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孟子》第七篇《孟子·盡心》,這一篇是《孟子》的最後一篇,前面一期内容,我們分享了其中孟子的“心性論”,分享了“心”在儒家思想,尤其是在孟子思想裡面的兩重意義,道德的主體和自我的主體,孟子把人的主體性展現了出來。
這是孟子在儒家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貢獻,對後世儒家哲學,包括陸王心學和程朱理性,以及張載的氣理論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篇裡面孟子主要講述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态度,以及他的“仁政”的治國理念。
在這一篇裡面,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整部《孟子》其實都在論述“仁政無敵”的治國理念,而這種理念的背後,是以百姓的福祉為根本的,所以其實是一種“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而具體的體現就是在孟子的這句“民為貴,社稷其次,君為輕”,人民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就連谷神和土神這類神仙都要其次,可見孟子把民衆放到了一個什麼重要的地位。
孟子說:“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孟子認為,有仁愛,施行仁政的國君,是不會讓自己的老百姓去送死的。他說梁惠王沒有仁德,他想争奪土地,就讓百姓去作戰,但是死傷慘重之後,他還是不罷休,于是還讓自己的親人去送死。這裡孟子不但批判了梁惠王“不仁”的行為,同時也談到了自己對戰争的态度。孟子說,天底下沒有什麼戰争是正當的,如果要有的話,周武王征讨商纣王算一次,周武王征讨商纣的時候,對當地的百姓說,你們不要慌張和害怕,我是來安撫你們的,不是要與你們為敵。百姓們磕頭拜謝的聲音,像山呼海嘯一樣響亮。
在治國國家上,仁德也是至關重要的,孟子說不信奉仁德的國君,國家的人才都跑完了;不能守禮行義的國家,上下的關系就會混亂;政事就上不了軌道,财政開支也不會夠用。所以,孟子的“仁政”思想,其實是一種内外兼修的治國理念,不僅在對待内部的治理,在對外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上也是一樣的,而其根本就是以民主的福祉為核心和出發點。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标,這其實就是對孟子“仁政”理念的實踐。
不僅僅一個國家要施行“仁政”,每個人都要奉行“仁德”。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意思是說,所謂仁德,主要說的就是人,人按照仁德的方式行事,就符合的人生正道,那應該怎麼做呢?把仁德融入自然而然的行為之中,才算正在做到了真正的“仁”。
孟子說,舜在吃幹糧啃野菜的時候,就好像自己打算過這樣一輩子的生活一樣;而等自己當上了天子,穿着麻葛單衣,彈着琴,生活依然沒有改變。我們常說,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每個人的心性會随着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而唯一不變的,是其不卑不亢的适應能力。偉大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安心修養德行。
《中庸》說:“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無論到了什麼境地都可以安然自得。在儒家思想中所追求的“慎獨”也是類似的意思。《中庸》:“莫見乎隐,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這種慎獨不僅僅是一種自我約束和自律,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就好像把德和自己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我們常說,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修身的,從自己做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成為他人的榜樣,這樣自下而上,由内及外,一個家庭、一個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百姓也能安居樂業。關于如何修身,除了要把“仁德”融入自己的日常行為中,孟子提出了著名的:“養心莫善于寡欲”,要修養善心的方法,還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欲望。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也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少私寡欲,絕學無憂”。關于克制人性的欲望和沖動,西方很多哲學家都談到過,比較典型就是叔本華,叔本華是西方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他有一句名言,他說:人生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中左右搖擺,欲望得到了滿足就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痛苦。欲望是人生絕大多數痛苦的根源,欲望也使我們更遠離自己的善良的本心。
所以,孟子曰:“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說:修養善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自己的欲望。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少,那麼即使善心有些喪失,也是很少的;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多,那麼即使善心有所保存,也一定是很少的。”
好了,今天我們談到了孟子關于仁政和修身方面的一些思想和觀點,這些思想在《孟子》裡面也是一以貫之的思想,孟子的這些思想在今天我們看來,有些樸實無華,但遠在2000多年前的思想,對今天的社會依然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不管在治國理念上,還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儒家思想和精神都融入每個人中國人的血液,成為了中華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好了,《孟子》這本書的主要内容就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篇文章,來對孟子的思想做一些總結和梳理。如何喜歡我的内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