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BookEGo#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普遍需要一種能夠在工作、生活來回切換之間,高效整合娛樂辦公的移動工具。後疫情時代這樣的趨勢尤為明顯,無論是在何處、在何時,用戶都期望它都能響應自己的内容創作、觀影等需求。
相較于其它産品線衆多的傳統PC廠商,華為從2016年推出第一代筆記本産品時,就始終聚焦在移動辦公場景,在2017年及2019年發布的兩款MateBook E輕薄本,進一步強化了移動辦公生産力的形象。此後,華為繼續擴大移動辦公場景的生态,2021年發布的華為MateBook E二合一筆記本,兼具傳統筆記本的高效和平闆産品的便攜,成為都市白領、高校師生以及廣大内容創作者的生産力新選擇。
秉持着聚焦消費者痛點,展現智慧辦公基因,加快實現全場景辦公的願景,華為在9月6日萬衆矚目的發布會上,帶來了全新的華為MateBook E Go,更自由、多彩的設計,更優秀的續航,更出衆的生産力,為移動辦公場景帶來了更具創造力的工具。
四重形态,是時尚也是生産力
我們過去見過很多的二合一電腦,也見過很多為平闆适配的藍牙鍵盤,但都沒有像華為MateBook E Go這樣,給到我們極高的自由度。傳統的磁吸鍵盤大都是一體式的設計,需要支架時将平闆/電腦内嵌在鍵盤上方的磁吸凹槽内,屬于向内收的支撐方式。
而華為MateBook E Go采用的則是分體磁吸鍵盤,可以實現筆記本形态、平闆形态、支架形态和分體形态四種狀态的自由轉變。這套鍵盤主要有主機的保護性外殼以及鍵盤兩部分,外殼通過磁吸依附在主機上,下端與機身可實現大約40°左右的開合支撐,隻用主機便能實現平闆形态和支架形态。
鍵盤頂部通過柔性的類皮革材質,延長了磁吸模塊的長度,通過底部的金屬觸點實現連接,便成為了筆記本形态。同時,這套鍵盤可直接拆下使用,無需時刻連接在電腦上,如此便是分體形态,使用體驗與常規台式電腦是相近的。四種形态變換,華為MateBook E可為用戶在各類場景中提供最舒适的使用效果。
豐富多彩的機身配色,讓人在緊張地工作學習之餘,總是能從身邊發現一抹亮色。華為MateBook E Go擁有星雲灰和雪域白兩種主機配色,同時搭配了星雲灰、雪域白、星際藍和櫻語粉四種鍵盤,或沉穩、或優雅的機身外觀,更契合當下移動辦公場景的主力人群,尤其是精英白領女性,無論是外觀還是便攜程度,華為MateBook E Go都是上上之選。
機身的噴塗工藝也得到了突破,三用三塗三烤,對底漆層、中漆層和面漆層各進行了噴塗,其中面漆層采用長度20-30μm的矽樹脂改性的聚氨酯彈性微球,打造出了具有一定顆粒感的細膩質感和絨毛紋理,擁有細膩的握持手感,同時可防沾指紋。
華為MateBook E Go采用創新的ID與架構設計,機身整體重量710g左右,最薄約7.7mm,在二合一産品中屬于最輕薄的行列。屏幕為12.35英寸,上下左右為等邊框設計,屏占比出衆,視覺感官極為和諧。
這面12.35英寸的屏幕,也是華為MateBook E的生産力來源之一。它采用了2560*1600的分辨率,屏幕比例為16:10,這是當前高端輕薄本常見的屏幕比例,為的是能夠在縱向内容顯示上有更好的效果,如看文檔、視頻剪輯,縱向顯示内容都會更多,減少拖動對于筆記本形态的PC來說,顯然是一種效率提升。
華為MateBook E Go分為标準版和性能版,在性能版上,你還能獲得120Hz刷新率的屏幕,通過FN R即可在兩檔刷新率上切換,流暢與續航兼顧。它還有着100%的sRGB色域覆蓋,并且支持P3色域與sRGB色域的切換,可以滿足不同用戶、不用場景的使用需求。華為MateBook E Go性能版采用了3D LUT校色技術進行硬件級全局色彩管理,可精準還原色彩,還可實現多屏同色顯示技術,解決不同設備間同一畫面色彩有差異的問題,更利于圖像創作。
機身的設計語言上,華為MateBook E Go還是更偏向平闆一些,這與傳統筆記本直角中框和硬朗的機身曲線有着顯著區别。它采用弧面中框設計,握持時更貼合手掌,尤其是華為MateBook E Go本就是定位在移動辦公場景,在不同人手中傳遞時,可帶來更舒适的體驗。
無斷點的邊框設計更是增強了華為MateBook E Go的一體感,在各類接口、開孔之下,華為MateBook E Go的邊框實現了連貫的整體線條,完美契合這款二合一筆電的簡約風格。中框上左右兩側呈現出高度的對稱性,包括兩側的揚聲器和USB-C口、邊框,視覺效果實現完美統一。
華為MateBook E Go用簡約的對稱設計,呈現出了高級質感,這大概就是工業設計最極緻的追求。
配件升級,多元交互
二合一産品的優勢在于交互的方式是多樣化的,這是傳統筆電很難實現的。華為MateBook E Go配備了全新的分體式智能磁吸鍵盤,以及HUAWEI M-Pencil(第二代),在辦公室内、在交通工具上、在手遞手的移動辦公場景中,華為MateBook E Go都有精準的交互體驗。
配套的磁吸鍵盤為緊湊的60%配列,F區、方向上、下鍵為半高,鍵程在同類産品中算是比較長的1.3mm,按壓反饋較強,觸底力度手感應該在40g-45g之間,輸入體驗在同類産品中數一數二。
