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福”字是新春時的一個傳統習俗,春聯、年畫一樣,是春節的一種像征,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現今的福字,寫法由示、一、口,田組成:
示字;解析;指人。
現在寫法;是衣補偏旁
衣字;衣補旁;寓意;多衣;多福。
口字;解析;人言可貴;口才好;多福。
田字;寓意指耕地、多子、多田;多财;多福。
福字寓意;有祖宗保佑,有衣服穿;有口才;有田地;衣食無憂。
據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闾,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挂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宋代已經開始,曆史悠久。
關于“福”這裡還有兩個故事
第一種:恭王府說。清鹹豐年間的一個春節前夕,恭王府大管家為讨主子歡心,寫了幾個鬥大的“福”字,叫人貼于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一家丁因不識字,竟将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十分氣惱,想懲戒它。幸好大管家是個能說善辯之人,他怕怪罪下來連累自己,慌忙解釋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乃吉祥之兆。”恭親王一聽,轉怒為喜,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倒(到)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般的奴才,還真想不出這招呢!”後來,倒貼”福”字之俗由達官府第傳入陌巷人家, 貼過後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們念叨幾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圖吉利。
第二種:朱元璋、馬皇後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立即命令禦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忙解釋到說:“ 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将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春節貼福字注意事項雖然春節貼倒“福”字很盛行,但是“福”字應該怎樣貼,社會各界仍存異議。“福”字的貼法很有講究。這裡,福字倒貼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在垃圾箱,馬桶、腳盆、痰盂。由于裡面的東西都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
二是在屋内的櫃子上。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财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
三是舊社會為了讨口彩故意将福字倒貼。家中有才認識字的小孩,家人就故意将福字倒貼,然後喚過小孩問:咱們家福字貼得對不對?想讓小孩說出“福倒(到)了”。
四是一年中家中發生不幸的事情、希望轉運的朋友也是可以将福字倒貼的。
除此意外,其餘福字都要正着貼,尤其是門福。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門外貼“倒福”會讓一家有一種流年不順的感覺。所以門福必須要正福。
真正貼福字的時間應該在三十的下午,太陽尚未落下之前,且順序應該是從外向裡貼,先貼擡頭福,再貼門福,以此類推,最後一個才能貼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
雖然是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地理位置的不同,如何貼“福”字早已沒有一緻的标準,主要還是要看當地父輩留下來的約定成俗的規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