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時期,楚文化的确是非常發達,無論是從傳世文獻的記載,還是近代以來的考古發掘,都證實了楚文化的輝煌。不過,在春秋時期,楚國卻是被視為蠻夷。何以如此呢?
我們首先來說說蠻夷的概念問題。韓愈曾經有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原道》,在這篇文章裡,韓愈說道:“夷狄進中國則中國之,中國用夷禮則夷狄之。”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如果夷狄接受了中國的禮,就要被看成是中國,而中國如果用夷禮,那中國也要被看成是蠻夷。在春秋時期,的确是如此的。春秋時期,雖然号稱是禮崩樂壞,但周禮在人們的生活之中還具有很大約束力。而周禮就是由周公在西周初年制禮作樂時所制定的一整套的制度,包含各種禮儀、宗法制度、宗廟制度、分封制度等等。是一整套的文化體系。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之中,接受這套制度的就是華夏的一員,而不接受的,就是蠻夷。這與文化程度的高低并沒有關系。
春秋時期楚國的文化确實非常發達,但是楚國從一開始其文化就和中原的文化并不相同。在西周初年,楚國的國君也隻是被周人象征性地封了子爵了事。到了春秋前期,周天子已經沒有威權力的時候,楚國率先開始向周禮發出了挑戰。楚國的國君熊通派人聯絡周天子,表示如今天子管不住天下,如果天子能夠給自己以适當的名義,自己可以代替天子履行部分職責。當然被周天子拒絕了。熊通大怒,他說道:“我蠻夷也!”我本來和你們就不是一回事,去他娘的周禮,老子不玩了。于是熊通自立為王,号稱楚武王。脫離了周代的分封體系。到了楚莊王的時代裡,他甚至一度到洛陽問鼎之輕重,有取周天子而代之的意思。中原各國感受到了楚國的咄咄逼人之勢,《春秋公羊傳》中形容當時的形勢是:“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影視作品裡的楚莊王
而在楚國國内,他們也沒有太多受周禮宗法制度的約束,其文化和中原地區的文化有着明顯的區别。因而中原地區的民衆就把楚國視為蠻夷。但是經過了春秋時期兩百年的争霸戰争,楚國與中原各國在文化上的差異已經減少了。等到戰國時期,人們已經不再刻意去強調楚國是蠻夷了。尤其是等到秦漢統一以後,楚地已經與中原文化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