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儒家文化的内涵與傳承

儒家文化的内涵與傳承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8 06:24:12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愛,它的特點是重精神,輕物質;重道德,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儒家注重的是大方向,重視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實和豐富,關心的是健全人格的培養和正确人生觀的建立,即教導人成為正人君子。

儒家文化的内涵與傳承(儒家文化的精髓體現)1

我們知道,儒家文化強調仁、義、禮、智、信、忠、孝、廉。在現代社會中,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指導人們崇尚和平、追求自強、實現自我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思想。進一步發掘儒家文化的精髓體現,對于現今時代有着重要意義。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靈的自我修養與自我完善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禮和中庸這三個方面,一直綿延至今。其具體意義如下:

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愛人,就是以“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禮就是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對自身社會地位有穩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必要,禮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意識。——人們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人們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會地位的道德規範,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

儒家文化的内涵與傳承(儒家文化的精髓體現)2

儒家文化的“禮”

儒學的真谛是仁禮一體。不講究仁,隻講究禮,人民就會反抗其統治。不講究禮,隻講究仁,人民就會輕慢其統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約束,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态引發現實中的無政府狀态。人類社會是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的,古代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特别嚴重,每個人都必須依賴群體的力量才能生存。因為這個原故,所以每個人都習慣于遵守群體共同的道德規範,而認為群體共性對個性的約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後世,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不斷減弱。因此,反對共性約束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發展起來,所以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就跟着發生相應的變化。

儒家文化的内涵與傳承(儒家文化的精髓體現)3

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對于處在社會中的人,我們需要依據人性來進行修養。所以才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可見,儒家不是壓抑人性,而是承認人性、順應人性、以人性為根本的并要根據人性來進行修養,體現了儒學思想的社會性。其實,中庸沒有人讓人進取也沒有讓人不進取,而是告訴人無論強弱、無論進退都應持有的态度。所謂持兩用中,過猶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後,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個外界與内心、形勢與實力的平衡點。

儒家文化的内涵與傳承(儒家文化的精髓體現)4

綜上所述,仁、禮、中庸,都有促進和諧的意味,它植根于中國固有的價值系統而又能随時自我調整,适應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當人們真正認識到儒家文化時,就會為中華民族儒文化之璀璨巨著所歎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傳承下去,使之廣泛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實踐中去,更可以在反複的經驗總結中不斷受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