鍵區下方是56mm*113.mm的大面積觸控闆,在使用鍵盤輸入時通過觸摸闆操作,可獲得更為一緻的交互體驗。
全新的HUAWEI M-Pencil(第二代)是華為MateBook E Go交互的另一個核心。這支手寫筆采用有機矽高分子樹脂塗層,手感細膩,長時間握持也非常清爽。六邊形略帶弧度的造型既帶來了舒适的握持手感,同時也帶來了更穩定的擺放效果,放在桌面上不會滾動滑落。
筆尖選用了來源于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基材質,打造了透明微晶彈性體筆尖,具備更勝以往的耐磨性、摩擦和信号量,同時對筆尖硬度進行了優化,帶來了更順滑的書寫體驗。HUAWEI M-Pencil擁有4096級主動式壓感,精準感知書寫力度變化,落筆輕重随心控制,低至2ms的延遲讓書寫内容可緊密跟随手部動作,帶來如同紙張書寫一般的實感。
手寫筆可在華為MateBook E Go上喚起一鍵摘錄、全局批注、切換橡皮擦等能力,雙擊手寫筆虛拟鍵,或是華為MateBook E Go屏幕右上角内滑均可調出相應功能面闆。全局批注可以對屏幕上的内容進行寫、畫備注,方便在後期進行“複盤”;一鍵摘錄可快速選取屏幕區域并備注,保存為圖片分享給别人,當做自用的素材也不錯。
華為MateBook E Go還針對如OneNote、LiquidText等第三方應用進行了适配,在文字編輯、圖形繪畫等工作中,可保持高效的使用交互。
性能出衆,體驗穩定
但和傳統PC産品不一樣的是,華為MateBook E Go性能版采用的是第三代骁龍8cx計算平台,采用的是和手機芯片一樣的ARM架構,而非Intel、AMD的X86架構。與ARM移動平台初發布時相比,骁龍8cx Gen3在适配、兼容性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搭載Windows 11系統的華為MateBook E Go上,已經沒有任何“水土不服”。
骁龍8cx Gen3采用5nm工藝打造,内置4個3.0GHz Cortex-X1核心和4個2.4GHz Cortex-A78核心,與同定位的X86平台對比,能夠實現60%左右的能效比提升。從這裡能看出來,骁龍8cx Gen3的優勢在于移動場景中的體驗,優秀的能耗表現能夠帶來更穩定的性能發揮和更持久的續航。
同時,搭載骁龍8cx的華為MateBook E Go性能版還支持更快的連接速度,穩定的Wi-Fi 6在辦公場所中能夠面臨任何網絡挑戰。華為MateBook E Go還首次采用了屏下薄膜獨立藍牙天線,配合自解耦高隔離度天線技術,相當于為華為MateBook E Go的配件配備了專屬天線,在信号幹擾較大或者信号強度較小的場景中,比如機場高鐵,藍牙和Wi-Fi都能保持穩定且高速低延遲的連接狀态。
這樣的設計也帶來了其他的好處,如鍵盤、手寫筆通過專用天線連接,無需配對且能夠快速連接,或者是在同時使用藍牙與Wi-Fi時不會出現相互幹擾的情況,連接穩定、約翰斥更低。
為了實現更穩定的網絡體驗,華為MateBook E Go性能版還采用了全新的天線雙寄生結構設計,能夠有效提升天線接受效率,具體表現就是當你在咖啡店、機場這類公共網絡連接設備較多的網絡環境中,華為MateBook E Go會有更強的信号接收能力。
經常出差攜帶PC辦公的人應該深有體會,移動辦公的性能需求并非是卓越的CPU性能,而是穩定的網絡、持久的續航,這樣才能在各個場景中保持較高的辦公效率,不至于因為網絡突然變“小水管”砸鍵盤。華為MateBook E Go顯然就是精準定位在移動辦公場景的痛點,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更可靠的效率工具。
在續航上,華為MateBook E Go内置45.6Wh電池,礙于輕薄的機身無法将電池容量做得更大,但即便如此也有足夠令人滿意的續航。簡單模拟了一下,最大亮度、120Hz刷新率下播放1080p在線視頻,華為MateBook E Go總共播放時間長達五個半小時。
而對于有移動辦公需求的用戶來說,屏幕并非要時刻保持最大亮度和刷新率,甚至聯網也不是必須的,實際的續航時間會更長。當你結束一天的忙碌之後回到酒店,就能使用原裝的65W快充進行充電,不到兩小時就能滿血複活。
CPU性能上,骁龍8cx Gen3在Cinebench R23中單核499、多核2588,作為移動場景中的生産工具,其性能顯然是比較富餘的,在實際體驗中我們也同時開啟浏覽器、音樂應用、office辦公軟件等,也能夠流暢使用無卡頓。
此外,華為MateBook E Go還有自研的Super Turbo技術加持,可更好的發揮出CPU以及GPU的性能,并降低整體功耗,在視頻會議場景、辦公場景和應用場景,可大幅減少CPU以及GPU的占用率,提升華為MateBook E Go的多任務負載能力,并強化續航表現。
作為一個需要經常出差的内容創作者,華為MateBook E Go确實正好戳中我的需求點上,CPU性能夠用、整體性能穩定,且非常便攜,這不就是移動辦公中最好的随身設備嗎?
