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收益率種類大盤點(上)講了七日年化收益率、近一年淨值增長、成立以來年化增長率等等,這一篇我們繼續來盤點不同的收益率。
預期年化收益率
預期年化收益率,是估計未來有這個收益率。跟隻反映過去的收益水平不同,它是根據曆史數據,對未來收益率進行預測。
如無意外,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率相差不會很大,比如上面這個産品,風險比較低,3.4%-4%的年化收益是可以達到的。
但它畢竟也隻是預估,最後的的實際收益率并不一定=預期收益率。産品到期後可以套用公式算一下:實際年化收益率=實際收益÷投資總金額÷投資天數×365進行比較。
按照行情來說,預期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可以看成是這個産品能夠達到的最高年化收益率。
約定年化收益率
前面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是通過分析過往數據,得出的可能達到的年化收益率,但約定年化收益率不是,它的重點在于“約定”,是發行方和投資者通過約定的形式,确定産品的年化收益率。
假設産品的約定年化收益率為5%,如果不發生意外,那就按照約定的年化收益率5%進行結算。這有點信用背書的意味,如果按照資管新規要打破剛性兌付(保本保收益)的要求來說,這種收益率應該會越來越少見。
業績比較基準
基金産品會比較常用「業績比較基準」,但資管新規頒布以來,銀行的理财産品也開始轉型,改用「業績比較基準」取代「預期收益率」,為的是不讓投資人存在剛性兌付的誤解。
業績比較基準是根據産品過往業績,或者本類别所有産品的曆史業績,對可能達到的收益率作出預估,它不是實際收益率。
比如圖中第一期産品的實際年化收益率是4.1%,那麼業績比較基準就是4.1%,它是指産品的曆史業績曾經達到過4.1%。但第二期産品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可能高于4.1%,也可能低于4.1%。
業績基準(年化)也是類似的,隻是表述上有所不同,它也是一種收益率參考,不代表未來實際收益率。不過從實際來看,最終收益率能達到業績基準的情況多一些。
盤點了幾大類收益率,我們來總結一下:各種收益率隻是反映過去曆史業績,或者預估未來收益水平,不能當成實際收益率,我們當個參考就好。
當然,它更不是什麼理财選擇的标準,隻是不同産品對收益率表述不同而已,我們應該既關注長期收益率,也關注短期收益率,這樣可以同時了解産品的長期業績表現和近期運作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