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寶寶成長,從餓了就哇哇大哭,到揮舞着小手,也想舔舔大人的美食,媽媽們就該考慮添加輔食了。
在哺乳3~4個月後,母乳的營養成分開始下降,到了六個月寶寶開始長乳牙、食量明顯增大,單純母乳喂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必須添加輔食,并且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也為斷奶做準備。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理論上,4個月就能開始添加輔食,但大部分寶寶還不能很好地吞咽,腸胃還很嬌弱,添加輔食容易出現嘔吐、腹瀉、腸炎等消化問題。如果繼續喝母乳,能保持身高體重正常增長,那麼建議6個月時再添加輔食。
6個月寶寶能夠獨坐,吞咽功能逐漸成熟,消化功能也比較完善。加之乳牙萌出,正是鍛煉口腔功能的好時機。
如何正确添加輔食?
由單一到多樣、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
01
4~6月齡
糊狀食材:強化鐵米糊、蔬菜泥、果泥、紅肉泥(南瓜、紅薯、胡蘿蔔、西藍花、蘋果、香蕉、梨、裡脊肉、牛肉等)
本階段每日主食仍然是母乳或配方奶600-800ml,分4~6次,搭配輔食1次。
第一次嘗試米糊,可以用母乳或配方乳沖調,從半勺開始逐漸增加至每日一餐,期間要觀察寶寶有沒有腹瀉過敏?一般一餐隻需要25g左右就能滿足寶寶胃口,具體需要細心觀察,逐漸增加,但不宜過飽,避免積食。
在寶寶适應米糊後,可以逐漸引入新食材。一次加一種,給3天适應期,如果沒有過敏、腹瀉,就可以引入另一種。如果同時引入多種食物,出現過敏時無法準确判斷過敏源。
02
7~9月齡
碎末狀食材:雞蛋、禽類、魚肉、谷物、蔬菜、水果(蛋黃、雞肉、巴沙魚、蝦泥、鳄梨、菠菜、木瓜、爛面、碎肉粥、軟飯等)
本階段每日仍需600-800ml奶量,分4~6次,搭配輔食2~3次。
逐漸過渡到每日1個蛋黃,并适量添加其他谷物、水果、魚肉等。本階段需要培養寶寶吞咽和咀嚼能力,食材從原本的糊狀過渡到顆粒狀,質感更硬。
03
10~12月齡
塊狀食材:碎狀、丁塊、手指狀(餃子、混沌、軟飯、饅頭、面包片、雞肉條、胡蘿蔔、草莓、火龍果、豆腐、豌豆等)
本階段每日保持600-800ml奶量,分3~4次,搭配輔食2~3次。
嘗試過多種食物後,就能根據寶寶需求和喜好增加食量。利用各類形狀吸引寶寶,比如手指狀的香蕉條、香芋條、雞肉條、黃瓜條,面包片等,增加進食樂趣,培養寶寶良好飲食習慣,但需要媽媽在旁監護。
注意:1歲前寶寶不适合食用鮮牛奶、蜂蜜、調味品。
04
13~24月齡
清淡飲食
一日三頓正餐和兩次點心,維持500ml奶量。
此時目标是培養孩子自主進食,每天保持1個雞蛋,50-75g肉類,50-100g谷物和蔬果。1歲寶寶可以喝鮮奶和酸奶,保持清淡飲食也能跟爸爸媽媽同桌進餐。
添加輔食不僅是寶寶飲食結構改變的過程,更是鍛煉口腔功能、語言能力、培養良好進食習慣的過程。為了孩子的健康,媽媽們可不能偷懶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