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原因
春節吃餃子有良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狀态,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娲造人有關。女娲抟土造成人時,因為天寒地凍,黃土着土偶的耳朵很輕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紮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着土偶的嘴裡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庶民為了紀念女娲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外形,内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物,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财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利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餃子餡的寓意
春節餃子的餡來說,大緻可分為葷,素兩種。各種肉餡,海鮮餡,蔬菜餡,肉菜合餡等等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民俗專家介紹說,餃子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必不可少的美味。說到過年的吃,總是“初一餃子”打頭兒。
在包餃子時,人們經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蜜,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祥。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征團聚發财。
餃子的講究
吃餃子是很有講究的。首先,過年不吃酸菜餡兒的餃子,意思是怕吃酸菜餡兒的餃子後,來年的日子會過得窮酸。年三十兒晚上要吃白菜餡兒和蘿蔔餡兒的餃子,是說吃了這樣的餃子,人會長得白淨,說話也和氣。包餃子時一定要多有幾個褶子,不能把邊捏成光邊的,其意是不能讓日子過“秃”了。
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包制時,要把面皮對折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農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農家,将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像一棵棵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征着新的一年會五谷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預示着來年能财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
很多人還在餃子中放一根白線,寓意誰吃着白線就誰能長壽,在餃子中包進一枚銅錢,祝福誰吃到了在新的一年裡不缺錢花。碼放餃子時一定要順着擺,切忌擺成圈,意思是不能讓新日子走進死胡同。煮餃子時,也有說道,竈坑裡需要燒杏樹條,意思是以後的生活越來越“興旺”。
在煮餃子的過程中,一家之主會問:“小日子起來了嗎?”煮餃子的主婦就要回答:“起來了!起來了!”這是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好起來了。接着,一家之主還要問:“餃子掙沒掙?”主婦便會笑着答:“掙了,掙得可多了。”這個時候,餃子煮過火煮破了,也不能說是破了,必須說是掙了,期盼着來年掙大錢,發大财。全家人吃完了餃子,一些家長還會讓小孩在屋内高處跳上幾跳,祝願自家的小日子蹦個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