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新階段展現新作為實現新跨越?作者:崔向陽(南京财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邁入新階段展現新作為實現新跨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作者:崔向陽(南京财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産黨向人民、向曆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新的趕考之路。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又是新的趕考之路的起點,具有極其特殊的曆史意義。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這份成績單一經公布,就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複,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開了個好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也有了一個穩固的起點。
一、經濟持續穩定恢複,發展潛力被不斷激發
經濟增速提振信心,經濟增長進入常态。上半年,國内GDP為532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即使扣除去年疫情導緻的低基數影響,增長速度也在正常範圍之内,這說明我國經濟已逐漸擺脫疫情的困擾,國民經濟已經回到健康運行、穩定增長的軌道上來。世界經濟組織也看好中國經濟增長态勢,紛紛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世界銀行将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期從8.1%提高到8.5%,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也将中國今年GDP增速預期從8.1%提高到8.4%。
“三駕馬車”同時發力,内生動力持續凸顯。投資、消費、出口是決定國民收入增長的三個主要因素,被稱為“三駕馬車”。上半年,“三駕馬車”均表現不俗,拉動我國經濟持續向好。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1.7%,拉動經濟增長7.8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9.2%,拉動經濟增長2.4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9.1%,拉動經濟增長2.4個百分點。最為明顯的特點是,内生動力表現搶眼,消費發揮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就可以看出。
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新興業态表現活躍
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和投資的增長速度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與此對照,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速達13.2%。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255900億元,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與此對照,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3.5%,兩年平均增長14.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别增長29.7%、12.0%,兩年平均分别增長17.1%、9.5%。分産品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産量同比分别增長205.0%、69.8%、48.1%,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30%。數據表明,我國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創新驅動戰略成效顯著。
新興業态快速發展,經濟景氣指數處于高位。上半年,網絡零售活力不斷被激發,全國網上零售額61133億元,同比增長23.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0263億元,增長18.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3.7%。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看,與線上消費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7.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截止今年七月初,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經突破了500億件,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數據說明,我國經濟已經快速進入網絡經濟時代,居民消費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網上零售和線上消費正在加速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總體提升
實體經濟繼續做實做強,成為宏觀經濟“定盤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做實做強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實體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第二産業增加值207154億元,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平均增速快于第一産業的4.3%和第三産業的4.9%。從工業生産穩定增長就可以看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其中制造業增長17.1%,兩年平均增長7.5%,高于疫情前水平,成為工業生産穩中加固的“壓艙石”。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長13.2%。疫情期間,實體經濟比服務業更耐打擊,成為宏觀經濟“定盤星”。疫情過後,實體經濟的地位将更加穩固,也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服務業總體穩步恢複,高技術服務業發展迅速。上半年,第三産業持續穩定恢複,這些從經濟數據中可以直觀看出。二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5.1%;一季度同比增長15.6%,兩年平均增長4.7%。分行業看,上半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長21.0%、20.3%,兩年平均分别增長6.9%、17.3%。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别增長32.9%、28.4%,兩年平均分别增長32.5%、15.9%,遠遠高于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兩年平均增長速度4.4%。
企業盈利能力增強,政府财政收入快速增加。上半年,企業盈利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均實現了快速增長,且均快于經濟增長速度,說明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得到改善。從企業盈利看,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了21.7%,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7.1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5個百分點。從政府收入看,财政收入繼續增加,第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4.2%。
四、内需外需協同發力,新發展格局初見成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根據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别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的變化,我們審時度勢作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決策。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看,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部署得到了完美體現。
内需正在成為戰略基點,市場銷售穩步得到改善。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0%,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13.9%,兩年平均增長4.6%。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190192億元,同比增長20.6%,兩年平均增長4.9%;餐飲收入21712億元,同比增長48.6%,恢複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規模。按商品類别分,限額以上單位18個商品類别同比增速均超過10%,其中七成以上商品類别同比增速超過20%。數據表明,随着我國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漸得到滿足,居民消費潛力正在得到快速釋放,内需正在迅速成為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重要基點。
外貿繼續超預期增長,出口替代效應持續顯現。在世界生産能力遭受疫情沉重打擊的背景下,我國挺身而出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大量疫情防控物資,帶動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了超預期增長。在世界疫情得到緩解的前提下,由于中國處于世界産業鍊供應鍊的關鍵位置,各國恢複生産更需要中國制造的支持。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180651億元,同比增長27.1%。其中,出口98493億元,同比增長28.1%;進口82157億元,同比增長25.9%;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16336億元。貿易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機電産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2%,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進出口均呈現快速增長的局面,說明我國不但在特殊時期繼續強化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也正在迅速成為大量進口國外商品的“世界市場”,形成内需和外需協同發力的發展格局,為世界經濟的恢複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切實提升民生福祉
在新的發展環境下,我們必須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從上半年的居民收入、就業、物價等民生數據來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居民收入繼續增長,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義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7.4%,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5.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897元,增長11.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同比名義增長11.4%,實際增長10.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同比名義增長14.6%,實際增長14.1%。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1,比上年同期縮小0.07。總體來看,上半年,居民收入實現與經濟增長同步增長,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得到持續改善。
就業崗位快速增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在一系列恢複經濟和穩定就業政策的作用下,總體來看,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已經完成全年目标的63.5%,超額完成半年目标,新增了較多就業崗位。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與5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5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标。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達1.8億餘人,基本恢複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數據表明,總體來說,就業容量和就業質量雙雙得到提升,就業優先政策得到很好地貫徹執行。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豬肉價格大幅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從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5%,一季度同比持平。其中,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6%,農村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4%。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前幾年瘋狂上漲的豬肉價格從高點快速下降,豬肉價格下降了19.3%,豬肉價格問題基本得到緩解。但也要看到,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1%,漲幅比一季度擴大3.0個百分點,需要密切關注生産者出廠價格向下遊居民消費價格的傳導情況。
上半年的經濟數據表明,我們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開了個好頭,交出了一份靓麗的考卷。“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已有成就當作新的起跑線,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