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關愛特需老人
——如何與阿爾茨海默症老人有效溝通
徐翌茹(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近期熱映的電影《媽媽!》生動講述了世間最平凡而偉大的母愛,也将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這一群體拉到了社會關注的鏡頭前。阿爾茨海默症也稱智退症、失智症,是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今年9月21日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症日”的主題為“知己知彼,早防早智,攜手向未來”。國内外最新研究表明,在患病前期、早期、中期及晚期,患者的語音、詞彙、語義、句法、語用等層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與受損。這提示我們,對患者語言能力的探究,不僅是臨床認知功能評估區分病情階段的重要依據,更可以為疾病的早期篩查與自我評估提供重要線索。
老人在湖南省漢壽縣龍陽街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閱讀。新華社發
筆者研究團隊對廣州地區某三甲醫院記憶門診進行了4年的追蹤調查,通過分析我國華南地區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交際互動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交際有如下特點:
答非所問。由于認知功能下降,患者的注意力與即刻記憶能力也随之減退,在交際互動中會時常表現出答非所問的行為。例如這段關于患者受教育程度的醫患對話。醫生:“你一共上了多少年的學?”患者:“嗯……高中。”醫生:“噢,你小學上了幾年呢?”患者:“不是小學的。”在這段對話中,患者一開始并沒有就“上了多少年學”的提問進行正面回答,而是僅給出了學曆。醫生于是追問細節,每個階段上了多少年學。這時,患者的理解出現了偏差,給出了“不是小學”的答案。由于認知受損,患者無法聯系上下文展開邏輯推理,進行話輪轉換,導緻在對話中經常無法理解他人信息。
重複贅述。随着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口語流暢度會有不同程度下降,但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下降程度更為明顯。比如,在對話中會重述自己或他人的話語。問:“今天星期幾啊?”患者:“啊,今天啊,今天啊,你說今天啊,今天星期幾啊,星期幾啊。”無語用價值的填塞語也會明顯增加,“哦,嗯,啊,呃,這個,那個,就是……”的出現頻率明顯增高。這些重複和贅述使話語節奏明顯放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拖延作用,幫助患者保持話輪,維持對話的延續,同時為尋找合适詞彙用語、恰當表達方式或準确叙述内容争取思考時間,有時甚至可以自我修正。随着病情發展,患者的重複和贅述可能從有意義變為無意義,句法成分逐漸開始缺失,内容變得難以理解。
開始沉默。當病情進展到一定階段,患者在交際互動中的沉默時間會逐漸增加。表現為當他人對患者說話時,患者的反應時長明顯增加,跟不上日常對話節奏,需要不斷重述;也表現為在患者自己的叙述中,停頓時間顯著增長,有時甚至記不得自己前一句話的内容。此外,患者的沉默還表現為在多人會話中的消極參與。沉默的背後是患者交際能力的下降,交際意願的降低,與外界溝通的減少,自我世界的封閉,認知功能的衰退。
非言語互動。當患者的語言能力受損達到一定程度時,口語表達受到制約,非言語補償機制會逐漸顯現,非言語行為逐漸增加。例如,在回憶不起事情時,會下意識地看向照護家屬,希望得到提示;在無法描述具體物品或事件時,會大量借助手勢、動作甚至拟聲詞來輔助表達;在無法回答問題時,會以搖頭、微笑或擺手來代替回答等。與正常認知人群的非言語行為相比,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非言語行為更多傾向于補償策略,用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言語表達從而維系交際活動。
語言是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維系人際交往、保持認知能力的主要渠道。随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如何維持老年人語言能力并與其有效溝通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與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溝通時,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與技巧來達到交際目的。
積極引導。當患者因為記憶力受損而無法完成交際活動時,積極引導是維持患者交際互動能力的關鍵。這裡以一段門診會話為例來觀察家屬如何引導患者回答問題。醫生:“你的生日是什麼時候?”患者:“不記得了。”醫生:“那女兒的生日你記得嗎?”患者:“都不記得了。”女兒:“怎麼會不記得呢?我是夏天生的,記得嗎?”患者:“哦,夏天,那是7、8月份?”女兒:“對啊,我是7月份,你生日就比我晚2個月。”患者:“哦,7月,那是、那是9月,我是9月12号的。”當患者回答不上問題時,家屬進行了“倒推式”引導,先從最近的問題給予提示,慢慢過渡到更遠的問題,一步步推理,最終找到答案。這種方法也是語言康複訓練常用的技巧。
耐心反饋。當患者成功回憶起一件事或者完成一項交際活動時,正面反饋有助于患者重拾信心,繼續積極思考。即使患者完成不了交際任務,适當的安慰和鼓勵同樣有助于安撫沮喪的情緒,如“沒關系的”“慢慢來”“别緊張”。切記不可急躁、失去耐心,切勿立即糾正錯誤。當患者說話時,學會耐心傾聽,即使“詞不達意”也不要任意打斷,尤其避免與患者産生争論,可以多使用“好的”“我明白了”或點頭、微笑等信号表示對叙述内容的關注,鼓勵患者繼續話題。當患者的表達出現困難時,可以适當協助,但切忌完全“替患者說話”,阻斷其與外界交流的通道,讓患者“置身事外”。
鼓勵交流。維系與外界的交際互動是保持患者認知功能的重要一環,然而由于認知能力衰退,一些患者恐懼與人交流,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此時應盡可能鼓勵患者參與社會交際,細心尋找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并與之分享。當對話者發現患者遇到理解障礙時,可适當放慢語速,簡化表達結構,替換不常見用詞,進行多次重複;當患者遇到表達障礙時,耐心等待患者組織語句,給予充分的思考時間,最後對患者的叙述表示贊賞與鼓勵。盡量避免問讓患者感到壓力的問題,将表達方式具體化,比如用“你想吃米飯還是面條?”替代“你想吃什麼?”。
多模态互動。在與患者交際中,多模态資源可調動不同感官對大腦發出信号,激活不同腦區,幫助其理解交際内容,做出适當反饋,協助對話進行。例如,當患者遇到理解障礙時,可多借助手勢、模仿、聲音、氣味、實物等資源刺激其多感官通道來輔助理解。拿出碗筷比一句“吃飯啦!”更為直觀;雙手模仿洗臉刷牙比“去洗漱啦!”更易理解;哼唱熟悉的旋律,更容易勾起遺忘的記憶。同樣,當患者語言表達能力明顯下降時,可以鼓勵其适當使用身體語言輔助表達,維持與外界的互動。互動中還應關注眼神交流,保持親切的面部表情,可以把手搭在對方手上或者肩上表示安慰與鼓勵,通過點頭或者身體前傾來給出耐心傾聽的信号。
在臨床尚無特效藥物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當下,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互動,采取積極的語言交流康複對策,是延緩病情發展、維持患者認知功能的重要手段,這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與社會負擔、實現積極老齡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02日0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