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4:00:46

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美食家、曆史治水名人。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1

蘇轼

蘇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蘇轼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蘇轼其名“轼”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蘇轼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 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遊山林。

蘇轼從幼年開始就承受良好的家教,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至和元年(1054年)娶妻王弗,(王弗幼承庭訓,頗通詩書。十六歲,嫁給蘇轼。王弗聰慧謙謹,知書達理,剛嫁給蘇轼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婚後,每當蘇轼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轼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轼問她其它書,她都說略微知道,有“幕後聽言”的故事。王弗對蘇轼關懷備至,情深意笃,恩愛有加,堪稱蘇轼的得力助手);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2

王弗畫像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3

嘉祐元年(1056年),蘇轼二十一歲,父親蘇洵帶着他和他十九歲的弟弟蘇轍從西蜀出發,沿着長江向東去,在嘉佑二年(1057年)到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隻得第二。這一年錄取進士388人,蘇東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蘇轍名列第五,兄弟二人從此開始了政治生涯。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4

刑賞忠厚之至論

正當這時,蘇轼的母親突然病故,此後歸鄉給母親守孝直到嘉祐五年; 嘉祐五年(1060年),再至京師,此時蘇轼蘇轍已有官職,但沒去,由歐陽修推薦參加次年的“制科”考試; 嘉祐六年(1061年),蘇轼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大理評事是一種階官,表示官員級别的高低,不是實際官職,為正八品。鳳翔府判官才是蘇轼的實際官職)。在宋朝,鳳翔府隸屬于秦鳳路,管轄範圍大緻相當于今天陝西省的寶雞市。判官是知府的副職,頗有實權。放到現在,蘇轼的第一份官職相當于寶雞市的常務副市長。蘇轼在官場的起點還是非常高的。嘉祐八年(1063年),蘇轼在鳳翔任職(仕宦生涯第一站),這年宋仁宗去世,侄子宋英宗繼位,改元治平;治平元年(1064年),蘇轼任直史館;

治平二年(1065年),蘇轼喪妻;治平三年(1066),蘇洵去世,二蘇回鄉守孝; 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繼位,改元熙甯;守孝至熙甯元年(1068年),同年娶妻王閏之(王弗的堂妹,陪伴蘇東坡經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他們共同生活的二十五年間,先後曆經“烏台詩案”和“黃州貶谪”);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5

熙甯二年(1069年),蘇轼守完孝回到東京,就碰上了王安石變法,各種原因,蘇轼站了舊黨,成為了神宗支持的新黨的對立面;熙甯四年(1071年)十一月,蘇轼被迫離開朝廷赴任杭州通判,從西蜀移至江南,他在鳳翔的時候覺得鳳翔的秃山濁水比不上故鄉,但在杭州覺得這“好湖山”是故鄉沒有的;

熙甯七年(1074年)秋,蘇轼調任密州知州;

熙甯八年(1075年),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近四十。正月二十日夜裡,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那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的悼亡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6

蘇轼第一任妻子王弗與蘇轼生活了十一年病逝,蘇轼在她埋骨的山頭親手栽下了三萬株松苗,他是把自己那一縷思念化成了三萬株萬古常青的松樹,經寒曆暑,栉風沐雨,歲歲年年,生生世世守侯在妻子身旁,十年後,蘇轼為亡妻寫下了那首令所有人摧心扼腕、肝腸寸斷的詞; 熙甯九年(1076年)蘇轼任密州知州(今山東諸城),因為公務繁忙,一直沒有機會和弟弟見面,萬家團圓的時刻,他想起五年沒有見面的弟弟,心中非常感慨,這個中秋之夜喝了很多酒,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7

熙甯十年(1077年)四月蘇轼任徐州知州,在地方上執行新黨的政策,就不爽,在詩中宣洩,引起了新黨的注意。正好這時候王安石罷相,宋神宗改元元豐,親自主持政局,那蘇轼看起來就像是罵皇帝了;

元豐二年(1079年),蘇轼轉任湖州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至京,拘于禦史台,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才結案出獄。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蘇東坡被陷害關在禦史台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才逃過一劫。案件判決結果将蘇轼貶到了黃州;

元豐三年(1080年)二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并無實權,而此時蘇轼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轼到任後,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谪居時的思想感情。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别号由此而起。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8

