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田技術歸納大全

老田技術歸納大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3:08:54

春暖花開,萬物複蘇。

3月17日,武隆區浩口苗族仡佬族鄉何家村下壩組水井灣,田間地頭随處可見村民春耕春播的忙碌身影,翻土、提埂、育苗……

51歲的村民田書吉作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卻很少做自家地裡的農活,忙碌的妻子向素瓊不但沒有半點埋怨,反而很支持他,“他現在的工作比下地幹活重要得多呢”。

老田做的什麼工作呢?這還得從他“失業”說起。

老田技術歸納大全(老田上岸記)1

愁上心頭

老田所在的下壩組雖離浩口鄉場鎮較遠,但風景秀麗,在峽谷之上,土地成塊,被鄉裡人稱為“世外桃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田就是典型。

靠山,老田擁有耕地,可種植傳統的“三大坨”(紅苕、洋芋、包谷),夠一家人糊口。靠水,老田一家在珠子溪畔,因溪水清澈見底、水質好,珠子溪裡有鲶魚、黃辣丁、翹殼等近10種魚類,被稱為“聚寶盆”。 老田從20歲起,就靠着珠子溪打漁為生,成了漁民。

“基本上每天都有點收獲,多少不定。”老田坦言,靠打漁,那個時候,平均每天能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雖然不是典型的“全職”漁民,但老田打漁賺得的收入是一家人的主要經濟來源,能為這個家帶來盈餘。

依靠珠子溪,老田撐起了這個6口之家,買了一輛摩托車,買了2條漁船,還計劃着在珠子溪上打一輩子魚。

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老田的“算盤”不得不中途停止。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根據中央部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于2020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禁捕,“一江兩湖七河”(長江幹流,鄱陽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等重要支流)于2021年1月1日起實行10年禁捕。

那段時間,從電視新聞裡、從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劉金勝三番五次的宣傳中,做了30年漁民的老田明白了禁捕的重要性:“魚确實越打越少,現在禁捕是為了恢複生态,是為了子孫後代年年有餘。”

老田也清楚地意識到,武隆的天然水域烏江、芙蓉江、大溪河及其支流都要實行禁捕,而珠子溪是芙蓉江的支流,将彙入長江,換句話講,珠子溪就是長江的支流,也要實行10年禁捕。

“我也必須交船上岸,告别熟悉的水上生活。”面對充滿不确定性的未來,突然“失業”的老田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愁上心頭,“不打漁怎麼掙錢呢?”

舒展眉頭

事在人為。

為積極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落到實處,有效恢複水生生物資源,有力促進水域生态環境修複,2020年11月,武隆通過多方調研、實地走訪、征求代表意見,結合實際制定了《武隆區漁業船舶禁捕和漁民退捕轉産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禁捕是為了讓魚更好的生存,同時,更要考慮退捕漁民的生存。”武隆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隊長向慶深有感觸地說,全區天然水域的320位漁民,按照要求都交船、交證上岸。這320位漁民背後就是320個家庭,他們要是沒有生計,肯定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問題。

“《方案》明确提出三個原則,其中第二個原則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漁民利益。”向慶解釋道,這一原則要求積極穩妥引導退捕漁民轉崗就業創業,有效保障就業困難漁民基本生計,确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老田就是這三百二十分之一,積極配合上交了兩條打漁船和捕撈的相關證件。結合《方案》的相關政策,老田領到21萬元轉産補貼,還購買了養老保險。

雖然補貼一次性到位,但上岸後突然閑下來的老田從未想過坐吃山空,一直在思考其他營生。雖然參加過幾次區内舉辦的招聘會,但都沒找到合适的工作。熟人介紹他出遠門打工,但考慮家裡有耄耋老人,孝字當先的老田還是委婉地拒絕了。

外出還是留下?劉金勝的一個電話,不僅給老田吃了顆“定心丸”,也讓老田多日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原來,按照全區統一要求,浩口鄉要招聘1名護漁人員管護珠子溪,老田是不二人選。

2021年11月,經過培訓,老田穿上了綠色的護漁人員馬甲正式上崗,成為了全區30名護漁人員之一。

老田技術歸納大全(老田上岸記)2

更有盼頭

昔日打漁者“下崗”,變身專職“護漁員”。

再上崗的老田倍加珍惜這份既能保護珠子溪又能顧家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職責背得滾瓜爛熟。

“我主要負責做好珠子溪白叉灘這一帶的日常禁漁巡查并做好當日巡查記錄,一旦發現有釣魚、電魚行為要及時阻止并上報情況。”老田說。

從老田家門口到珠子溪,有一條相對較近的路,是釣魚者最愛走的近道,也是老田每天工作的必經之路。

由于珠子溪是黑葉猴自然保護區,不允許一切開發建設,包括這條路。因此老田每天要走的這條路不是泥濘路,而是原生态亂石路,有些地方還需要手腳并用才能通過。

“從村裡下到溪邊需20多分鐘,返回時從溪邊上山至少40分鐘。”跟随着老田的腳步,記者也走了一趟護漁巡查路。老田邊走邊告訴記者他摸索出的經驗:早上7點過就有人釣早魚,晚上5點左右又有人釣夜魚,所以他每天早上6點過就下河開始巡查,中午回來吃飯後,下午4點過又要下河再巡查一次,每天巡查2次,來回最少走4公裡山路。

“你們周末放假,我還要忙些。”老田解釋,周末通常有人邀約朋友來,自己巡查的路線就拉得更長,“有兩次看見有人正在準備拿魚竿,還沒開始釣,就被我‘攆’走了。”

久而久之,認真、鬥硬、不講人情,成了老田工作的“新标簽”。

“他負責得很,每天都去巡查,風雨無阻。”提到老田現在的工作,下壩組小組長丁道兵一個勁地點贊,“這條路禁止一切車輛駛入,因此一旦看到有車輛進入下壩,老田就會像查戶口一樣上前詢問車輛情況:來自哪裡?來幹什麼?一旦發現是來釣魚的,不管是誰,一律不準。

“他現在是拿月薪制、有‘身份’的人,認真工作那是本分。”向素瓊在老田的影響下,也明白了禁捕的重要性,很支持老田的工作,經常叮囑他既要注意自身安全,更要把工作幹好。

“自從護漁人員開展日常護漁巡查起,珠子溪這一段沒有發生一起禁漁期違法捕撈現象。”浩口鄉黨委副書記陳大志說,護漁巡查工作是關系到子孫後代的大事,築牢禁漁防線還任重道遠。

在老田的巡查路上,記者發現路邊有新挖的地洞,老田解釋,這是正在安裝監控攝像頭、拉電線立電杆所需要的。

向慶告訴記者,武隆全區天然水域将實現監控攝像頭全覆蓋,共35個,其中珠子溪安裝2個攝像頭,4月底前可全部開通,“屆時,每個護漁員都可在手機終端上直接查看水域的監控情況,發現違法捕魚行為可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置。”

“每個監控攝像頭都是護漁人員的‘千裡眼’,相信有了科技的支撐,以後的護漁巡河工作将做得更好。”老田表示,上岸後的日子更充實、更有意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保護好生态,我們以後的日子會更有盼頭。”

老田技術歸納大全(老田上岸記)3

老田技術歸納大全(老田上岸記)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