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車看起來很簡單,但為孩子挑一輛合适的平衡絕非易事。不同平衡車的尺寸、質量、性能都會帶來很不一樣的騎乘感受。那麼如何給寶寶挑一輛合适其年齡和能力的平衡車呢?可以參考以下11個要點進行選購:尺寸、重量、幾何、輪胎類型、刹車、轉向限制、踏闆、軸承、車架材料、把套、螺絲。
一、尺寸
尺寸是選購一輛合适平衡車的最重要因素。很多平衡車都标榜着“一輛滿足所有”,但事實上同一輛車從一歲半用到六歲并不科學。選購的時候還要考慮輪胎尺寸以及坐墊高度。
下表為參考的數據
年(月)齡 |
腿長 |
輪胎尺寸 |
身高 |
18 Months |
27-31cm |
10″ or 12″ |
78-83cm |
24 months |
29-33cm |
12″ |
83-86cm |
2T |
33-37cm |
12″ |
88-93cm |
3T |
37-41cm |
12″ or 14" |
93-98cm |
4T |
41-46cm |
12″ or 14″ |
98-105cm |
5/5T |
46-50cm |
14″ or 16″ |
105-114cm |
6 |
50-58cm |
16″ |
114-122cm |
7 |
58cm以上 |
16″ |
122cm以上 |
輪胎尺寸:主流車型有10寸、12寸、14寸、16寸,12寸比較普遍,基本可以從一歲半用到4歲,14和16寸車針對的是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不大推薦10寸,因為寶寶長得太快。
坐墊高度:這是判斷車子是否适合寶寶的金标準。小朋友坐在車上,雙腳能舒服踩到地闆。适合寶寶的車子,孩子坐在車子上,膝蓋呈輕微的彎曲,坐墊高度比孩子的腿長少2.5-4厘米。
二、重量
重量當然是越輕越好,前提是燒得起這個錢。車子過重摔車很危險,寶寶扶不起,會讓TA的自信心受挫。另外功能越多,車子越重,父母選車時得在車重和功能尋求平衡,而整車重量最好不超過寶寶體重的30%。
三、幾何
寶寶騎上滑步車會自然前傾跑動起來并借勢滑動,所以車子要預留足夠的空間。設計差的車子車把和坐墊空間不足,設計合理的車子有足夠的空間讓孩子的腿自然而舒适地活動。
坐墊位置同樣值得注意,當坐墊調節到最低位置時,設計合理的車車坐墊和後輪間隙較小,設計不合理的間隙會很大,重心過高不利于小車手操控。
四、輪胎
平衡車的輪胎有五種類型:充氣、EVA發泡、橡膠、硬塑料和大蘋果輪。
充氣輪:緩沖和牽引力最佳,也是最棒的全地形輪胎。但充氣胎會給整車增加兩到三斤的重量(還是要取決于輪胎及車圈的質量),不過這額外增加的重量還是值得的,畢竟騎行的整體舒适感大有提升。
EVA發泡輪最輕最便宜,不用充氣,但不适應特殊地形,容易磨損。
橡膠輪最少見,也不用充氣,但和EVA相比緩沖更好,可是比充氣輪差了一個檔次。
硬塑料胎的車型少見,重量最輕質量最差,比較适合在家中使用,不大适合室外。
大蘋果輪是熟悉的“Fat Boy”輪胎,吸震效果佳,适合孩子做些技巧性的動作,價格屬于土豪級别。
五、刹車
騎平衡車經常要用腳刹車,非常費鞋,但手刹也能避免受傷并讓孩子提前适應騎普通自行車的感覺。三歲半及以上的孩子手眼協調能更好使用手刹。一旦學會手刹,孩子能配合腳刹控制車子,也更容易過渡到單車。三歲半以下的寶寶就不建議配手刹。
手刹的設計相差甚遠,設計合理的刹車手柄與把手的間距小,普通的刹車手柄對于小孩子而言過大。如何判斷手刹是否合适,你可以用自己的尾指試試力道,如果尾指能輕松刹車,那說明手刹設計相對合理。為進一步保障孩子安全,所有的刹車都應該是控制後輪并由右手控制。
六、轉向限制
一定要選擇帶彈性轉向限制器的平衡車,避免車把和前輪轉向過大。轉向限制器給騎行帶來的影響極小,卻能大大保障孩子安全,是選購平衡車必須考慮的一大要素。
七、踏闆
大多數的平衡車都沒有踏闆。不過當寶寶在平衡車上滑行時雙腿會上擡,有些父母會希望有個位置可以放腳。當然你想買帶踏闆的,也行,盡量選擇踏闆比較小的,不占空間也不會刮蹭孩子的腳。
八、軸承
培林軸承密封性好而且防塵,轉動起來更順滑,一般高端車才會配備,但無須作為選車的必備項。
九、車架材料
常見的車架材料有金屬、木、複合材料。金屬車是最常見的,通常高端的金屬車會采用6061的鋁合金。木質單車最備受質疑,複合材料經久耐用,但車架很容易被大一些(4到5歲)的孩子壓彎。
十、把套
這個部件很小但很重要,建議購買帶防撞把套的增強安全系數。
十一、螺絲
寶寶滑行時,前輪或其他凸起的螺絲可能刮傷腿。最好選擇圓扁形的、帶螺絲帽的或者嵌入式的。
那麼你給寶寶挑了一輛什麼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