赤壁賦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9

念奴嬌.赤壁懷古

元豐七年(1084年),蘇轼離開貶谪之地黃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轼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轼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準。

元豐八年(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哲宗繼位,英宗皇後也就是皇太後攝政,盡廢王安石變法,史稱“元祜更化”。任用司馬光為宰相,也使蘇東坡青雲直上。 六月接到登州(山東蓬萊)知州的任命,恢複了他在烏台詩案之前的官位; 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 元祐元年(1086年)三月,蘇轼升翰林學士知制诰,知禮部貢舉; 太皇太後說,如此迅速的複起,是遵循了神宗皇帝遺願(十歲的兒子宋哲宗(趙煦)繼位,母親高氏臨朝聽政。高氏和神宗留下的新黨大臣(蔡确、章惇、韓缜)發生沖突;太後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蘇東坡堅持原則,反對全盤否定,因與太後及司馬光政見不合,蘇東坡覺得不開心,一再主動請辭外放。 元祐四年(1089年),蘇轼再次赴任杭州擔任知。1089年7月到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個月。由于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産。蘇轼來杭州第二年率衆疏浚西湖,動員20萬民工,大面積清除淤泥,沒有汽車運輸,全憑人力,東坡就決定把淤泥鑄成一條近三公裡的長堤,并建了“鎖瀾橋”、“望山橋”、“跨虹橋”等六座拱橋,橋下湖水相通,杭州人稱之為”蘇堤“,蘇東坡用多餘的淤泥建造了一條蘇堤,并在堤上造了橋,種上了柳樹,蘇堤在春天的清晨,煙柳籠紗,波光對影,鳥鳴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蘇堤春曉”。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10

蘇堤春曉

元祐六年(1091年),離杭歸朝,但不久又因政見不合,被調任颍州知州;

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蘇轼任揚州知州,同年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 元祐八年(1093年),蘇轼任定州知州,九月太皇太後高氏一死,在“舊黨“包圍下成長的宋哲宗親政後召回新黨,要恢複神宗“新法“;同年喪妻;

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哲宗親政,新黨再度執政,宋哲宗“更化“政策改為”紹述“政策,對元祐黨人第一次大規模貶谪,蘇轼被責授甯遠軍節度副使,十月貶居惠州; 紹聖三年(1096年),蘇轼61歲,他在惠州買地,準備造家終老于此; 紹聖四年(1097年)二月,第二次對元祐黨人的大規模貶谪,這一批裡沒有貶蘇轼,但到閏二月,把他貶到了今海南瓊州,住在儋州,屬于當時可以貶的最南邊,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古代海南島是極其落後,沒有開化的蠻荒之地。

蘇轼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裡辦學堂,講學風,以緻許多人不遠千裡,追至儋州,從蘇轼學。在宋代一百多年裡,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轼北歸不久,這裡的姜唐佐就舉鄉貢。為此蘇轼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人們一直把蘇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下來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11

東坡書院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12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去世,政局再次逆轉,二月,蘇轼被調廉州安置;四月授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蘇轼得以渡海北返。走的時候蘇轼也說自己其實是海南人,四海為家的蘇轼在何種逆境中都可以找到一種生活的平衡;

四月大赦,蘇轼複任朝奉郎,北歸途中,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享年六十五歲。常州宜興,是蘇轼生命旅程的終點,但到臨終前才返回。

蘇轼留下遺囑葬汝州郏城縣鈞台鄉上瑞裡。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将父親靈柩運至郏城縣安葬。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轼為太師,谥為“文忠”。 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13

唐宋八大家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潇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蘇東坡原來是這樣的(一代文豪蘇東坡)14

潇湘竹石圖

縱觀蘇轼一生仕途坎坷,命運多舛,一度下獄,三度貶官。

蘇轼一生政途大起大落,被陷害是他遭到貶谪的重要原因,被陷害的原因,脫離不了他的詩文作品,因為蘇東坡總是固執的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和反對,即使如此,他仍不畏懼,不屈服,不趨炎附勢,不同流合污......。

從政四十年,曆任八個州的太守,每到一地,關注民生,為民辦實事,一任為官,造福萬民,即使仕途屢次不順,但為官清㾾..... 為後人所敬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