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清朝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一位皇帝,在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同時也讓清朝的發展走向了一個巅峰。康熙皇帝的一生無疑是建功立業,可是在晚年的時候,康熙犯下了一個大錯,就是在立儲君的問題上出現了争執。
無論是哪一個朝代,在立儲的問題上都是大事,每一位皇帝對皇位的接班人都是非常重視的。一位好的太子,需要從小就培養,直到皇帝駕崩後,太子才可以繼位。不過曆史上也出現了為數不多的太上皇,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皇帝非常長壽,由于壽命太長,以及年齡太大了,于是禅位給了嘉慶皇帝。話說回來,康熙皇帝晚年時期,出現了九子奪嫡的情況。這樣的事發生後,讓康熙皇帝變得非常難過,畢竟看見皇子互相殘殺,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九子奪嫡之前,先後發生了兩次廢立太子。同時皇子間的奪儲 之争更為白熱化。現如今看來,愛新覺羅·胤禛成為了清朝的皇帝,不過對愛新覺羅·胤禛皇位的來路,是受到争議的。由此還出現了雍正篡位之說,時至今日,仍然是存在争議的。
那麼雍正到底篡沒篡位呢?看看雍正繼位的全過程就知道了。康熙五十七年,康 熙突然任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将軍,授命西征。康熙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對胤禵有立功的想法,甚至是想要将胤禵立為儲君。之所以胤禵被立為撫遠大将軍,就是讓他立軍功、掌軍 權、樹威信以備接班。
康熙這樣做,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皇八子胤禩黨羽衆大,勢力龐大。這樣一來皇八子對皇位是志在必得。康熙這樣做就是讓皇八子胤禩的勢力變得消弱,總之康熙這樣做為的就是讓皇八子胤禩沒有機會繼位。在這時候,康熙看到了胤禛。
這時候的胤禛是鋒芒不外露,善于韬光養晦,不動聲色。換句話說就是一副與世無争的樣子。更為重要的是,胤禛誠孝皇父、友愛兄弟。這一點是是其他皇子不具備的,其他皇子為了皇位大打出手,毫不顧忌手足之情。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怎麼能放心?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廢黜皇太子胤礽。這時候其他皇子都是對胤礽口誅筆伐,隻有胤禛,以骨肉手足之情為胤礽“保奏”。對此康熙憑借胤禛為“性量過人,深明大義”“似此居心行事,洵是偉人”。可以說胤禛得到了康熙的刮目相看。
從此之後,胤禛就得到了康熙的重視。其後廢太子之後,康熙又對諸位皇子進行了評價。對胤禛的評價為“四阿哥(胤禛)是朕親自撫育長大的,他能體察朕的意思,愛朕之心殷勤懇切,可謂至純至孝。”這樣的評價是諸位皇子中最高的。
康熙生命的最後兩年,開始逐漸的器重胤禛,當時的胤禛成為了康熙心中的皇位接班人。隻不過當時的九子奪嫡大部分勢力已經被消除。胤禛最終勝出。之所以胤禛能夠勝出,這與胤禛的為人,以及留給康熙的印象有很大的關系。
在關鍵時刻,胤禛沒有選擇主動出擊,反而是隐忍不發。康熙六十年正月,康熙“禦極”六十周年的紀念日,胤禛負責率皇十二子胤祹等人前往奉天祭永陵、福陵、昭陵。在古代的時候,能夠有這樣的任命,無疑是讓胤禛成為了皇位的接班人。
康熙六十一年,胤禛率諸大臣查勘倉庫。此時的胤禛就已經讓康熙放心了。同年十一月,康熙患病,在暢春園居住、養病,因十五日冬至郊祀之期将至,由胤禛代行祭天大禮。十三日清晨,康熙帝病重,由此到了危急時刻,那麼康熙做了什麼呢?
康熙急召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共七個皇子和步軍統領隆科多進入宮中。康熙當衆宣布了聖旨:“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
康熙之所以在病重的時候留下聖旨,為的就是提防“陰險之極”的皇八子黨,不讓其有過多反應的時間。遺诏出現後,十一月十三日這天,胤禛從天壇趕到暢春園,一天時間中,胤禛被康熙帝召見了三次,當晚康熙駕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