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的蔔筮觀

孔子的蔔筮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0:10:09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傳裡,名為《要》的帛書中有一段孔子與子贛(子貢,名賜)談論占筮的對話。當中子貢問孔子說:夫子也相信占筮嗎?孔子回答:「吾百占而七十當…」。孔子說的「吾百占而七十當」到底是什麼意思?孔子真的經常占筮,然後百次裡有七十次算中嗎?

孔子的蔔筮觀(吾百占而七十當)1

孔子晚年愛上周易,手不釋卷

《論語》中孔子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一句話一直有很多學者想翻案,最有名的如錢穆将此句改讀為「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意思變成孔子五十還繼續學習,終可以無大過。也有人解釋為再給我五年、十年,就可以沒有大的過錯。然後否認孔子五十學易這件事。

事實上,這句話原本就不是孔子老年習易的孤證,所以翻不翻案,無關宏旨。對古文的诠釋,原本就難以排除各種可能,這句話單獨來看,各種說法都有其道理。但對于一個人的學術思想,應當更廣泛地去看所有的數據,而不是死咬一句話在那邊自我發揮,這叫斷章取義。《史記.孔子世家》說: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這邊的「彬彬」義同《論語・雍也》孔子說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彬彬」。至于孔子喜易到底有多晚?這就難說了。是不是五十歲開始學,有懷疑與讨論空間。但孔子晚而喜易應該确有其事。

除了《史記》之外,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傳《要》也談到「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槖」,意思是說,喜愛到《周易》都不離身的,在家也讀,出外也讀。但做為《周易》原始應用的占筮,在孔子習易、講論易學當中,到底占怎樣的地位?

帛書《要》裡面記載了子貢和孔子中的一些對話,為此問題提供了清楚的答案。孔子不但與占筮畫清界線,還藉以說明孔子和史巫的重大差别,與他們「同途而殊歸」。

孔子的蔔筮觀(吾百占而七十當)2

孔子為何晚而喜易,周易有何魅力?

對于孔子晚而喜易,子貢誤以為老師愛玩蔔筮算命,所以覺得很奇怪。于是就問孔子說:老師以前曾經這樣教導我們:「德行亡者,神靈之趨;知謀遠者,蔔辭之蘩。」一個人喪失德行,就會緻力于追求神靈的安慰。遠離智謀的人(缺乏智慧和謀略),則會不斷用蔔辭來推算。學生深信這個道理。但現在用這句話來看,弟子愚昧,看不懂為何夫子老來喜好這味了?孔子回答說:

君子言以矩方也。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察其要者,不其辭。《尚書》多于矣,《周易》未失也。且又古之遺言焉,予非安其用也,予樂其辭也……

這段話要一字一句都弄清楚并不容易,還有待更多的考證研究,這裡粗淺地嘗試言之。羊借為祥。巧通考。不,可能借為丕,大顯的意思。于可能借為淤。

整段意思大概是說,君子言語是為了當做規矩來端正自己。行為之所以能夠先于祥瑞的征兆而那樣做,是因為對于不祥瑞之事能夠加以考察。而考察祥瑞征兆的概要,就是要丕顯它的辭語。《尚書》在這方面多阻塞不通,而《周易》就不會有過失,當中又有很多古代聖賢的遺言。所以,我并不滿足于《周易》占筮上的應用,我所樂此不疲的,是當中的言辭。

以上解釋或有讨論與修改空間,但無論如何,約略可以看出,占筮并不是孔子習易的興趣之所在,他認為習易的最大價值在于可以讓人找到行為之指導而避免犯錯。這就是《論語》說的:「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禮記.經解篇》孔子談六藝教育時說「絜靜精微易之教也」,因為學易讓人可以思緒冷靜而判斷更精細,所以可避免犯下大錯。

子貢還問孔子說:曾聽夫子說過「孫正而行義,則人不惑矣」,夫子今天不安其用而樂其辭,像這樣可以說是「用倚于人」嗎?「孫正而行義,則人不惑矣」意指人隻要謙遜而正直,并進一步做符合義的事,那麼就不會有任何困惑,當然就不用蔔筮了。因蔔筮原本就是要幫人決疑解惑的,行義正直之人,沒有疑惑,所以不用蔔筮。「不安其用而樂其辭」指的是不安于易的蔔筮之用,而喜愛《周易》中的「古之遺言」。

接着孔子回答說:易,讓剛強的人知道要有所恐懼,讓柔弱的人知道如何圖謀規畫。讓愚人行事不會虛妄胡來,慚人做事不緻于奸詐。文王仁人,不得其志卻能成其慮。商纣無道,文王崛起,以此來避免犯錯得咎,然後周易才興起的。這段似乎帶有中庸的意味。開頭孔子說「校哉」不知是在講子貢應該校正他的看法,還是在說《周易》具有校正人性之偏差的效能。

孔子的蔔筮觀(吾百占而七十當)3

子貢

孔子相信占筮嗎?

子貢最後還問孔子:「夫子亦信其筮乎?」老師你相信周易的占筮嗎?孔子回答說:吾百占而七十當,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從其多者而已矣。

孔子這段話不容易理解。最早張政烺解讀原帛書「百占而七十當」作「百占而才當」。一般說法都采用廖名春解讀的「百占而七十當」,意指孔子習易過程當中曾經經常占筮,而且占筮一百次會有七十次算中。有人說,七成命中,這已經很準,但有人覺得連孔子聖智都隻到七十當,可見占筮要準很難。

經常聽人說,《周易》占筮相當神準,在公開場合聽到一些知名易學家這樣宣稱應該不用訝異,甚至敢說易經占筮百分百精準的也是時有所聞。事實上,百次占筮而中七十次,已算是神準。三國第一神算管辂的神準可說絕冠古今,讓人覺得不可思異,但他曾自述說,他的占筮大概也隻是「十得七八」,也就是七、八成準而已。

所以,經常聽見有人嫌自己笨,說易經無論怎麼學,算事情都「隻有」七、八成準,我真不知他在講什麼話,這明明已是神算的等級了。至于那些說百分百準的,更是不知所雲了。隻不過,時人在講算卦有多準時,恐怕都隻是自我想象的吹噓而已,肯定過不了客觀的測驗。例如,來射覆一百個看看,射中一百個再說。

這裡最大的問題在于,全面去了解孔子對《周易》的價值觀之後,絕對要懷疑這句話。孔子既然對于占筮看得如此之輕,重的是當中的成德之教,理應不會說「我算卦一百次會有七十次算中」這種誤導這麼深的話。而且,順着這樣的語義,後面的「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從其多者而已矣」解釋就更難了,目前還難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說法。

例如有人認為「周梁山」是古代善占之人,有人認為《春秋》有「梁山崩」記載因此這是指周的梁山崩之占。「必從其多者而已矣」更是不知所指為何,有人認為是《尚書.洪範》稽疑說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或者,百次占卦七十次中,那七十次中就是多者嗎?所以孔子相信占筮?

(未完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