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19:22:59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賈島尋隐者不遇簡單如兒歌)1

詩詞誦讀

尋隐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賈島尋隐者不遇簡單如兒歌)2


内容簡析

這是一首叙事詩。

從題目“尋隐者不遇”幾個字可以知道本詩記叙了作者尋訪隐者而不遇的事情。

詩中短短期20個字記叙了尋隐者的過程:詩人沒有具體地記叙尋訪的前因後果和詳細過程,以最精簡的20個字寫了尋訪過程中與童子的問答,而且寓問于答,省略了問話。

首句點明詢問的地點和對象,次句直接寫出童子的回答,告訴作者師傅“采藥去”了,三句、四句再寫童子的回答,解釋師傅的去處。

語言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就像一首兒歌,初讀之後,你會大呼:太簡單了!

但如此簡單的一首唐詩卻能流傳千古,且脍炙人口,老少皆喜,足見其不凡魅力。

細讀細思,你會發現,精簡的語言之外,蘊含豐富的内涵,你,不一定讀出來了。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賈島尋隐者不遇簡單如兒歌)3


總結延伸

讀詩,不僅要學會從有字處讀詩,更要學會從無字處讀詩。

首先,你應該學會從字裡字外讀出事情的前因後果及詳細經過:

從“松下問童子”可以聯想和推斷出,詩人一定經過長途跋涉,才尋到山上,找到松下,找到童子的。從“言師采藥去”可以推斷出詩人找到童子後一定是急不可待地詢問“隐者(你的老師)在哪裡”,從童子“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回答可以推斷出詩人對童子“師采藥去“的回答後的追問:“師傅究竟去哪裡采藥呢?”你還可以想象詩人在聽到童子“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回答之後的心理和神情……


其次,你要學會從字外悟情。

詩歌的語言是簡潔的,如果我們僅僅盯着詩中那幾十個字,那幾句話,往往很難體會詩的思想和情感。

此詩采用白描手法,言簡意豐,情深意切。我們透過字面,可以悟出字外的意蘊和情感。題中的“尋”字和詩中的“問”字以及寄寓在童子回答之中的“追問”,都可以讓我們體悟出作者尋隐者的急切心情,而且心情是變化的,感情是流動的——也許,久聞隐者大名,才滿懷希望到山裡來尋找;找到了童子時,一定是心懷喜悅的,因為,通過童子,很快就可以找到隐者了。但遺憾的是,童子隻告訴他:師傅就在這座山裡,雲霧缭繞,不知具體去處。可以想象,詩人滿懷的希望,一下子被失望所代替,“尋隐者不遇”的焦急遺憾,萦繞心頭。

滿懷希望,焦急尋找——遇到童子,急切詢問——尋而不遇,失望遺憾。

這樣的感情流動軌迹,你讀出來了嗎?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賈島尋隐者不遇簡單如兒歌)4

再次,還要學會從字外觀人。

我們看看隐者——

隐者并未出現,但我們透過隻言片語,可以勾勒出隐者形象: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隐者采藥為生,濟世活人,與白雲為伴,與蒼松為侶,足見高潔之品格和超凡脫俗的風骨。

再想想詩人——

詩人不辭辛苦,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來“尋隐者”,足見其對隐者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欽慕而尋,尋而不遇,更突出其怅惘與渴望。但從其”尋隐者“的行為,可見其渴望擁有像隐者那樣的生活和品行的心情。

賈島寫詩,講究煉字,因而有“推敲”之說,本詩區區20個字,表達如此豐富的内涵,可見在這首詩裡,他推敲的不是一字一句了。

你,還覺得賈島的《尋隐者不遇》像一首兒歌嗎?

一年級下冊古詩尋隐者不遇講解(賈島尋隐者不遇簡單如兒歌)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