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山區最大的保障房項目聚龍花園。朱洪波 攝 |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會大背景下,如何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已成為廣大群衆關注的焦點以及黨和政府着手解決的重大問題。
位于深圳東部的坪山,當前正着力打造深圳東部中心,針對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等公共住房在公共服務配套上存在的普遍問題,今年以來,在坪山區委、區政府統籌領導下,坪山啟動“完善群衆住房公共服務配套需求改革”工作,正式出台《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實施意見》,以行政指導的方式加強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項目全流程管理。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住有所居,居有所宜,對于城市新市民而言,更意味着期待與夢想。”坪山區住房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背景下,坪山以完善和發展房地産領域的治理體系,加強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全面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先行示範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力争在完善群衆住房公共服務配套需求上打造出一個“坪山樣本”。
●撰文:徐劍 常瑛
▶融合聯動 源頭治理
探索保障住房全流程管理體系建設
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購物難……對于不少入住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的人而言,以往這些問題都是常态,如何破解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公共服務難題,讓群衆“住得進”後還能“住得穩”?
坪山區探索創新公共住房管理體系,通過完善工作機制,率先出台《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指導意見》及配套工作方案,構建起了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項目用地選址、規劃設計、建設、驗收、分配、使用和運營維護等7個重點環節全流程管理體系,形成部門協同聯動工作格局。
制度先行下,坪山區對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建設過程進行全管控,并由區住房保障中心牽頭,聯合轄區各部門通力協作,完成管理機制建設,形成了“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綜合管理體系,為根本上解決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的公共服務配套問題提供了可行路徑。
例如在選址環節,明确所在區域内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設施與新供用地項目進行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将管控重點提前至項目前期規劃、方案設計等環節,堵塞監管漏洞,消弭潛在風險。實現項目建設全過程閉環管理。
針對醫療和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坪山區由區衛生健康局負責統籌規劃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項目衛生健康服務資源配置,加快衛生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周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環境及布局,為片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區教育局與住房保障中心協同推進保障性住房與學校項目,優化項目布局與建設時序,增加優質學位供應、引進優質教育人才,切實保障該片區居民子女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針對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建設質量問題,通過制定《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合理性設計要點》,合理量化和固化公共空間及單體住宅部分技術指标,對外鼓勵和引導開發建設單位、對内約束各審批和管理部門。建立跟蹤管理機制,推動市、區兩級各類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面納管,确保項目投入使用時區域内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目前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體系已經初步完善,《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指導意見》《關于落實坪山區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指導意見的工作方案》出台後,現已全面指導坪山區公共住房建設、管理和運營。”坪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機制創新 多措并舉
全面提升群衆公共住房項目宜居度
今年5月29日,由坪山安居公司負責裝修的坪山區聚龍幼兒園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幼兒園位于深圳市坪山區聚龍花園二期七棟附樓,計劃裝修成9班制公立幼兒園,總建築面積約3234.76平方米,園區配有食堂、風雨小操場及兒童娛樂設施等。聚龍幼兒園項目正是坪山針對當前在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服務配套問題,推出“微設計、微改造”計劃的一個具體案例。
針對現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商業配套供需不匹配等問題,坪山選取試點小區,結合住戶文化水平、生活習慣等因素,按照“微設計、微改造”原則,進一步優化業态布局,改善現有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運營現狀,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群衆公共住房項目宜居度。
以坪山區最大的保障房項目聚龍花園一期、二期為例,坪山區住房保障中心通過對其現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調研及分析,得出商業配比失衡、現有商業體量過小與住宅面積不匹配,商業配套供求失衡,單一剛需業态與入住人群多樣化需求不匹配,商業核心競争力不足,項目現有商業形态以街鋪為主,布局分散,難以聚集人氣,客群容易被周邊大型商圈分流等現狀。
筆者了解到,“微設計、微改造”計劃,針對現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商業配套供需不匹配等問題,選取試點小區,結合住戶文化水平、生活習慣等因素,按照“微設計、微改造”原則,進一步優化業态布局,改善現有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運營現狀。并且在有資産合理分配、合規使用的前提下,以群衆需求為基點,将需求落實到具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調整經營或委托使用内容,調整出租或委托使用對象等,确保公共服務配套業态均衡,滿足不同居住人群多樣化需求。
截至目前,坪山區已按計劃落實聚龍花園保障房項目幼兒園、“群衆工作館”、休閑酒吧等10項社區公共配套優化改造工作,已初步形成可推廣、可借鑒的示範“樣闆小區”。在理順和完善該小區内、外部配套設施工作機制方面的經驗和舉措可在坪山區其他類似項目以及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進行借鑒及推廣。
▶黨建引領 三方聯動
共同破解小區治理痛點難點
“花園小區是城市發展的‘生長點’,同時又是矛盾糾紛的‘交彙點’和組織體系的‘薄弱點’。”作為城市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坪山逐漸增多的花園小區同樣面臨着物業小區的共同問題,如何依靠黨建力量,拉近各方的關系、協調各方的利益,探索出小區綜合治理的新模式?
通過借鑒推廣坪山區馬巒街道“黨建引領”模式,坪山區住房保障中心還探索黨建引領提升物業服務水平,構建完善起了花園小區“黨支部 業委會 物業服務企業”工作體系,形成了“早介入、早布局、早籌劃”的治理格局。
具體而言,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在開發企業報備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和臨時管理規約時,着手介入摸排業主黨員情況,并建立由前期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黨員)組建的黨支部,關注業主急難愁盼和小區治理突出短闆,采取“線上 線下”業主共議小區議題、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共同研究、協商解決措施,實現公共事務公開透明。
坪山區已推動20個物業小區組建黨支部,14個物業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将黨建引領有機融入物業管理服務,将物業管理有機融入社區治理之中,引導物業積極參與小區治理提升物業管理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鞏固了“小區黨支部 業主委員會 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的小區治理新格局,共同破解小區治理痛點難點。
此外,針對商品住房商業配套建設,坪山區住房保障中心通過深入調研,精準把握區域人群需求,區住建局按轄區街道辦事處劃分,結合各小區位置及周邊商業配套分布特點進行問卷調查。需求調查對不同商業配套的需求設置優先次序及權重指标,從年齡、居住時長、職業類型、婚姻/家庭情況等角度出發,共收集了700餘份問卷,深入分析了小區居民租購情況、消費習慣以及核心需求等特征,全面研判多元群體對商業配套的差異化、特色化需求,為後續完善區域商業配套設施奠定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