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來源于@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照曦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中綠杯”。不多說,按照官方表述:
“中綠杯”是我國綠茶領域内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影響力與權威性的專項評比活動,對促進我國名綠茶産品技術升級與品質提升,推動綠茶産業可持續、新常态發展,延展産業轉型升級空間,發揮着重要引領作用。
7月1日至3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甯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綠杯”名優綠茶質量推選活動于北京、甯波兩地同時舉行。對全國19個省市區416家企業的546個有效參賽樣品,經業内12名茶葉感官評審專家依照《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審評,最終評出特金獎83名、金獎121名、銀獎150名。
注意,這裡的評出的獎項是對應的546個參賽樣品,并不是對應的416家企業,因此有一些茶企可能會斬獲多個大獎。實際上,特金獎 金獎 銀獎,共計354個大獎,對應546個參賽樣品,中獎率接近65%。
本來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一瞄好多浙江茶,當然也是意料之中。後來一想,幹脆統計一下各個省份的獲獎茶情況,也順便發現一些茶,試試看。于是,就替廣大茶友簡單整理了下數據。
當然,雖然我看了好幾遍,但或許仍有疏漏。比如特金獎第14名,茶企是浙江奉化,茶樣名稱卻是松溪香茗,我個人認為,松溪香茗是福建松溪的名優綠茶,後來在奉化的官方媒體報道中,是這樣表述的——奉化區雪窦山茶葉專業合作社、南山茶場和松岙鎮峰景灣茶場分别選送的奉化曲毫茶均奪得特金獎。這種情況,我就按照奉化來對待。又比如小罐茶,雖然茶企在安徽黃山,但是選送的龍井茶和早春雀舌茶,我将其分别劃到浙江和四川。
好了,簡單看一下特金獎的情況。
為了更為直觀,做了個簡單的圖示。詳細數據是這樣的,83名特金獎花落18省,浙江一家獨大。
省份 獲獎數
浙江 34
貴州 7
河南 7
湖南 6
江西 5
江蘇 4
山東 4
湖北 3
四川 3
安徽 2
廣東 1
廣西 1
陝西 1
海南 1
西藏 1
福建 1
重慶 1
雲南 1
以前我在寫茶的文章裡就提到過,浙茶有很大的優勢,當然也是基于許多茶學研究者的數據。浙茶均衡表現比較好,喝起來綜合協調有優勢,比如土豪們最喜歡的頂級龍井,那真是當仁不讓。
再簡單看一下金獎的各省獲獎情況,這裡僅貼圖示,就不貼詳細數據了。
同樣看一下銀獎的各省獲獎情況。
最後,看一下各省獲獎總數的分布情況,默默感歎一句,浙江依然是浙江。
簡要分析一下數據情況:浙茶優秀得太多,當然有的茶友會說有主場優勢,這個也不能完全否認,但實力似乎更能說明一切;排在浙茶後的,貴茶表現可圈可點,牢牢占據第二軍團位置;湖南、江西、河南三省基本都處在第三軍團位置;值得一提的是,陝西綠茶總體獲獎數量比較喜人,我記得值友裡有好幾個安利漢中仙毫的。
當然,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更在乎特金獎。前十名裡,浙茶就占了六席,安吉白茶(含白葉1号)占了四成。有些意外的是,龍井初露面是西湖品牌的參賽茶樣,排在第20名;還有些意外的是,個人最喜歡的黃山毛峰,竟然翻遍了所有獲獎名單,找到了寥寥無幾,可能許多品牌壓根就沒參賽吧。關于很多大品牌以及某些地方名茶沒有跻身前列,很大的可能是,名氣已經足足的,再參賽一是沒必要,二是存在一定的顧慮。
面上的就說這些,下面就幾個茶友可能感興趣的問題簡單說說。
1.專家審評的茶和我們平時的喝茶差距到底大不大?個人以為,口感差距還是挺大的,畢竟審評和常規泡法不一樣。但有一點,審評的茶好,常規泡起來肯定差不到哪兒去。我們有必要簡單了解《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感興趣的可以百度全文學習一下。不願意全文的,抓幾個關鍵點也行。
審評綠茶,一般也是按照3g或5g,1:50的比例,置于評茶杯中,沸水、加蓋,計時4min,等速濾出茶湯,按照各品質因子進行評分。具體可參照以下表格内容:
源自《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表格裡非常清楚,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都占相應的比重。在日常喝茶中,很多人更在乎性價比,關心香氣和滋味的更偏多一些。
有人會問,審評泡法那麼高的水溫那麼久的時間,泡出的茶還好喝麼?其實,如果這樣泡出來的茶好喝,那麼随心泡、任意泡的茶肯定更好喝了,這點就毋庸置疑了。
2.不是說原産地的最好,為啥白葉1号卻這麼優秀?安吉白茶(白葉1号)具備先天優勢,其氨基酸含量為綠茶最高,鮮的表達最優。特金獎的第1名和第3名分别是四川和江蘇兩個省種植的白葉1号,在本次評選中就脫穎而出。其實,不止四川和江蘇,好多省份都将白葉1号大力推廣,比如貴州省,白葉1号還肩負着脫貧緻富的使命。再比如湖南,也有一些地方種植了白葉1号。哪怕是山東,近年來也有少量試驗種植白葉1号。
白葉1号相比而言,底子好,如果在合适的生态環境裡,其綜合表現并不比原産地安吉差。當然,相對于大部分名優産區綠茶而言,白葉1号确實是個例。當然,是不是本次獲獎裡所有的“白茶”都是白葉1号,答案也是否定的,據官方消息稱,白葉1号大約占到了90%。
3.特金獎、金獎、銀獎這些價格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非常關心這個問題,但答案卻是不好回答。各個品牌根據自己産品的定位和自身品牌的優勢,給出的價格可能天差地别。一般而言,大牌的、有名氣的、有大師這些光環籠罩的,價格自然就很高。以特金獎為例,特意問了西湖客服,模糊告知是特級龍井,線上有售,但沒說價格;問了貴天下,客服倒是大氣的甩來了鍊接,隻是這價格并不讨喜;問了聖谷山,其特金獎線上無售,貌似是少量制作,以參賽為主,金獎系列倒是給了鍊接……
貴天下1366元/50g的特金獎
聖谷山320元/120g的金獎
所以,存在價格差異是非常正常的。可能某款特金獎其價格隻有千元出頭,而某款則是萬元以上。但,大家都是特金獎,有什麼好驕傲的?
