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習緻良知好處

學習緻良知好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21:08:42

學習緻良知好處(第六課品德修為)1

“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隻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這是“緻良知”誕生後王陽明說的一番肺腑之言。

王陽明活了57歲,龍場悟道那年他37歲;提出“緻良知”是在49歲,至死不渝。

王陽明曾寫過多首良知詩,比如“爾身個個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但緻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等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故事,是“盜賊也有良知”。

據說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知縣時,抓到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大盜說:“要殺要剮随便,别廢話!”

王陽明微微一笑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随便聊聊。”

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兒,王陽明又說:“天氣太熱了,不如把内衣也脫了吧!”

大盜撇撇嘴不以為然:“光着膀子也是常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褲也脫了,一絲不挂豈不更自在?”

大盜愣在那裡,尴尬擺手:“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内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無是處呀!”

随着王陽明的循循善誘,大盜低頭歎服認罪。

連大盜也有可覺醒的良知,何況其他人?人人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即是成聖賢之道。

“緻”即“正心”,通過提高道德修養過程,去掉不良雜念“人欲”“不假外求”“求諸内心”。

王陽明認為,“緻良知”是人的主體自覺,是與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緊密相連,是以良知标準評判和衡量個人與社會善惡的是非标準。

1527年,在王陽明受命出征廣西平亂行前,作《别諸生》一詩,“綿綿聖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不離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畫前。”

在王陽明看來,隻有“緻良知”三字無病,是孔孟聖學的“一點骨血”,是心學的要核。而“良知”不離日用,無時無處不在,隻有按“良知”行事才有光明前途。

“緻良知”是心學核心,也是做人智慧。作為心學最高概括的“四句教”,可以說是通俗的诠釋: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王陽明把“緻良知”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根本方法。他說:“隻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潛濑,無不如意,雖遇颠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正像王陽明另一首良知詩中的一句所說:“盡道聖賢須有秘,翻嫌易簡卻求難。”

心學至為高明,直通大徹大悟;心學也至為平實,不過就是八個字:老老實實,踏踏實實。那些自以為聰明高明的人,全都掉進了坑裡一生爬不出來。

對于品德修為“緻良知”的心學,到底師傳儒釋道哪一家?王陽明用“三開間一所房子”形象解答:三家實一家,後世儒家不知道三間房子都是儒家的,卻把左邊一間劃分給佛家,把右邊一間劃分給道家,自家甘願占據中間一間廳堂,這是把自家的東西送人了。

聖人與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儒家、佛家、道家的學問,都可歸于心學一家學問,而心學一個重要内容,正是“知行合一”。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這一“為學做人”教育學規中,王陽明把品德修為“緻良知”的四條路徑,鮮明總結了出來:

一是立志,堅持不懈,專注精一,目标聖賢。

二是勤學,勤确謙抑,不驕不躁,為人誠懇,表裡如一。

三是改過,要有勇氣改正錯誤,不是寄希望于不犯錯誤。

四是責善,勸善真誠,自我批評,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這四條中,“改過”一條尤其難能可貴。王陽明是從修正自身、反躬自省、不斷改過緻良知的。人們看到的是一個“三不朽”的聖人,而細讀王陽明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曆和給弟子們的書信,他多次表示人非堯舜,孰能無過,還拿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錯誤,勸誡弟子汲取教訓,謙抑自歎“适今中年、未有所成”“粗浮之氣不及人”等,這是極為了不起,而又易被今天的我們忽略的。

王陽明在《寄諸弟》家書中,特别強調了“改過為貴”的思想。晚年,他語重心長給正在長大成人的養子正憲書寫了一個扇面文章《書正憲扇》,也是要求其嚴于自律、去“傲”改過。王陽明把“改過”與“立志”“勤學”“責善”,當作優良家風不可分割的幾個部分。傳承人品好、重道德、做學問的祖父和父親,王陽明進一步發展了“以仁禮存心,以孝弟為本,以聖賢自期”的成才教育思想。在家書《寄正憲男手墨》中,王陽明告訴孩子,不會強迫他一定要在科舉考試中有所成就,而是欣賞和鼓勵孩子向上向善的那份上進精神,體現了他希望後輩全面發展的思想。

