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誰沒有幾個朋友呢?因為人以類聚,所以即便是十惡不赦的人,也會有臭味相投的朋友,即便是三教九流的人也有幾個酒肉朋友或狐朋狗友。
朋友是能夠真心相告的人,是惺惺相惜的人,所以既珍貴,又值得珍惜。
中國有句俗話“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關鍵時刻,總會有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救于艱難困苦、水火空難。
古人重交友,重在交友的質量。故有高山流水遇知音。而交友的質量貴在交心,交真心。
如果說古人重交友,那麼現代人,尤其是當下的中國人更喜歡交友。因為很多人把交友當作自己的人脈資源。現代交友很廣,也很随便。隻一頓飯、打一次牌、喝一次酒、旅遊途中一次閑聊,都能加到“朋友”。甚至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網友”。現在交朋友的初衷,不是交到知音、情投意合的朋友,而隻是為了利益。于是,很多人遊走于各大交際平台和社交場合,不是發名片,就是加微信。實際上是在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子,并非真正的交友。圈子有多大,朋友就有多少,利益也就能得到最大化。一旦這樣的朋友幫不上忙,沒有利用價值,那就不成朋友,甚至會把從圈子裡踢出、删除、拉黑。
交友必須慎重。孟子雲: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朋友相交必須走心,對于那麼知人知面而不知人的人,則少與其交。當然,人有各色人等,識人就難,何況還要知心。既然如此,還不如少交。隻有自己變得優秀了、強大了,才能兒吸引别人,别人才能找上你,才能“吸附”到更多“各種各樣的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翻譯白話就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諒,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诽謗人的人交朋友,與善于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真正的朋友,一定是真心,而且是一定要講誠信。有很多朋友,可能往往因為“時過境遷”,而改變了初衷,變得不是當初的那個人了。
真正的朋友,即使平時不怎麼聯系,但也不會生怨,也不會遺忘,也會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挺身而出。真正的朋友,既要注重平時的“錦上添花”,更要能做到“雪中送炭”,“有求必應”。可是,這樣的朋友往往容易吃虧。因為,他不知道原先的朋友也變了,變得“唯利是圖”,變得“不擇手段”,反正隻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利益,朋友是最好下手的。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殺熟”。
現代是市場經濟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部手機,每個人都是商人。有手機就會有朋友圈,而這些朋友圈的朋友質量如何呢?現在好像有種識别軟件,隻要下載發過去,如果沒有回應,就知道朋友是不是“死粉”。雖然有點簡單化,但好像也的确在這個混亂的社會有用。朋友的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脈資源,但切不可以“利用”、“謀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