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顔。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點評: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
其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将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四句尤如影視文學的蒙太奇手法,将“詩題”一一化出。
“關”“山”“月”三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詩的物象,奠定了全詩邊塞苦寒的蒼涼基調。
“月”,出于天山雲霧間,一派雲海蒼茫、氣勢磅礴、雄偉壯闊的景象。
“風”,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猶如虎嘯狼嗥,吹遍玉門關内關外,氣勢多麼龐大,異域何其粗犷。
詩人巧借“長風”把“關”與“月”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明月依舊、關隘依舊,而曆代的長征遠戍的男兒卻都一去不再生還。
沒完沒了的戰争,何時才能停息?
因此詩人将“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這些廣闊無垠的物象淋漓盡緻地渲染,營造出雄偉壯闊而又蒼涼悲壯的意境。
詩人通過對邊塞巨幅畫卷的描繪,為下文将士翹首故裡編織了“思鄉”的情結。
《調笑令·邊草》
(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裡萬裡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點評: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
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
其詩多表現隐逸生活和閑适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山南山北雪晴,千裡萬裡月明。”
前句寫邊塞冰天雪地,一片銀白,“山南山北”點明白雪覆蓋面之廣闊,“晴”字點明飄雪已經停止,同時為下句的“月明”作鋪墊。
下句寫白雪襯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潔,“千裡萬裡”寫月亮普照之廣,同時也暗寓着邊塞與家鄉相隔之遙遠。
人隔兩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個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懷人思鄉之景,李白著名的詩篇《靜夜思》就是描繪見月思鄉的情景,唐代寫望月懷鄉的詩篇不勝枚計。
接着又按格律要求疊用“明月,明月”,使讀者更體會到:戍卒面對明月,思鄉懷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長着翅膀飛回了家鄉。
結句“胡笳一聲愁絕”,一聲胡笳使戍卒從思鄉夢中驚醒過來,原來自己仍舊身在邊地,最後用“愁絕”二字表現出戍卒的極端憂愁苦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