4.為嘛獲獎上面的茶樣各種名稱的都有?其實第一眼看到名單,我也看得一臉懵逼。有些茶樣是按照地方名優綠茶的稱謂來的,有的則是茶企自己命名的。簡單以日照綠茶為例,碧波選的是碧波春,聖谷山選的是疊翠茶、石卷茶(聖谷山茶企自身宣傳是雲卷、金卷等系列),禦貢選的是鸠坑早日照綠茶(這個還是很标準的),茶鄉小鎮選的叫光北(别問我,我也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東),小龍女(品牌)選的是綠茶(真簡單),莒縣橫山天湖選的是中白1号(芽葉乳黃色,區分白葉1号,同樣是白化茶樹資源的一種),嶺岫和銀海選的都是日照綠茶(真實誠)。
不難看出,很多就是把花名用作了茶樣名稱,聽起來也高大上的感覺。但對于了解不多的茶友來說,可能會覺得眼花缭亂。
5.怎樣從獲獎名單裡選茶買茶?我想這才是最關鍵的,誰都想買到性價比高的茶,這是愛茶之人的需求和願望,都不想花冤枉錢。這裡,我就抛磚引玉一下,不當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首先,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茶類。比如,看到這個奉化曲毫,我感到好奇妙,而且從來沒喝過,特金獎裡第2和11以及14(按奉化官方表述)都是奉化曲毫,那就對照品牌去某寶、某東甚至某魚或某微店搜去。然後,比較幸運的是,淘寶上會搜到雪窦山的C店,我個人覺得,應該是雪窦山和南山茶場的産品都有,但放心買他家的茶就是。我喝過,典型的奉化曲毫特征,蜜栗花果香綜合感突出,如能買到同款特金獎系列,那口感就更棒了。
但也有可能感興趣的茶并搜不到線上店鋪,比如我确實對第1的蜀玉白月白茶感興趣,或者第3的水月雨白茶感興趣,但卻沒法下手。如果有的茶友确實對這兩款白茶着迷,可以嘗試到官方網站上聯系賣家。至于其他的安吉白茶,由于之前喝過岙裡岙的頂級安吉白茶,我大緻了解安吉白茶的特點了,好奇心就沒有那麼強了。
第二,要綜合性價比最高來考慮。大部分品牌的尤其大品牌,價格是不友好的,但在活動的時候還是可以入的,比如貴天下,記得京東上不時會有折扣,五折以下就可以考慮了。當然有的品牌性價比相對良心,比如特金獎第15的雨巷金獎惠明茶,個人就比較喜歡,價格不高,口感挺好。
第三,時刻謹記少買多試原則。盡管上面的都是獲獎茶,但也要顧慮幾個問題。一是參賽的茶樣可能是特制或者少量制作的,跟其他産品有一定差異;二是即便是同一款茶,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那個範兒。舉個例子,特金獎第27的百鳥峥茗的大佛龍井,他家的茶我喝過,做得也蠻好,香高氣爽湯甜,可是我還真不是特别喜歡這種香的風格,這就屬于個人對口感的偏愛了。
6.為啥在表單裡看到了曾被很多茶友BS的小罐茶?小罐茶一直争議不斷,尤其牽涉到大師手制那麼多茶的新聞出現後,更是走在了風口浪尖上。對于此,我不想多做評價。就其零售價格來說,本次特金獎的是40g的包裝500元,折算下來,6250元/斤;金獎的那款是40g的包裝248元,折算下來,3100元/斤。這個價格,可能相比名單裡很多的茶的定位,是大緻差不多的,但就廣大值友的一貫要求來看,那顯然還是高的。比如在某魚上,小罐茶的轉手價格還是可以的。
至于小罐茶的質量如何,經曆過事件之後,感覺質量上反而有了提升,就本次的獲獎來看也恰恰說明了這點。
然後,默默的說一句,不管是小罐茶也好,雨巷也罷,亦或者百鳥峥茗、雪窦山這些品牌,近期我都是喝過的,客觀評價,沒有利益糾葛。愛茶之人,樂于尋茶,發現好茶,莫名欣喜。
最後,總結一下:
1.貴的不一定是對的,好好尋找,可能會找到好喝又不貴的;
2.小産區名優綠茶照樣可圈可點,感興趣的可以按表尋找,一定能找到中意的那款;
3.不要小看任何茶,因為不知道何時它就變黑馬。
4.價格要優惠,要達到個人心理價格,少買多試永遠沒有錯。
分享一下兩款特金獎的照片,就不公開品牌了,口感嘛,一款挺好,一款個人來說隻是剛剛滿意。
特金獎A(幹茶)
特金獎A
特金獎B(幹茶)
特金獎B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