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買房時,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價格”,那你了解各種“價格”對應的含義嗎?
買房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價格”,例如:訂金、定金、開盤價、網簽價、過戶指導價、評估價、成交價等。這到底是一些什麼價格呢?怎麼區分呢?就由小編為大家總結分析一番:
一、定金和訂金
定金和訂金讀音相同,我們很容易弄混這兩者。一字之差,差别卻很大。
消費者在購買房子、汽車、家具等“大件商品”時,都會交付一些現金,以示購買誠意,這筆現金有時被寫成“定金”,有時被寫成“訂金”,雖然隻一字之差,概念卻天差地别,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屢見不鮮。
指導價:
過戶指導價是根據房子的設計用途、房子的建成年代等多個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二手房交易中繳稅的基準價。不同區域的過戶指導價、同區域不同小區的過戶指導價、同小區不同樓層的低過戶指導價都不一樣。過戶指導價不僅有下線,也有上限,超過上限不管交易房屋面積多大都視為非普通住宅,都會多交很多稅費。換句話說,二手房過戶指導價就是政府根據他的權限和市場現狀,給出的強制性的價格範圍。
評估價:
在二手房交易中購房人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後,銀行會委派評估機構來對房子進行評估,銀行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後才會和借款人進一步磋商借款事宜。一般來說,評估機構會根據房子位置、年代等實際情況得出一個值,這個值就是評估價。你購買房子的價格和評估價存在一定的差異。
銀行會根據評估價的多少來放款,評估價越高,個人可以貸款的額度也越高,首付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比如100萬的房子,如果評估價分别是90萬和110萬,那麼首付的費用是不一樣的,100萬的房子,那麼按照30%的首付比例來算,首付是30萬,如果評估價是90萬,可以貸款63萬,如果評估價是110萬,可以貸款77萬,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故意把評估價做高,但是如果一旦被銀行發現,貸款很有可能會被銀行拒絕,而且還有可能影響以後的貸款,更甚者會被定為騙貸而被追究法律責任,所以大家對待評估價要謹慎,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成交價:
成交價是指購房者終支付給賣家的總金額,是房屋的實際價格。比如出價100萬的房子,終以96萬成交,那麼成交價就是96萬。
房屋交易需要受市場,所以就衍生了指導價;買賣房屋需要在進行備案,就出現了網簽價;貸款買房的話銀行需要知曉房屋價值,這就是評估價;購房者終支付給賣家的總金額,就是成交價。
網簽價,此前購房者一般會以區域指導價,也就是最低申報價來備案,此價格影響的是購房者所繳納的契稅;評估價,指房産評估公司給出的房産評估價,購房者用此價格向銀行申請貸款,此價格影響的是購房者從銀行那裡拿到的貸款金額。一般而言,申報價遠低于實際成交價,而評估價一般為實際成交價的七成。
之前,購房者可以用最低申報價到房産交易中心遞交納稅申請,同時,又可以用評估價到銀行遞交貸款申請。這裡的申報價和評估價可以是兩個差距很大的價格。
但是,新的審核機制要求各地應建立信息互通查詢機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辦理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時,要以在房産管理部門備案的網簽合同和住房套數查詢結果作為審核依據,并以網簽備案合同價款和房屋評估價的最低值作為計算基數,确定貸款額度。執行新的審核機制後,通過商業按揭方式的申報價将不得低于銀行貸款的稅後評估。
購房買房時,不要輕信工作人員的口頭描述,要根據合同文件内容來做出你的決定。
一般而言,成交價與網簽價、評估價、過戶指導價會有所差别。但是如果差距過大,或為避稅而特意更改,則會給雙方帶來交易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