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與自己和解方式?1.“你太不合群了,每次都不跟我們一起去吃宵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世界與自己和解方式?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
“你太不合群了,每次都不跟我們一起去吃宵夜。”
我的内心OS:其實我隻是作息規律,不想熬夜。
“我們是感性派,而你卻是理性派。”
我的内心OS:其實我隻是不習慣在别人面前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
似此例子,不勝枚舉。
标簽化,似乎已成為當代年輕人無法擺脫的社交困境。人們樂此不疲地給别人貼着标簽,同時,又對别人給自己貼的标簽深痛惡絕。
2.
日本小說家山本文緒說:比世人的目光還要可怕的,實際上是你自己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
我的心就曾是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所以一度飽受被标簽化的困擾。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從小就不善表達,習慣把喜怒哀樂藏在心底。
同事離職的不舍,拍攝收工的喜悅,探訪動物保護區的觸動……我沒有表達出來的這些情緒,成為我被标簽化的開始。
同事們“開心地”給我貼上标簽——“冷漠”、“沒有感情”。
每次被貼上标簽,我表面風輕雲淡,内心早已五味雜陳,懊惱不已。
他們怎麼知道我有沒有眼眶泛紅不舍告别過,怎麼知道我有沒有在日記裡寫下無數個熱淚盈眶的瞬間?
有人隐忍,有人激揚,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習慣表達不代表我沒有思想、沒有觸動,怎麼就“冷漠”、“沒有感情”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也開始為了撕掉被貼的标簽,不得不努力成為“合群的群體”:
因有别于他人的選擇而陷入遲疑時,最終選擇随波逐流;在無數個煽情的場合,要麼為賦新詞強說愁,要麼幹脆落荒而逃一走了之。
那段日子像是不屬于我的,而是某片别人的人生片段。
3.
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第四次成長,是如楊绛先生所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寫道:“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
那些給我貼标簽的人,永遠不會真正了解我,對我的百般注解也不過是基于他們自己的理解;那些貼在我身上的标簽,也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
撥雲見日,我不再困頓于被貼上的标簽和他人的看法,頓時感到無比的輕松愉悅。
4.
世界就是這樣的,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思想,倒不如節省下時間和精力,專注在自己的世界和熱愛裡,畢竟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了不起的蓋茨比》裡說:“每逢你想要批評别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個世界上并不是人人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拒絕标簽化,不要在意别人貼在自己身上的标簽,更不要給别人貼标簽。
我們應該把生活獻禮于,那個知道我不完美,卻依然愛我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