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為了鋸一棵樹已辛苦工作了5個小時,精疲曆盡卻進展有限, 你當然會建議他:
”為什麼不暫停幾分鐘,把鋸子磨得更鋒利?
“對方卻回答:“我沒空,鋸樹木都來不及,哪有時間磨鋸子?”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做事一定要講求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
暫不論做什麼事情。首先學會并嘗試對自己投資,掌握做事方法,提升辦事效率。
為了提高效能,必須磨練自己。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引發驚人的結果。
1、積極主動
傷害我們的并非悲慘遭遇本身,而是我們對于悲慘遭遇的回應。
行動:
A、培養積極主動。我能,我要。
B、你的圈子有多大。影響圈、關注圈。 挑戰問題、圈子、回應。
C、采取主動。直接控制、間接控制、無法控制。
2、以終為始
第一原則:任何事都是智力和體力二次創造而成。
先規劃再執行。先理論,再實踐。
例如:蓋房子,先設計圖紙,再施工。
第二原則是:自我領導。
領導關注高層,思考“我想成就的是什麼事業”。
管理關注基層,思考的是“怎樣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
“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領導則是做正确的事。”
例如:一群工人在叢林裡伐木頭。這時領導者爬上最高的數目,巡視全貌,然後大聲說:“不是這塊叢林”
行動:
A、檢查你的願景。
B、制定一份個人使命宣言。
用儒家聖人的王陽明的話說就是:知行合一。
3、要事第一
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所左右。
長期目标:個人奮鬥目标,職責,具體任務
每周目标:職責,任務,計劃 (角色,目标)
4、雙赢思維
換位思考,尋找雙赢機會的問題,制定雙赢協議。
5、 知己知彼
移情聆聽。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
除了物質,人類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裡,即被人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
先診斷後開方,适時扮演知音。
我們有義務讓自己被人了解。這也需要勇氣。
希臘哲學觀點: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智第三。體現了讓他人理解自己以及有效表達自己的精髓。
品德指得是你個人的可信度,是人們對你的誠信和能力的認可,是人們對你的信任,是你的情感賬戶。
情感賬戶是信賴是安全感。存入: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
6、綜合綜效
尊重差異,辦成事。
7、不斷更新
止觀。打磨自己,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不斷學習,鍛煉,螺旋提升。
如果用中國的國學思想來說就是:修身、養性、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事善能。
經常使用七個方法能提高效率,單位時間内将更多的産出。成為必備的技能,必将事半功倍。
高效七個方法能解決你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如果有些問題太難,還是無法解決。那就在儒家聖人王陽明那裡找找答案。
====================================================
訂閱号:不如喝茶去
---------------------------------------------------------------------------------------------
【心即是理 · 知行合一 · 緻良知】
什麼是衡量人生成功的标準,是财富權利、還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甯靜日子?在王陽明看來,安于貧困生活,以學習和掌握聖人之道為樂,不被現實與名利所擾,便能尋獲人生的意義,便是一種成功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