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騷胡)改了六次,還是過不去,各兌各兌吧,哎......
各兌;河南方言,将就,勉強之意。
将就的字面字義,已經失去最原始解讀表達的内容,雅詞化。将就将就,勉強勉強,各兌各兌,意思差不多,隻有“各兌”,表達的信息更原始。各兌二字已不見書面書寫,隻是口傳,也是河南方言裡面的常用詞彙......
貨币出現之前,原始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就是生活物資互相兌換。缺鹽調兌鹽,少油調兌油,各自兌換,這就是,各兌。曆史上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邊境貿易,直到北宋王朝設在邊境榷場,多是易貨貿易。馬匹、皮毛兌換鐵器布匹茶葉.......
你抱隻雞可易物就簡單,每樣少兌點,一把鹽,一捧黍,一個竹筒,各兌過生活。你牽隻羊屬大宗貿易,可兌換的東西多,物品不一定每一樣都心儀,當時肯定有搭售,各兌各兌也就以物易物兌現了!
你要是整隻大象來兌換,可交易的對家少之又少,兌象不易。所以處好對象,找到好的一生對象是人生最重大事。
知道對象怎麼來的嗎?
兌象完成,标的物品巨量,那肯定得各兌,不各兌誰也不能跟你處兌象,可兌象的對象太少了,整個部落的雞鴨都被你兌光光了.......
臘八粥就是最好的各兌例子;一把米,一把面,一把谷子,一塊蘿蔔,一根蔥.....各自兌點,亂烘烘一鍋粥。将将就就,各各兌兌,果腹就行了。
上古時期,原始人類獵漁采集,沒有穩定的食物來源,打不到獵物也經常發生,隻能野外采集到的一點大豆,稻米,粟,黍,根莖,野菜,每一種的量都不夠部落分食,各自兌點熬煮勉強着果腹,生活各兌是常态化。調兌,兌換,點兌,擠兌,還有什麼兌,大家接力......
洛陽地區有句諺語;過日子要兌成,待客要豐盛。兌成和各兌意思一緻。
我啰嗦了半天,您各各兌兌總算看完了,不耽擱您去兌象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