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岩茶課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今兒午後,天氣正好。在院子裡賞花,樹影斑駁,玉蘭花開的正豔。千朵萬朵壓枝低。
春風和煦,吹着風,瞌睡蟲起來了。哈欠連連,眼皮很不争氣地在打架。春日正好,怎能把大好時光浪費在美人榻中?
瞧着自個兒的公衆号,文章都更新了52篇,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絞盡腦汁,DING,想到了!麻花我,一直沒有像樣地寫過岩茶品鑒!慚愧呀~慚愧~
《2》
慧苑老叢水仙個人信息
産區:慧苑坑
樹齡:60年
火功:中足火
幹茶:條索粗壯,(完整情況下)平均長度2-3厘米左右。檀色、赭石色、栗色、黧色相間。帶有白霜,肉眼可見蛤蟆背。
慧苑老叢水仙沖泡細節
茶具:120毫升白瓷蓋碗
投茶量:8克(一泡)
用水:三江正牌
水溫:100℃
注水方式:環壁注水法
慧苑老叢水仙品鑒報告
(品鑒人:李麻花)
在正式沖泡之前,先用沸水把茶具都燙洗一遍,尤其是白瓷蓋碗,需認真清洗。
在高溫燙洗之後,蓋碗帶有溫度,立刻、馬上把幹茶倒入蓋碗,蓋上蓋子,心裡默數5個數,揭蓋聞香。
揭蓋,堅果香迎面而來,一聞,可不是麻花最愛的炒腰果香?再聞,清晰的窖香款款而來。嘿!忍不住沖泡。
注入剛燒開的沸水,即刻香氣四溢。
(PS:今天再喝慧苑老叢水仙,驚奇地發現,火褪盡,慧苑老叢水仙的茶香顯露無疑,驚豔了時光,滿足了味蕾。)
第一沖
沖泡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兒,聞蓋香。
凝神聞香。撲鼻而來的,是老叢水仙獨有的叢香。定神,再聞香,蘭花香緊随其後。
此時的老叢水仙,如行軍多年的老将軍,排兵布陣,一絲不苟。叢香、蘭花香,有組織、有紀律,不掉隊。
各類香氣在口腔裡勢不可擋,攻城掠地,茶還沒咽下,麻花早已忍不住接着注水沖泡。
第二沖
沸水沖泡,注入水後,蓋上蓋子,5秒出水。
蓋香,叢香依舊是先鋒部隊,早早地出現在前線,沖鋒陷陣,勢不可擋。
蘭花香發力,馥郁、高揚,大有趕超叢香的趨勢,後生可畏。
細啜茶湯,湯質清冽,湯感稠滑。
清冽的湯質,給人的感覺是清爽的,仿佛暮春淩晨兩點鐘行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有微微的涼風拂過,暈黃的路燈拉出斜長的影子。清淨、靜谧、舒服,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稠滑的茶湯,如一張超級柔軟的大床,把口腔緊緊地包裹着,缱绻而溫柔,隻想讓人賴在床上,一刻也不想動彈。這不就像冬天的李麻花,早上最不願意離開的,就是我那溫暖的被窩。
若要給茶湯稠度進行評分,那絕對是滿分,五星好評。
第三沖
随着沖泡的進行,老叢水仙中的香氣物質、滋味物質再發力。茶湯的稠度像坐火箭一般,蹭蹭蹭往上升,随時要爆表!