至善無盡,知行無盡,王陽明提出的這四條路徑,都是自己蹚過生死路體證出來的。他的心學也是安心放心、養精氣神的身心之學,保證了“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隻是不能緻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

從孝悌親情到尊師重教、交友重情、平等待人,王陽明的品德修為體現在“為學做人,為官做事”的點點滴滴。

比如,有人因王陽明新婚之夜跑到道士那裡求道一夜未歸,懷疑他的愛情觀。而縱觀一生,王陽明是一個對愛情十分專一的人,在獄中他直抒胸臆寫了一首《屋罅月》,傾訴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最後四句情深意切、蕩氣回腸:“來歸在何時?年華忽将晚。蕭條念宗祀,淚下長如霰。”

王陽明的一生,堅持踐履“萬物一體”的社會、人生理想,寄情于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廟堂”與“山林”意識并存,“書劍”與“道法”同在,“仁者樂山”與“智者樂水”兼備,“靜坐調息”與“箭無虛發”不二,留下大量詩歌、散文和書畫作品。這些無疑都陶冶了王陽明的審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對王陽明來說,治國親民的最高境界是“仁境”,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則是王陽明一生所向往的“顔回樂境”,心靈進入萬物同化的浩渺世界中。

中秋月白如晝,王陽明令侍者設席于碧霞池上,門人在侍者百餘人,酒半酣,歌聲漸動,直追堯舜聖賢。漸漸地師生自得狂歡(今天可能就是“嗨”翻了吧),或投壺聚算,或擊鼓,或泛舟。王陽明見大家興緻很高,悄然退一旁即興作詩,《月夜》一首連一首,“铿然舍瑟春風裡,點也雖狂得我情”,詩如泉湧。

這樣的場景雖然不多,也足以顯示了王陽明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真誠有意思的人。37歲龍場悟道後,更把仁愛之情化于和諧處理各種關系中。

比如,确定了自己能夠調節控制情緒的爆發,他同随從有了更密切的關系,而不是坐一旁遠離他們。事實上,隻有在控制自己之後,他才能去照顧别人。隻有通過照顧别人,他才能更多地确立自己的獨立性。平常是随從伺候他,而現在他不僅自己動手幹粗活,而且還自願承擔了照顧随從的工作。

真正悟道後,如王陽明在一條船上告誡弟子的,良知如光明,光明無處不在,在燭光中,在空中劃的圓圈中,在船外的湖水中。

而王陽明最後的遺言,也是在一條緩緩前行的船上: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渡船,于是具有了此岸通向彼岸的象征意義。王陽明先是以“萬物一體”為道德邏輯的出發點,從而推論出良知自在人的心中,如同光明始終都在人的心中,此岸即彼岸,船可用亦可舍。

在王陽明晚年的《大學問》中,更是把品德修為“緻良知”當作工夫學問,“夫然後意之所發者,始無自欺而可以謂之誠矣”,而這份誠意、正心,推己及人即是“明明德于天下”,即是“修己以安百姓”,這就超越了過去的一些儒家學說。某種意義上,其教養建構的曆史文化活動,不僅要維護人的自然生命和生态和諧,同時也要提升人的文化生命和大同社會。

王陽明的這些思想超越時空、跨越國界,盡管隻留下一篇當時與日本高僧交往的文章,但王陽明的思想深深影響了日本等國家,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着這個世界。正如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的,在物質主義和商業主義盛行、充滿暴戾之氣的21世紀,王陽明心學相當于強心針。對于現在的年輕人,對于希望我們這個民族往前走的這一批人來說,陽明學是我們所有人急需的一種重要精神資源。

王陽明認為,堯、舜、禹三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并保證其政治活動的正當性,其實道理非常簡單,那就是本着良知而言行。王陽明追求聖賢、追求光明的一生,同樣也是一個生動的注解,可以成為我們文化傳承的一個切入點。

雖然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但他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苦有樂、有彷徨有挫折的普通人,他從小立志,以“人人皆可成聖賢”的人生追求;以濟困救世、明德親民的家國情懷;以“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的寬闊胸襟,事上磨煉敢擔當,知行合一“緻良知”,成就了一番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事業。他的成長成才,對于新時代青少年有很多教育啟迪意義。

(注:此文不是學術論文。尊重經典原義并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一些古文進行了通俗白話轉化,不妥處敬請批評指正。)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