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2 09:09
美感,是人這一生中最浪漫、也是最好的長期投資。
懂得美、懂得發現美、創造美的人,總能在平凡往複的世界中找到一處自由空間。但不可否認,我們日常的世界,是一個實用的世界。它有特定的目的,遵循着特定的邏輯。因此,許多事物都是被這些目的和邏輯串連成無數個鍊條,隻有進入這些鍊條的事物才顯得更有意義,不能進入這些鍊條的事物,就往往被我們忽略。
就像社交網絡上,我們總喜歡百裡挑九po出最“美”(最符合鍊條邏輯)的一條。
而被稱為“遊心亭主”的過曉,也許是最不“深谙此道”的人之一。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其實是件簡單的事。多一些想象,适當沾染一些浪漫之氣,放空一些心事,有意無意中多一些那個意思,那個好玩的意思,便成了。” 8月11日下午,作者過曉帶着新書《在抵達中漂泊》,在杭州悅覽樹青年路旗艦店駐足抵達,為杭城讀者帶來了一場微型藝術展和一場敞開心扉的分享會。
《在抵達中漂泊》,是繼《傻瓜的美學》後,時隔四年,過曉創作的第二部圖文集,是她對“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再次诠釋。
窗邊目所能及的朦胧遠山,隻對天空伸出懷抱的各形大樹,大草原上無人打擾的牛、馬、羊群,耶路撒冷哭牆下虔誠的信徒,平常日子的大街上直立行乞的老人......這些旅途中遇到的景象,在過曉的鏡頭裡,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震撼。而她給每一幅攝影作品所寫的文字,也為閱覽者留下了“意味無窮”的觸動。
一位讀者在過曉的個人公号上留言:“唯美”,我的第一感官體驗;“書名”,一下子帶動起我一股莫名的感動;“空臨”篇,更是令我拍案叫絕地感慨:她為什麼能一語道破這那麼多人想要表達卻又無從表達清楚的哲理......
事實上,過曉是南京大學的文學博士,也曾學習中國傳統藝術美學研究。2015年7月,從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後,她便成立了一家工作室,深居淺出,過上了山居的日子。她給自己起了個别名——“遊心亭主”,還在個人簡介裡注明:“我不在江湖,隻在竹院更深處。”
第一次聽到過曉的經曆,不少人會驚呼:太“文藝”、太“随性”了吧!而她自己,早已把這種生活态度融入到了自己的創造中。
過曉一直堅持秉承自己的美學主張:用傻瓜式的心和眼,在自然、純粹的狀态下,留住生活本來的樣子。因此,當無數人追求“創意”、“炫技”、“故作高深”的時候,她更願意在作品裡留下生活的氣息,返璞歸真。
“天籁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過曉的導師劉承華這樣形容她的創造特色。無關技術,無關功利,回歸生活,隻關乎心靈,這也許就是藝術創作打動人心的所在。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她有自己的一套“傻瓜式”美學理念,擅于将面前的事物與周圍的實用世界“松綁”,抛開日常的實用邏輯,用更為自然、純粹地視角定格美的瞬間。
遇見了就記錄下來,用攝影與文字。
作品展示
1
第一章 樹卧崖口 數沉沉鄉愁
我希望我的眼睛常被各種綠色包圍,樹、草、綠水、山林,那是蓬勃的生命的顔色。我也應當喜歡黃色,陽光、油菜花、麥子、玉米、草垛,那是耀眼燦爛的金子的顔色。在金色的秋天,躺在枯草堆上曬太陽,我會告訴自己,等等,再等等,等過黑色、白色,綠色很快就會來的,美好的色彩都要來了。
● 在
玄妙門外,徘徊又徘徊,輕叩,問一聲,春風在不在?
● 鄉愁
山邊獨酌,聽聞水在岸邊囑托:那沉沉的鄉愁啊,記得請輕輕移挪。
● 布 陣
畫鳥必畫枝,或枯或搖曳,或疏或密,或繞或栖息,動靜相宜,神形皆備,方顯盎然意趣。
2
第二章 空無乘人 聽蹄聲哒哒
真慶幸,我依然能與你的世界如此靠近,如飛鳥靠近天空與風雲,如魚群靠近流水與海洋,如虎遠離沙漠靠近山林,如馬靠近草原與大地的魂靈。唯如此,無論在天、在水、在地,我們總有一次機會将相遇在黑夜或黎明,我們永不會别離,我願是你眼裡的另一個自己。
● 你來我在
“你來我在”,“我來你在”。“在”是你給我最美好的禮物,“在”是我對你最初與最終難舍的希望。恰好的時辰,恰好的在。瞧我,瞧你,何時再來!
● 殊途同歸
陌路?同路?不問也罷,走的都是坎坷路。
3
第三章 抵達中漂泊 欲行還留
忽如其來,春光乍洩,香襲了滿懷,措手不及地花開,似是故人來。 陽光裡,所有的美好皆來自一顆顆滿懷善意的心,一顆隻在愛的土壤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心。來不及開口,她已指引着言行,透過眼睛溫暖你,讓你深知,無論他鄉、無論寒冬,愛,一直都真真實實的在,你若未見,人家不遠。
● 想念
無數次告别時說不上話來,又無數次說了一定再回來。無數次音在弦外,影落了窗台。相逢一場,去留無計,似水的流年,太漫長。此生又短,事過境遷,一轉眼。無數次的後來,到底,會不會再來?
● 哭牆之下
以上圖片,均來自我們今天将要翻開的這本書——《在抵達中漂泊》,作者過曉的《傻瓜的美學》第二季。
在這本書的後記中,過曉寫到:這一季的圖片,一部分由Canon PowerShot S80完成,一部分在Canon EOS 60D全自動檔上完成,一部分則是由iphone 6 plus完成。
說明這些,一方面是表達書中并未在作為載體的圖片的技術層面有過多停留(當然,載體本身的重要性從來都是毋庸置疑);另一方面也是再次強調用傻瓜式的心、眼,在一種少受限制且更為自然、純粹的狀态下,與一切的存在的本質重逢的可能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