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長沙市一名26歲青年男性劉某在拔掉智齒後大量出血,且後續又發高燒。9天後劉某口腔出血和發熱等問題并沒有得到好轉,于是到市中心醫院進行檢查,醫生診斷他為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懷疑是急性白血病,被轉至ICU病區進行治療。但在6月9日,劉某離開人世,而死亡原因為腦出血并腦疝形成。此新聞一出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不少人表示:拔牙而已,怎麼會搞出人命呢?紛紛表示不敢去拔牙了。
平時拔牙會存在哪些風險?
其實,對于健康的成年人來講,其拔牙的風險是非常的小。但最主要的是拔牙後的并發症,也就是術後可能會存在出血以及感染的情況。而對于有系統性疾病的患者來講,如果他們需要拔牙,有可能以拔牙作為刺激因素,加重原有的疾病;或者因為原有的疾病,使患者拔牙後出現并發症的幾率變得更高。
比如糖尿病的患者,他們術後出現感染的幾率會比普通拔牙患者要高。如果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者是甲亢的患者,拔牙還會加重原有的疾病,可能造成不可預料的風險。對于兒童,拔牙的風險不好預估,主要看孩子的配合。此外,拔牙的風險也分為常見和不常見的情況。不常見的情況包括,在拔智齒的時候導緻下颌骨骨折,或者拔出來的牙掉落到氣管,造成患者氣管有異物堵塞而窒息甚至死亡。
在拔牙前、拔牙中和麻藥後需要注意些什麼?
因為拔牙多半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患者最好要做好心理建設,不要緊張、平複心情,最好能找人陪同一起到醫院去拔牙。拔牙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麻醉的問題,或者是局部的輕微炎症導緻疼痛的産生,或者出血。有這種情況出現不必過度緊張,提前和醫生交流,保持安靜,要相信和配合醫生。
一般會在拔牙後,醫生會讓患者咬住一到兩個棉球在拔牙窩上,一般半個小時左右就會讓拔牙窩的血凝塊産生,然後自動止血。而在拔牙之後的兩到三天之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保護在拔牙窩内的血凝塊,不要讓它脫落,不然很有可能會出現再次出血。
此外,拔牙後除了棉球咬緊半小時後吐掉之外,患者還需要注意2小時内不要吃東西;24小時内不要用力地刷牙漱口;拔牙一周之内清淡的軟食,甚至是流質飲食來保護傷口、促進傷口愈合。進食時也要避免用患側也就是拔牙側進行咀嚼,盡量用剩下的健康的那側牙齒吃東西、咀嚼運動。而對于未成年人有時候可能不太容易遵從醫生的囑托,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好好監督。
因此,對于需要拔牙的但沒有系統性疾病的健康成年人來講,是不需要過度緊張,拔牙後根據醫囑,減少并發症的發生。而如果對于是年紀小的或者年紀大的患者,以及患有系統性疾病存在的患者,拔牙前需要進行全面的術前評估,然後在正規操作下再進行拔牙。#醫聯媒體超能團##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