第三沖的重頭戲,是香氣的變化。
前兩沖,香氣的主角是叢香,配角是蘭花香。到第三沖,蘭花香反客為主,鉗制了叢香,成為新leader,叢香隻能屈居第二把交椅。
此時的茶湯滋味,有了自己的個性。
呷一口茶湯,明顯能感受到蠢蠢欲動的叢香。細啜,蘭花香躁動不安,在口腔裡上蹿下跳。如此不安分的香氣,早已勾起了我們的喝茶欲望。本想多啜幾口,細細感受茶香的變化,奈何茶湯太滑,“呲溜”一聲,滑入咽喉中。
咦~這口沒盡興感受,再喝一口。呀!這茶湯怎麼這麼調皮,又直接滑入喉嚨。第三口、第四口……100毫升的茶湯,就這樣喝完了,意猶未盡,隻好繼續沖泡。
第四沖
沖泡到第四水,蘭花香依舊高傲、張揚地立于蓋子上,絲毫不給叢香任何的機會。這時候的叢香,韬光養晦,不争不搶,靜待爆發的時機。
細啜茶湯,毫無負擔感,茶湯順利地咽下,好似蜻蜓點水般,輕巧、靈動。
可作為喝茶的老手,麻花還是輕松感受到湯水中茶香的層次變化。
第一層,蘭花香;
第二層,叢香;
第三層,木質香。
咽下之後,兩頰生津,舌底鳴泉。回甘中帶有叢香,這種香氣,似快刀削甘蔗皮的氣息。清香,又帶有一絲絲的甜味。
泡至第四沖,老叢水仙的條索還未完全舒展,好像嬰兒蜷縮的小拳頭,讓人忍不住想要撥開稚嫩的小手,看看裡頭抓了什麼寶貝。
第五沖
第五沖的蓋香,又被叢香奪回主動權。蘭花香收起它驕傲的性子,隐退而去,隻有在蓋子中間部位,蘭花香的存在感最明顯。
用舌尖輕輕地攪動茶湯,舌頭底面的觸感輕盈、妥帖,茶湯是柔軟的,好像羽絨被一般輕柔,不會給舌頭帶來一絲負擔感。
稠滑、細膩、柔和,依舊是老叢水仙的主旋律。
這一泡,麻花還是快出水,茶湯的滋味欠缺些勁道,下一泡,建議坐杯半分鐘。
第六沖
坐杯半分鐘,茶湯依舊為琥珀色,茶湯盈盈動人,清澈透亮,可見光圈,迎着燈光,水波潋滟處,還有茶霧袅袅而起。
叢香、蘭花香忠誠,片刻也沒有離開蓋子。細嗅之,蓋子上多了一層幹粽葉香。
這一泡,忙着寫品鑒,茶湯微涼了才喝。猛地發現,韻味猶存,甚至你能感到茶湯裡好像藏了一把方天畫戟,是有筋骨的,乾隆皇帝所講的如果骨鲠,就是這種感覺。
第七沖
第七沖,一鼓作氣,坐杯三分鐘。不出意外地,坐杯之後,老叢水仙的稠度重登巅峰。更讓人欣喜的是,變淡後的老叢水仙,又是另一番風情。
含一口茶湯,仿佛置身于三月的郊外,燕子飛、梨花落、碧苔生、黃鹂叫、柳絮輕,還有少女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山谷間。輕松、愉悅,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喝好茶,笑從雙臉生。
喝到這一沖,有些不忍心繼續沖。看那還未完全舒展的葉片,索性,改煮茶吧。
照這趨勢,慧苑老叢水仙再煮個兩壺水,毫無壓力。
煮過後的茶湯,清甜、綿柔、順滑,輕盈。末了,麻花還是能感受到老叢水仙那是不服輸的氣韻,如空谷間的幽蘭,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3》
麻花午後喝的這款水仙,有兩個極為難得之處。
一,它産自武夷山的慧苑坑(即著名的“三坑兩澗”成員之一)
二,它的樹齡已經有60年,屬于正宗的老叢水仙
慧苑坑的老叢水仙,可謂岩茶中的貴族,含着金湯匙出身,見證了武夷岩茶逾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風靡茶圈,受萬千老茶友的追捧。
湯水醇厚、稠滑、回甘迅猛、叢香明晰、持久,蘭花香高揚,湯質清冽……每一條、每一項,無不标榜着,“我是好茶”。
茶沒喝完,人早已醉了。
本是馨香比君子,繞欄今更為何人。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