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2-17 10:46:24

歡迎關注我,觀看本文的視頻版

不求最專業,但求容易懂!

大家好,我是bonjour呼呼,大家看到标題應該知道,我們今天是要來聊聊跟固态硬盤有關的話題,随着軟件越做越大,照片、視頻的清晰度越來越高,經常都是十幾G幾十G的占用硬盤,目前輕薄本标配的256G硬盤就顯得捉襟見肘了,所以我前一陣買這個最新的macbook pro的時候,一咬牙,加到了1T的固态硬盤。

今天我專門借來了一台聯想小新air14寸的筆記本,因為我最近發現聯想上線了一批512G硬盤的機器。之前Y7000P就有512純固态的版本,現在輕薄本也開始出現了,其他的品牌陸續可能也會有。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問,不就是硬盤大了點麼,有什麼了不起的?

那麼這個事情的意義在哪呢?先不要着急,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在筆記本選購中,固态硬盤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固态硬盤相比機械硬盤的主要優勢,就是速度快。但是隻要是固态就行嗎?當然不是!

1,不同的固态硬盤之間的差距,可能比固态硬盤和機械硬盤之間的差距都大。

我們先來看一下讓大家眼花缭亂的固态硬盤參數:

SATA M.2 PCIE AHCI NVME 這些亂七八糟的都什麼意思呢?

這是一個台式機的主闆,筆記本主闆形狀不一樣,但道理類似。大家都知道,硬盤是要接到主闆上的,目前比較主流的接口有兩種,一種叫SATA一種叫M.2。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來做個比喻。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為兩扇門,

SATA門比較小,M.2門比較大,硬盤中的數據都要通過這個門。

但是顯然并不是進了門目的就達到了,電腦中數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到達CPU,讓CPU去處理,那麼CPU可以理解為我們進了門以後要去的地方,也就是目的地。想去目的地,就得有路啊。這時候,主闆提供了叫做總線的這條路,或者也可以叫通道,還是兩種,一種叫SATA路,還叫SATA,另外一種叫PCI-e路。這個SATA路大家可以理解為比較爛或者比較窄的路,PCI-E路可以理解為比較好比較寬的路。

從SATA門進來,隻能走SATA路,而從M.2門進來,可以走SATA路也可以走PCI-E路。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1

那門有了,目标有了,路也有了,是不是就完了呢?還沒完,你還要考慮,你要怎麼去?你是走着去,騎自行車去,還是開汽車去。常見的還是兩種方式,一種叫AHCI,我們可以想像成騎自行車去,一種叫NVME,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開車去。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2

這裡無論是門,還是路,還是交通工具,其實都是規定了一個上限,門太窄,會造成交通擁堵,速度上不去,路太窄不能跑汽車,(也就是說,SATA路是不能跑NVME協議的)所以速度也上不去,然後,在這個PCIE路上騎自行車,速度照樣上不來(最早的時候有過PCIE總線跑AHCI協議的,但是現在很少見了,我們之後也就不提了,你可以理解為,高速路上不讓自行車上來)

所以目前常見的一共就這三種情況,其中前兩種情況,SATA的理論上限是6Gbs,這個是比特,換算成字節,再考慮到編碼損耗等問題,其實目前SATA的硬盤最快也就500多MBs。注意大B和小b是不一樣的。第二種情況也一樣,光門大沒用。

所以,如果想要硬盤速度快,M.2接口,PCI-e總線,NVME協議,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目前的理論上限是32Gbs,也就是4000MBs,當然,實際上也達不到這個速度,能到3200MBs就算很快的了。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3

但即便三個條件都滿足,也隻是說理論上可以跑快了,但不代表真的就能跑快,最後到底能跑多快,還是要取決于硬盤的好壞,你可以理解為,同樣是汽車,有的車能跑200,有的車隻能跑100,而也有可能有特别爛的車,隻能跑20,和自行車一個速度。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普通的固态硬盤,500MBs基本就到頭了。

而M.2,PCIE,NVME這3個條件全滿足的固态硬盤,速度也有可能和SATA一樣隻有500MBs,但也有能達到3200的,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4

機械硬盤的速度大約在100M,和500M的固态硬盤也隻有400M而已。。。

而不同的固态硬盤之間的差距可以高達2700。

所以,大家在選硬盤的時候,千萬别覺得隻要是固态硬盤就萬事大吉了,甚至同時滿足了M.2,PCI-e,NVMe這三個标準,速度上依然可能是天差地别。

那怎麼看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下官方标稱的數據,看能跑到多少?雖然不一定能達到廣告上說的,但至少能看出個大概的範圍。當然看一看網上的相關測試數據也行。

