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先生曾在《圍城》裡提到一條著名的高校學科鄙視鍊。
在大學裡,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國語文學系瞧不起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系瞧不起哲學系,哲學系瞧不起社會學系,社會學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的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了,隻能瞧不起本系的學生。
鄙視鍊不僅存在于高校,不僅存在于學科之間。鄙視鍊存在于我們生活裡的各個領域。作為高中生,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哪些鄙視鍊?
1選科鄙視鍊
理科生>文科生>藝術生>體育生
@Shearer草莓團子:
作為文科生被鄙視是怎樣一種體驗?
高中開學第一天,我因為中考成績好被分在了實驗班,當時還沒有分文理,但是班級是默認的以後的理科實驗班。
班主任是化學老師,做完簡單自我介紹以後,把我們班各位理科老師也介紹了一遍,然後就用很嘲諷的語氣說:“文科老師也就那麼回事了,你們這中間不會有人要選文科吧。”全班帶着嘲諷的語氣哄堂大笑……
我當時無語又恐慌,因為我就喜歡文科,當時也想好以後很大程度會學文了,沒想到第一天就受到了莫名其妙的惡意和嘲笑。
有一次曆史老師布置完作業後,班主任覺得占用大家學理科的時間了,當着全班同學的面罵曆史老師,還說“你們都不用學她的課,有事我擔着”,班裡又一陣哄笑。
他們都覺得很爽,我隻覺得三觀碎了一地,同學們都已經被班主任畸形的三觀洗腦,罵一位本沒有任何錯的老師。
@匿名用戶:
作為藝術生被鄙視是怎樣一種體驗?
“藝術生都是些懶散的人,你還指望他們能有什麼出息麼?”
“藝術生就是些家裡有錢的人,花點錢混個大學讀。”
“真羨慕你們藝術生,不用學習就能考大學。”
“考到好大學了,肯定是花錢找關系的,就他們這麼點分,怎麼可能考得上好大學。”
“你也别怪我說話直,我這人就愛說實話,你們這些藝術生都是些爛人,品德差,不上進,糟蹋家裡錢。”
“真羨慕你,都不用學習,混一混研究生就能畢業了,不像我們還得辛苦做實驗。”
……
這些都是我學藝術以來,親戚、同學和陌生人的評價,每一句都跟針紮一樣,以前還會傷心,因為自己沒做任何傷害大家的事,就因為自己學了藝術,被大家讨厭和歧視。
在這個競争激烈的社會裡,大家都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而我們這群學藝術的孩子,因為考試成績要求比别的同學低,就成了“差等生”。
@楓鈴草:
體育生遭受過哪些歧視
有一次我聽到一個老師跟另外一個老師說,剛剛她聽見有人罵人了,另外一個老師說,那可能是體育生,素質比較低。
的确,體育生屬于加分進的,成績不好,但是成績不好不代表人品不好。一部分老師心裡都有歧視,在這種渲染下,一些沒自我主見的同學難免也會給體育生貼上“衛生差”“素質低”的标簽。
2學習能力鄙視鍊
@威爾遜:
學神>學霸>學普>學渣>學弱
學神:不怎麼學習,成績極好。
學霸:努力學習,成績好。
學普:努力學習,成績中等。
學渣:不怎麼學習,成績差。
學弱:努力學習,成績差。
@咚咚咚:
因為成績差在其它方面也被歧視是怎樣一種體驗?
高一的時候,班裡負責出黑闆報和組織文藝活動什麼的文藝委員是個和文藝絲毫不沾邊的人,之後,我就扛下了他的任務。
下學期,班裡組織投票,投出一個新的文藝委員,唱票的時候我的票是最多,其次是原來的文藝委員。
全班65個人,當時有42個投了我。為什麼說當時呢,因為班主任突然喊了停,他要重新檢票,并且說從今以後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進行舞弊活動。當時我就像當街被潑了髒水,然後還不能生氣。
下課後,班主任把我叫出教室,苦口婆心地進行了一番教育,大意就是,我成績沒有别人好,所以就别和人搶,當個小助手就好。
我真的特别委屈。
3理想大學鄙視鍊
清華>北大>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
@星星眨着眼:
本科不好即使考研上岸也會被歧視是怎樣一種體驗?
自己作為一個本碩都在這所略好學校的學生,研究生時期同門常有本科很一般、考研考過來的同學。假如學校内部有鄙視鍊,那這類人可能就處于鄙視鍊底部了。
我對待本科較差的同學或師弟并不會存在什麼差異,導師對待也沒感覺有太大差異,但是我心裡還是知道,他們本科學校不太強,他們自己心裡當然比我更清楚這一點。
其實以我自己的視角(僅代表自己),我倒是沒有(明顯)鄙視他們,因為,他們在某段期間内吃的苦遠遠多于我,所以他們實現了學校等級的巨大跨越。
不過本科學曆存在鄙視鍊,确實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人家高中比我們努力,所以上了更好的本科,也就是說比我們更早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坦然接受現實就好。
4理想學科鄙視鍊
工科>商科>法學/醫科>理科>社科>文科>藝術
@雨中:
劉強東當年因為是社會學專業被鄙視到死,号稱人大門口的保安都知道社會學是最差的專業,畢業根本找不到工作。
圖為清華大學樹洞評選出的學科鄙視鍊:
5理想專業鄙視鍊
@陳雨桐:
理科:數學/物理 > 統計/心理 > 生物/化學
工科:計算機/EE > 其他工科
商科:金融 > 管理 > 會計 > MKT > 其他
社科:經濟學 > 公共管理/政治 > 社會學 > 其他
文科:哲學 > 新聞 > 曆史 > 語言 > 文學
6如何面對鄙視鍊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較,有比較的地方就會出現鄙視鍊。本質上說,人們習慣于将人群劃分為“你們”和“我們”,從自己所屬的身份認同中尋求優越感。
雖然鄙視這一行為不好,但其實鄙視鍊背後透露出的等級劃分,從積極的角度考慮,可以激發人們的競争意識。如果所有高校都是清華,大概學生們也就沒有刻苦努力的需要了。
隻是,大學按照錄取分數标準劃分高下尚且合理,但有些鄙視鍊的标準卻是畸形的,僅僅來自于人們的刻闆印象,或是社會固有的功利标準。
比如文科相較于理科更容易受歧視,而這些歧視往往來自于人們的唯分數論,唯收入論,以及唯理性論等社會固有看法。
可社會固有看法也并非就是真理,并非就完全客觀公正。因此,我們應該如何正确看待鄙視鍊?
首先要有意識地停止自己的鄙視行為。“三人行,必有我師”,不要以單一标準輕易地否定了一個立體鮮活的人。
其次,強大内心,增強自信。面對畸形的鄙視鍊和他人的偏見,你要明白:你不必嘗試改變他們的想法,你隻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就好。
看了這麼多鄙視鍊,内心也應該知道了,要想不進入這些鄙視鍊,現在就要更加努力,把焦慮、緊張全部抛在腦後。
向鄙視鍊說不!
(聲明:本文由藝考界綜合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系立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