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sì)時(shí)田(tián)園(yuán)雜(zá)興(xīnɡ)·其(qí)三(sān)十(shí)一(yì)——朝代:宋(sònɡ)代(dài) 作者:範(fàn)成(chénɡ)大(dà)
晝(zhòu)出(chū)耘(yún)田(tián)夜(yè)績(jì)麻(má),
村(cūn)莊(zhuānɡ)兒(ér)女(nǚ)各(ɡè)當(dānɡ)家(jiā)。
童(tónɡ)孫(sūn)未(wèi)解(jiě)供(ɡōnɡ)耕(ɡēnɡ)織(zhī),
也(yě)傍(bànɡ)桑(sānɡ)陰(yīn)學(xué)種(zhǒnɡ)瓜(ɡuā)。
譯文:
白天去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蔭下學着種瓜。
注釋:
耘田:除草。
績麻:把麻搓成線。
各當家:每人擔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從事,參加。
傍:靠近。
陰;樹蔭。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鑒賞: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緻的描繪,熱情地贊頌了農民緊張繁 忙的勞動生活。首句用晝和夜對比,向我們展開一幅鄉村男女耕田、績 麻,日夜忙碌的圖景。後兩句生動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的情形,流露出詩人對兒童的喜愛。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語言通俗淺顯,沒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筆清新輕巧,流暢 自然,猶如一幅生動的農村風俗長卷,充溢着江南農村濃郁的鄉土氣息。
這首詩描寫農村初夏時節生活中的一個場景。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别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着。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拓展資料:
範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詩人。字緻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進士,曆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谥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遊、楊萬裡、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