2,硬盤大的好處,不僅僅是裝的資料多。

固态硬盤,容量越大,速度越快。

大家看一下,這個是同一商家賣的同一型号的250G和500G固态硬盤,讀取速度一樣,但是寫入速度差了50%之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固态硬盤上的信息是存儲在芯片上,容量越大,需要的芯片數量就越多,假設250G的是4個,500G的可能是8個,那麼在寫入的時候,250G同時寫入4個芯片,500G的可以同時寫入8個芯片,那肯定速度就更快了啊,當然不可能真的達到一倍,但是确實是會快不少的。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5

所以我們就可以想象到,固态硬盤裝的越滿,速度也就會越慢,尤其是快裝滿的時候,掉速會非常嚴重。

比如,大概可以這樣理解,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可以同時寫入8個芯片,而如果其中七個芯片都裝滿了,就隻能寫那一個了,速度當然會慢。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6

另外,大家應該知道,固态硬盤是有壽命的,現在的大部分都是TLC了,擦寫次數在500-1000次,

大家可能會覺得,是不是有點少?

這裡我們先看一下,什麼叫擦寫次數?硬盤容量完全寫入一次,叫做一次P/E。

通常情況下,我們每天要寫入的數據大緻的範圍是不會變的,即便因為硬盤大,揮霍一些也不會差太多,為了方便計算,就假設我們每天要寫入128G的數據,那麼,對于128G的硬盤來說,一天就完成了一次PE,但是,對于256G的硬盤來說呢?兩天才完成一次PE,512G的呢?4天才完成一次PE,所以,其實容量大了一倍,也就意味着壽命長了一倍。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7

并且,事實上還不止,因為我們有很多系統和常用軟件,或者一些照片影音信息,裝進去了以後,就不會動了。越小的硬盤越容易裝滿,我們剛才說的速度會降低很多就不提了,我們還是看壽命問題,比如說,128G的硬盤,被系統和常用軟件占用了96G,它就隻剩下32G了,那麼硬盤剩下的這32G的部分會被反複的擦寫,這一部分就特别容易壞。而512G呢,被占了96G以後,還剩下416G,那麼剩下的在這麼大的空間裡進行反複擦寫的循環,就有很大的施展空間,相當于壽命提升了13倍。

所以,固态硬盤容量擴大,真的不僅僅是裝更多東西的問題。

3,輕薄筆記本配置上其實差不多,把錢花在硬盤的升級上可能更有意義。

相信大家在買輕薄本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

一看配置,清一色的i5-8250U/8G内存/256G硬盤,有獨立顯卡的,也就是MX150,大家都一樣,應該怎麼選?而且為什麼明明同樣的配置,價格能從4000多賣到一萬多?

惠普的戰66和Envy系列,相同的配置差價約1000,從哪來的?戰66用的老模具,厚度差很多,工藝上也差很多。說白了,就是品質上的差距。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8

這都不算什麼,再極端一點:

XPS13,是個非常熱門的機型,我們來對比它自己的品牌的5000多的機型,燃7000II,它們的配置也一樣,甚至燃7000II有獨立顯卡MX150,XPS13反而沒有。那麼強在哪呢?也就是屏幕是72%的色域,有雷電3接口,更輕薄一些,但僅僅這樣就貴出來四五千?

所以,買輕薄本,多花的錢其實主要都是花在提升品質了,但是如果你是實用派,想讓性能上有所提升,還真沒有。

結合我們前邊提到的兩點,這樣看起來,其實把硬盤升級一下,也許是實用派最好的選擇,這反而是能顯著提升你使用體驗的地方。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9

大家都知道,固态硬盤,經曆了從SLC到MLC到TLC再到即将到來的QLC,其實其實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數據密度增大,也就以為着容量越來越大,并且成本降低。但是同樣帶來的是理論速度變慢,尤其是壽命變短,從10萬次PE一路跌到了500次,QLC還會近一步降低。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10

QLC馬上要開始慢慢普及了,估計這是最後一批TLC的貨在清倉,加上今年以來固态硬盤一直在降價,使得價格上也并沒有貴很多,而之後會來的第一批QLC目前還沒法确定是什麼情況。所以現在買512G的固态硬盤應該是很合适的一個節點。

ssd固态硬盤怎麼用(了解固态硬盤SSD竟然如此簡單)11

我手裡的這一台,我測了一下,讀取速度在2700多,寫入速度在1500多,還是非常給力的。所以,最近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市面上512G硬盤的機型,其他品牌的也一樣,包括台式機購買的時候也可以注意一下,但正如我們今天所說的,盡量先把SATA的淘汰掉,但也不能光認m.2,PCI-e或者NVME,就算同樣滿足這三條,差别也可能會很大,如果對硬盤速度很在意,還是要多做些功課。

好啦,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這裡,想看更多的科普視頻和最新的手機電腦購買建議,歡迎在各大平台關注我:bonjour呼呼,感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