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過敏腹痛腹瀉?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哪些?分别要注意些什麼?今天我們請相關專家來談一談,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全身過敏腹痛腹瀉?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哪些?分别要注意些什麼?今天我們請相關專家來談一談。
專家說,皮膚過敏、過敏性鼻炎、腸道過敏等都屬于常見的過敏性疾病,遠離過敏原是最好的預防。
文/記者 汪燕妮 龔小莞
通訊員 江昌銘
漫畫/小牛
過敏性鼻炎
五齡童鼻子癢眼睛癢
原來是過敏性鼻炎犯了
前段時間,五歲的童童(化名)時不時會揉鼻子、揉眼睛,有時還打噴嚏,一直說鼻子癢、眼睛癢。家長帶童童前往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耳鼻喉科就診,找到了病因:原來是過敏性鼻炎犯了。
耳鼻喉科執行副主任王鵬說,過敏性鼻炎是由過敏原引發的鼻腔黏膜的變應性疾病,是鼻炎中常見的類型。常見症狀有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涕等。從全年看,沒有明顯的發病高峰,多發于溫差變化大時。就病程而言,有些人是常年性的,有些是季節性的,後者主要與過敏原有關。
王鵬說,診斷過敏性疾病,首先要明确對什麼過敏,當然,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查到過敏原。過敏原檢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血清檢查,另一種是皮膚點刺試驗,前者可以做定量分析,能知道過敏程度,後者能比較快得出結果,可作為初篩的選擇。“過敏原不是單一的治病因素,過敏原檢測也不是隻針對某個器官。我們設立了過敏性疾病MDT門診(每周三上午),将各相關科室醫生彙集一起,方便對患者做各專科會診及制定精細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王鵬介紹,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可以兩者結合治療。一是免疫脫敏治療,類似接種疫苗,自身産生抗體後會大大降低過敏反應,目前主要是針對塵螨過敏;還有一種是抗過敏藥物治療,如使用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噴劑等,都可以明顯控制症狀。
【健康提示】
感覺有症狀 先清洗鼻腔
王鵬說,過敏性鼻炎患者一定要遠離過敏原,如花粉、塵螨、動物皮屑等。可以用溫水清洗鼻腔。如果是一些不明原因的過敏,生活中要加強鼻腔局部的護理、清洗,因為鼻腔是人體氣道的門戶。患者在感覺到有症狀的時候,就可以先把鼻腔清洗工作做起來,通過清洗可以帶走鼻腔内的大部分過敏原,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可能。鼻腔清洗可選鹽水類的噴霧或是洗鼻器械。
皮膚過敏
全身奇癢無比 嚴重者可能休克
前不久,市民小黃突然全身出現大量紅斑風團,奇癢無比,他趕緊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急診,被診斷為荨麻疹。
皮膚科主任醫師張啟國說,别看荨麻疹隻是皮膚癢,嚴重者會出現血壓下降、呼吸道黏膜快速腫脹、喉頭水腫、呼吸困難、供氧不足,甚至出現暈倒即常說的過敏性休克。
荨麻疹、濕疹是常見的皮膚過敏表現,春夏季是高發期。一個原因是,氣溫升高,皮膚黏膜和血管擴張,為過敏性疾病發生提供了條件;另一個原因是,春夏季花粉、塵螨這些常見的過敏原也增多了,尤其是塵螨,在溫熱潮濕的環境中更易繁殖。
濕疹和荨麻疹的治療主要是服用抗過敏藥,如抗組胺藥等。兩者治療的區别主要在于外用藥,荨麻疹可以塗爐甘石洗劑,濕疹需要根據皮損情況選擇不同劑型和種類的外用藥。
荨麻疹一旦發病,什麼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張啟國說,一是看患者的主觀感受,如瘙癢顯著,還有就是皮疹面積大,反複發作。如果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等情況,需第一時間去醫院,并最好有人陪護。
【健康提示】
查找過敏原 并盡量避開
張啟國說,荨麻疹如果反複發作,要從過敏原入手,分析查找可能的過敏原,并盡量避免接觸或食入。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海鮮、雞蛋、牛肉等,要盡量避開。塵螨為環境相關的常見接觸性和吸入性過敏原,家裡的床單、被套、貼身衣物要定期燙洗及暴曬。花粉也是常見的環境過敏原,可通過吸入和接觸兩種途徑緻敏,要盡量避免。
腸道過敏
腹痛腹瀉皮膚癢 腸道過敏所緻
周先生今年35歲,最近因為吃了不新鮮的螃蟹導緻腹痛、腹瀉,他還以為是腸胃炎,就自己買了些藥吃。兩天後症狀不見好轉,身上反而出現了皮疹。他到廈門市中醫院消化内科就診,被診斷為腹型過敏性紫癜。周先生很納悶,他以前吃螃蟹也曾出現過敏,但主要是皮膚瘙癢,不像這次這麼嚴重。
消化内科副主任黃墩煌說,腹型過敏性紫癜表現為皮膚出現瘀斑、皮疹,同時伴有明顯的腹部疼痛,是典型的腸道過敏性疾病。很多患者早期皮疹還沒有出來,被當作胃腸炎處理。“明确診斷後,經過抗過敏治療,腹痛、腹瀉症狀可以得到迅速緩解。過敏每次的反應症狀不一定相似,例如吃會誘發過敏的蝦、蟹或其他貝類,或者這些食物不新鮮,過敏反應症狀有可能加重。”
黃墩煌說,腸道菌群失調也會誘發過敏,例如兒童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很多兒童吃了高蛋白的海鮮、牛奶、雞蛋後發生過敏,就是腸道菌群紊亂導緻的腸道過敏性反應。症狀有多種,有腹痛、腹瀉、哮喘等,還可能表現為皮膚瘙癢”。
腸道菌群失調的常見原因,一是母乳喂養的時間不夠,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和抗體,包括可以避免過敏的一些抗體;二是濫用抗生素,抗生素能殺細菌,但也可能會把體内正常的菌群殺掉,引起菌群失調;三是和缺少戶外活動有關,少運動會降低免疫力,增加腸道菌群失調的風險。
建議對新生兒盡量保證足夠時間的母乳喂養(最好一年以上),避免兒童濫用抗生素,多增加戶外活動。出現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過敏的,半年之内不要再受到同樣的食物刺激。兒童還處于生長階段,免疫系統會逐漸完善,長大後有可能就不會出現過敏了。
【健康提示】
誘發過敏的食物 盡量不吃
黃墩煌說,一般人對過敏的認識,很多局限在皮膚瘙癢、皮疹、流鼻涕、流眼淚等方面,對腸道過敏不了解,其實,有些腹痛、腹瀉、嘔吐是腸道過敏所緻,是腸道對食物的某些成分過敏引起的。輕度過敏隻要避免進食相關的過敏性食物,大多可以自行好轉。
有過敏史的人,要盡量避免吃會誘發過敏的同類食物。各種食物也要盡量吃新鮮的。從中醫角度看,腸道過敏與體質有關系,這類患者多少會有一些脾虛的表現,可以吃點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中醫院有成藥參術散)等健脾胃的中藥,通過調理能減少過敏的發生,即便出現過敏,症狀也會輕一些。
一旦出現明顯過敏症狀,要盡早就醫。腹痛、腹瀉等早期胃腸道黏膜充血,早幹預可以很快緩解,如果拖太久,可能會發展到黏膜出血甚至血便,更嚴重的還可能引起喉頭水腫、呼吸困難。
作者:汪燕妮 龔小莞
來源: 廈門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