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失獨老人回憶

失獨老人回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5:59:33

失獨老人回憶?黃慧杭州一位83歲的老奶奶照顧對門獨居的107歲老人,20餘年幾乎每天如此,“83歲照顧107歲”的故事在網上引起關注,網友紛紛點贊據報道,83歲老人叫金玉蘭,107歲老人叫朱秀玲金玉蘭老人介紹,“我看我一個人住,她也一個人住,她年紀比我大好多,住對門的,我想平常有什麼事情我能幫的,就幫一下,一直就到現在了……這麼多年了,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失獨老人回憶?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失獨老人回憶(呼喚重新發現認識老年人)1

失獨老人回憶

黃慧

杭州一位83歲的老奶奶照顧對門獨居的107歲老人,20餘年幾乎每天如此,“83歲照顧107歲”的故事在網上引起關注,網友紛紛點贊。據報道,83歲老人叫金玉蘭,107歲老人叫朱秀玲。金玉蘭老人介紹,“我看我一個人住,她也一個人住,她年紀比我大好多,住對門的,我想平常有什麼事情我能幫的,就幫一下,一直就到現在了……這麼多年了,我們就像親人一樣。”

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品質,成為一個時代考題。從一些老人組織“抱團養老”,到一些地方嘗試“親情互換養老”,再到一些養老機構鼓勵、支持“低齡服務高齡”,為了提高養老質量,不少老人積極主動地進行“自助與他助養老”,一些政府部門、公益機構和養老機構也在這些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

雖然周末、節假日有子女和孫輩前來看望團聚,但在那些平淡的日子裡,不少老人卻很容易陷入“空巢又空心”的境地。一方面,子女和孫輩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難以長時間、經常性地陪伴在老人們身邊;另一方面,部分老人社會交往單一、社會融入不夠,導緻他們的精神訴求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滿足。“83歲照顧107歲”的故事猶如一面鏡子,帶給人們不少啟示和思考。

其一,老年觀念需要轉變。2021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8.2歲,八十多歲的老人很常見,百歲老人也不少。因此,關于老年人的刻闆印象顯然需要重塑和更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由于合理飲食、規律作息、熱愛運動,即使七八十歲也依然身體硬朗,不僅能夠生活自理,也能夠幫助他人,有一些還可以再就業。

其二,“低齡服務高齡”大有可為。每個人都終将老去,“83歲照顧107歲”就是互助養老的一個鮮活樣本。低齡老人身體條件更好,能夠給予高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低齡服務高齡”不僅切實地裨益了高齡老人,也讓低齡老人在助人自助的過程中,收獲愉悅的心理體驗。換言之,“83歲照顧107歲”不是單向度的給予愛與被愛,而是雙向奔赴。

其三,“遠親不如近鄰”仍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鄰居不僅是一種居住空間的接近,也是一種守望相助的社會支持系統。幫忙熱熱飯菜,幫忙收拾東西,一起說說話,鄰裡之間相互照顧,在參與和交往中逐漸培育信任、增進感情,實現鄰居之間從陌生人到熟人再到自己人的關系轉變,心靈上越來越貼近,情感上越來越認同。“83歲照顧107歲”的故事,讓人們意識到鄰居之間也可以有“陪你一起變老”的歲月靜好。

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重塑老年觀念,激發老年人群體的活力,建構都市社會的新型鄰裡關系。各地湧現的“83歲照顧107歲”之類好人好事,不僅是兩個家庭的互助、和睦與誠意友善,也給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提供了有益參考。

一個老年人被“溫柔相待”的城市,自然是一個有溫度、有希望的城市。老年人并非累贅和包袱,他們依然可以生活得有聲有色,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需要重新被認識和發現,老年人參與養老的價值需要重新被挖掘和升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