位,建立了新的兩京制:把自己的大本營北平改為北京,作為正式首都,原先的首都南京作為備份,保留一套名義上的中央班底。

朱棣從計劃遷都北京到正式遷過去,準備工作搞了将近20年,又是大搞土木工程,從皇宮到皇陵,又是從全國各地遷居富人充實北京,又是疏通漕運,免得将來糧食供應不上。之所以要如此耗時耗力,最有可能出于以下3個因素:一是朱棣知道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還是回到根據地坐鎮江山心裡踏實;二是别看朱棣是被朱允炆削藩逼反的,等他自己掌權之後,削藩削得更狠,這就導緻北方的防禦力量嚴重不足,既然對誰都信不過,那就隻好天子守國門了;三是表明自己繼承元朝法統,要建立一套以當年的元大都--今天的北京--為中心的天下秩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