智慧體驗,效率王牌
我們現在似乎已經習慣了,華為在自己的産品上帶來創新性的突破,似乎這樣才符合我們對華為的期待。在華為MateBook E Go上,我們也能看到華為對筆電産品、二合一産品的思考,以及對智慧辦公的突破。這樣的變化不僅體現在華為對設計、配件的理解,同時也體現在其智慧生态的全新模樣。
大概每一個熟知華為産品的人都認同,華為的王牌之一是它的智慧辦公生态。這一點在過去的多屏協同功能上已經有所體現,但在華為MateBook E Go上,它再一次得到了升級。
在手機更新到Harmony OS3之後,即可解鎖華為MateBook E Go的三項新能力。一是橫屏大窗口,在華為MateBook E Go上的手機窗口如果得到了橫屏适配,将會展現橫屏窗口;若無橫屏适配,窗口開啟後将會呈現平行視界的效果。部分手機應用如微信等可在筆記本界面上開啟多個界面,聊天、看圖将會有更高的效率。橫屏大窗口進一步降低了手機與PC之間的體驗差别,讓手機上的内容可以無縫過渡到PC上。
二是多設備通信共享。通過虛拟蜂窩網絡的技術,華為MateBook E Go可與手機蜂窩網絡實現共享,設備間的分布式網絡共享可進一步提升PC端的穩定性,且無需頻繁操作手機熱點,PC可以像手機一樣按需使用。
三是中轉站功能。這一功能是對多屏協同信息、文件共享的簡化,讓部分在辦公中高頻使用的素材,能夠在手機和PC之間快速流轉。簡單的來說,中轉站就相當于一個臨時服務器,有需求時隻要把中轉站内的文件信息通過“流轉”發送到目标設備的中轉站中,非常适合給那些在不同設備上收集素材、整合使用的職業。作為每天需要大量碼字、積累創意的筆者,每天都需要在手機、電腦上找不同的選題和創意,這項功能似乎就是量身定制的。
多屏協同功能再次得到了升級,拓展了PC與平闆的協同使用,主要包含了鏡像模式、擴展模式和共享模式。鏡像模式将PC的屏幕内容鏡像複制到平闆;擴展模式相當于PC的雙屏擴展浏覽,查資料效率更高;共享模式就如同跨屏協同最初的模樣,拖拽文件、使用PC鍵鼠操控平闆等,實現更高效率的多設備交互。
現代移動辦公中,PC并不是唯一參與其中的設備,手機以及平闆這兩類最常見的移動設備,更容易随身處理部分信息,而且平闆在辦公場景中還會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能夠與PC實現跨屏協同,是智慧辦公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标志。
寫在最後
華為并不是第一個做二合一筆記本産品的品牌,但是給筆者的體驗卻是最好的。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分體式的鍵盤不僅可以讓我随時帶走,還可以在有桌椅的地方,将鍵盤拆開,讓主機擺放在更遠的位置,獲得更舒适的輸入體驗,也更符合筆者平時在辦公室内創作的體驗。
這種體驗上的一緻性和穩定性,是貫穿華為MateBook E Go的方方面面的,與手機、PC産品的跨屏協同,對弱網環境的信号優化,都足以讓它成為真正的效率工具。我們所說的釋放生産力并非要體現出多強大的性能,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視頻渲染,适當的性能、穩定的發揮,才是當前移動辦公場景中的最優解。
優秀的工業設計,讓它的目标人群得到進一步擴大,而價格更是讓二合一筆電産品真正成為更多人的選擇,最低4199元,出色的品價比讓職場白領、老師甚至是學生,沒有太多壓力就能獲得更好的辦公、學習體驗。
華為入局PC行業六年始終深耕移動辦公場景,不斷發掘用戶需求,始終能以最高品質的産品回饋消費者。而華為MateBook E Go則是華為在智慧辦公上的又一裡程碑,精準把控需求,讓效率能夠切身感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