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你改掉三個思維定式。
這三個思維定式,是很多人都有的,非常普遍,但也極具毒害性。
就是這三個思維方式,讓很多人在錯誤的方向上狂奔,無法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
下面,我們就來分享這三個有毒的思維方式是什麼。
第一個思維:急功近利。
在很多人眼裡,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不管幹什麼事情,都有捷徑,有些捷徑甚至是按個按鈕就行。
經常有很多粉絲問我,看什麼書可以一下子改變人生。
或者說一下子改變思維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聰明人,一個成功人士。
我的答案從來都是一句話:
沒有這種書。
我知道網上很多賣成功學書籍的人,他們的推銷語往往是:
看了這本書,你就會豁然開朗。
看了這本書,你就會打通心智,從此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你仔細想想,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這種秘籍,那這個世界還會有失敗者嗎。
書是很容易獲得的,包括網絡上現在有巨量的知識内容。
這些東西都是公開的,可是普通人還是占大多數啊。
人生不是由幾本書決定的,更不可能由幾個人決定。
對了,很多人還會非常癡迷所謂“人脈”對人生的影響。
我想說,書也好,課程也好,人脈也好,他們的确都很有用。
但是,這些外力起到的作用是一時的。
舉個極端的例子:
中五百萬大獎的人,夠幸運了吧。
但是你可以查一下世界上那些中大獎的普通人,80%以上在十年内又返貧了。
這些案例充分說明:
你想靠幾本書,幾個課程,幾個人,幾次運氣就想改變人生,其實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不尊重人生,也不尊重自己。
看書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改變自己,就不能隻看幾本書。
而是看很多,很多,然後逐漸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識體系,并且運用到你生活、職場的方方面面,這樣才有可能通過看書、學習知識來改變人生。
結交人脈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真的想通過人脈改變命運,當遇到貴人提攜的時候,你自己的能力也得跟得上。
但是很多人的問題就在于,太急功近利了。
看一本書就想發财,結交一個人脈就恨不得馬上利用起來。
沒有什麼人的人生是這樣改變的。
人生的改變不可能這麼簡單。
第二個思維:既要又要。
有些人,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
該他做選擇的時候,永遠在猶豫。
但是時間不等人啊,可能原本屬于他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就這樣溜走了。
你就算是做錯了,那也能收獲經驗。
但你什麼都不做,光在那裡想,我應該怎麼做呢,我應該怎麼選,時間還是會過去,然後你什麼都沒得到,哪怕連失敗的經驗都沒有。
還有些人既要又要,體現為:貪婪。
買房子,又要采光好,又要樓層好,又要這個那個,最後一看,價格是自己高攀不起的,然後就放棄,然後就一直等啊等,等到自己啥都買不起。
再比如找工作,既要風險低,又要工資高。既要離家近,又要老闆好。
然後就永遠找不到合适的崗位。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選擇。
你高考考了滿分,但是清華和北大你總得選一個,不能同時上。
很多人缺乏的就是選擇的能力。
總覺得自己,隻要再動動腦筋,就能什麼好處都沾上。
這就是人性的貪婪。
什麼都不舍得放棄,最後大概率什麼都得不到。
第三個思維:隻看表面。
很多人看問題隻看表面。
但是,真正的知識,内行的道道,肯定不是隻流于表面。
比如說,做菜。
西紅柿炒雞蛋,最簡單的菜,網上的教程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但是,一般人就炒不出飯店大廚的味道。
為什麼?是雞蛋的扭曲還是西紅柿的淪喪?
真正原因是:
炒菜炒的好吃的秘訣,并不在很多公開的,你随處可得的内容裡。
大廚為什麼是大廚,人家是一盤盤菜炒出來的,不是随便看個教程就成為大廚的。
再比如,網上任何一本關于編程的書,價格都不超過一百元。
你就算把所有的軟件編程書買下來,也不過幾千塊。
可是,一個程序員的月薪,少則一萬,多則年薪百萬千萬。
這個月薪是光看書就能看來的嗎?
很多人偏偏就這麼想,隻要我看了書,我也能年薪百萬千萬。
世界是等價交換的,特别是對于沒有任何基礎的普通人來說。
你想要珍貴的東西,比如說錢,名譽,地位。
那就得用自己珍貴的東西去換,比如說時間,健康,甚至良心。
讨論
窮的時候,你會做什麼來改變現狀?
歡迎評論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