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銀子是繼小青柑之後,又一種火爆茶葉行業的普洱衍生茶類。
在某寶某東和某多多的茶葉品類中,一直熱度不減,而且充斥着各大帶貨主播的直播間,甚至近些年來迅速崛起的網紅品牌也對其大力推廣。
關于碎銀子,各大商家都稱之為茶中黃金,價值堪比鑽石,甯喝一斤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
由于廣告和宣傳鋪天蓋地,因此占據C位的碎銀子,不僅銷量異常火爆,而且價格還十分昂貴。
有的人卻說碎銀子是茶業界的天坑,是茶商們的智商收割機,是賣茶人的下限。總之近段時間,關于碎銀子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和諧”的聲音。
那麼碎銀子到底是如何産生的呢?其生産流程又是怎樣的?碎銀子到底能不能喝呢?
碎銀子作為一種創新茶,其曆史不過短短十幾年時間,關于其出現的緣由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在本世紀初的某次茶博會上,出現了一種新産品,叫普洱茶膏。
關于茶膏,其出現的曆史其實十分久遠。本質上茶膏是一種制茶輔料,即由茶葉壓榨出來的汁液固化而成。
由于茶膏既具有茶葉的口感又無茶渣,得之也十分不易,所以在封建社會一直作為貢茶供王公貴族享用,平民百姓是無福消受的。
一說碎銀子的靈感就來源于普洱茶膏。
第二種說法,也是茶商們普遍宣傳的說法。
即碎銀子為老茶頭的升級版。
在普洱熟茶的渥堆發酵過程中,由于翻堆不及時,在高溫潮濕環境下導緻茶葉中的果膠析出,茶葉凝聚成塊,從而形成老茶頭。
八九十年代之前,老茶頭都是作為普洱熟茶的下腳料處置的,一般情況下要麼當做垃圾處理,要麼發給茶廠的工人作為福利,并沒有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
後來由于普洱茶的迅速出圈,老茶頭也被發掘出商業價值,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口感順滑,湯色豔麗,因此搖身一變成普洱茶中的珍品。
老茶頭中由碎末凝聚而成的小塊,經過緊壓和篩選後,就是最初的碎銀子(茶化石)。
無論是上述兩種說法中的哪一種,都可以看出碎銀子的制作都十分不易,極其稀缺,品質自然也不會差,價格貴一點理所當然。
然而,市面上流通的絕大多數碎銀子的制作方法,和上述兩種方法截然不同。
以商家們普遍宣傳的第二方法為例,一噸普洱熟茶最多隻能出産幾十斤老茶頭,而這幾十斤老茶頭中出産的碎銀子更是少之又少,其極少的産出量和市面上流通的供應量相對比,根本不可能實現。
其極低的産出率決定着,用這種方法來制作碎銀子,根本就不可能作為量産商品在市場上大規模流通。
那麼現在市面上流通的碎銀子又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碎銀子的常規做法是以普洱熟茶為原料,在渥堆發酵後用沖壓機對其進行擠壓成條狀,然後攤晾放幹,再用切割機切割成型,最後用篩選機分類大小,大的叫茶化石,小的叫碎銀子。
碎銀子都有糯米香味,是因為成型後的碎銀子會用雲南特有的一種帶有糯米香味的糯米草,進行類似于窨制茉莉花茶的窨制。有些為了省事甚至會在加工過程中直接加入糯米草碎末。
茶廠還會在碎銀子的加工過程中加入緩凝劑,使其像大理石一樣堅硬,這也是碎銀子為何久泡不開的原因。
由于無法像其他茶類那樣通過外觀來觀察碎銀子質量的好壞,而其口感也多為糯米香味,沖泡起來也都是異常耐泡,所以市面上很多碎銀子的制作比常規方法還要不堪。
衆所周知普洱茶的價格千差萬别,名山古樹茶動辄上萬一斤,而便宜的台地茶幾十甚至幾元一斤,用何種原料制作出來的碎銀子形狀和外觀并無任何區别,口感也可以用糯米草調節,所以用什麼原料制茶,茶廠都是用大腳趾頭投票。甚至用變質茶發黴茶來制作也并不鮮見。
市面上的碎銀子,價格高低不一,稍貴一點的動辄上千,便宜些的也得百元左右,為什麼價格相差這麼大?
理論上是因為制作原料的不同,用好的普洱熟茶制作出來的價格肯定高些,用碎末和劣質茶制作的自然便宜些。
但無論品質的高低,在各大商家的口中都出奇一緻地宣稱碎銀子是老茶頭中的精品,甚至扭曲曆史事實,稱之為茶馬古道中使用的“銀兩”。
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同樣無論品質的高低,碎銀子中必然會添加糯米草和緩凝劑,這兩種添加劑,無論是植物添加,還是化學添加,對身體有無影響大家自行腦補。
而且中國大大小小幾百種茶類,在制茶過程中添加别的東西,似乎别無其他,僅此一家。這是工藝創新還是要掩蓋什麼,不言而喻。
那些昧着良心吹噓碎銀子們的商家和主播們,請繼續你們的表演,知道真相的人總會越來越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