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詩
若有詩詞藏于心底
便更可覺生活的浪漫美好
當詩詞撞上校園生活
又會發生什麼奇妙景象?
讓我們伴着千年前的詩與韻
和小編一同探索
校園生活的樂趣吧!
01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金縷衣》
唐•佚名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縷衣》是唐朝時期的一首七言樂府,它叫人們不要重視榮華富貴,而要愛惜少年時光,趁着青春年少奮發進取,“莫負好時光”。全詩沒有具體點名應該趁着青春年少去做那些事情,隻是勉勵應該“盡快去行動”,給人以無數種理解的空間。也正因如此,反而使得《金縷衣》的“惜時觀”和“行動觀”更加明确。青春一去不複返,好年華更是一定要珍惜,因為奮鬥才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0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日複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全詩以通俗易懂的詞句,點明時節變換,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有所作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指的是人在年少時應努力進取、珍惜眼前的事情。時至今日,這種精神更加鼓舞着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
03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免不了荊棘坎坷,當路遇難關之時,是一味的怨天尤人,還是永不言棄,愈挫愈勇?李白的這首《行路難》便是最好的答案。“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一句點睛之筆,于困境中懷揣希望,充滿了人生前途的樂觀豪邁氣概。也鼓舞着當代青年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争做時代先鋒!
04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詩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創作成就來說,他卻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創作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及他全部生命的熱情打上了鮮明的個性烙印,被後世正直的文人引為仿效的榜樣。《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達了屈原積極求進的态度,其背後的精神寓意,值得當代青年在探索前行的路上用之勉勵自我。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内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
05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松樹憑借着它的卓然不群,成為了堅韌不屈、不怕困難的意象,與竹、梅并稱“歲寒三友”。唐代詩人杜荀鶴的《小松》是一首七言絕句,詩句通過簡單明快的句子借松寫人,描繪了一棵“小松”的堅韌成長曆程。
曾幾何時,我們都是一棵小松,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夠成長為淩雲之木。而青春就應該在擔當中曆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
06
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這是一種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風骨。王冕的《墨梅》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墨梅》展現着中國風骨所帶來的氣魄,更是當代青年應注入的精神力量。
07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雜詩》(其一)節選
東晉·陶淵明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一千六百多年前東晉時期,陶淵明寫下了十二首名為“雜詩”的詩,這首詩就是其中的第一首。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幹的黃金時期,《雜詩》(其一)所傳遞的精神,就是在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今天,要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内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
不學詩,無以言
詩言志,詞傳情
讓我們借詩詞勉勵
用青春的力量昂首邁向前行之路
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