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将擇優遴選一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對20個新職業勞動者開展技能等級認定工作,20個新職業遍布各個領域,其中,有關鄉村的職業隻有一個——農業經理人。
近年來,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鄉村結構發生巨變,随着鄉村發展的多元化需求,湧現了不少鄉村新職業,農業經理人就是其中之一。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重返鄉村、走進鄉村,為鄉村振興貢獻青年力量。
鄉村需要農業經理人
今年年初,為培養鄉村振興所需人才,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等機構發起“鄉村CEO計劃”,希望通過培訓計劃,摸索農業經理人的培養機制,讓農業經理人在合作社、農民經濟組織及鄉村公共事務管理上發揮作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小雲,是“鄉村CEO計劃”的首席導師,他曾表示:“我們培養鄉村CEO不再是一個天真浪漫的想法,而是一個實際的需要。”
農業經理人又叫鄉村CEO,他們主要在村集體經濟組織獨資或者控股企業中,從事經營管理等工作。一直以來,鄉村就是“人才的荒漠”,随着城市化、城鎮化進程加速,導緻人才外流,鄉村的留守老人越來越多。沒有人才,農民就很難探索到一條高效、有用的發展道路。李小雲認為,沒有管理能力,農民就難以有效運營自己的資産,更難以從中獲得足夠的收益。他說:“為什麼要雇用農業經理人呢?他們就是專門為農民合作社、農民企業服務的一群人,能夠為鄉村做事。”
随着鄉村價值的提升,鄉村産業開始多元化,逐漸具備了吸引人才的條件,不少青年人選擇走進鄉村,成為鄉村CEO。李小雲認為,一個合格的鄉村CEO,首先要知道鄉村社會共同體是一個複雜的鄉村社會,需要面對一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群體,同時,還要面對市場。“一個合格的鄉村CEO,其能力絕不會低于城市裡某個公司的總經理,他需要同時面對一個複雜的鄉村社會和城市社會。”
四川青年重返家鄉種植無花果
2017年,四川阆中青年黃金辭去互聯網公司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阆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發展無花果産業,帶領村民緻富。截至目前,黃金帶領村民組建的合作社,無花果種植規模超過100畝,年産值超過300萬元,有超過100戶當地農民獲得收益。黃金說:“我回到家鄉,唯一的目标就是讓村子富起來。”
黃金和他的無花果。受訪者供圖
一直以來,金鼓村缺乏特色産業,村民思想不開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黃金是金鼓村土生土長的孩子,通過高考,他成為村裡第一個走出大山的大學生。黃金回憶:“我的父親去世時,就囑咐我,以後要是有能力了一定要幫助村子走出貧困。”黃金從小吃百家飯長大,對于村子有着更深刻的情感,父親臨終的叮囑,更讓他牢記在心。
“剛開始,村民是不願意跟我一起幹的,這是我沒想到的。”原本黃金對返鄉創業這件事很有自信,村民都是以前的鄰居,肯定信任自己,沒成想,回去招人的第一天,就碰了一鼻子灰。他說:“大家隻知道我在外頭有工作,生活也不錯,對我回到家鄉這件事很不理解,就更不願意跟着我幹一個從來沒有幹過的事情了。”找不到一起合作的村民,黃金沒有扭頭就走,他自費包下了村裡人的土地,一次性付了3年租金,讓村民以入股的形式,進入到合作社中,村民不種,自己就種給他們看。
一年時間,黃金種植的無花果收獲不錯,他還開辟了采摘通道,以農家樂的形式開放給外來的遊客,吸引了不少人。村民見到了成效,紛紛找上門來。黃金說:“語言和文字解決不了的事情,就得靠實際行動,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就會跟着一起做。”
四川阆中金鼓村無花果基地。受訪者供圖
在和村民合作種植的過程中,黃金也碰到不少難題。為了與其他地區的無花果做出區别,黃金的無花果主打不用化學農藥,有機健康。這讓不少有着舊時候種養觀念的村民很不理解,有些村民就會偷偷用。黃金說:“他們不改變觀念,不按照有機标準來,無花果也能種出來,但是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市面上的就沒有區别了。”
黃金便一次次地去和農戶商量,一天裡有大半天的時間是在無花果地裡待着。“有時候他們答應得好好的,但背地裡又改不了原先的習慣,有機種植雖然産量不高,但是單價能夠比市面高出不少。”在黃金看來,自己返鄉發展特色産業的道路任重道遠,“在未來,我還希望開通無花果銷售、深加工等多渠道,把我們村的有機無花果打出招牌,村民能夠獲得更多收益。”
雲南95後:讓鮮花長滿每條巷子
趙全康是一名95後,2019年,他回到家鄉雲南省安甯市雁塔村,成為中國農業大學與昆明市政府共建合作的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村項目的第一批受聘鄉村CEO之一。趙全康說:“回到家鄉,我就想要幹出個名堂,為我們世代賴以生存的家園做出貢獻。”
鮮花長滿了雁塔村的每一條巷子。受訪者供圖
回到鄉村,趙全康擔任安甯花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CEO,他需要參與雁塔村的大事小情。趙全康說:“我一開始根本不知道鄉村CEO是做什麼的,就以為是一個好聽的名頭。而工作下來,才知道我的角色對于村民和村子的發展來說有多重要。”
鄉村青年CEO——趙全康。受訪者供圖
村内的大小事務幾乎都離不開趙全康。“村民什麼事情都找我,不隻是我們發展旅遊業,做一些第三産業方面的規劃建設或生活中的瑣事,村民都會來找我,我就跟半個村幹部一樣。”在村裡,需要去溝通協調的村民幾乎都比趙全康年長,這就需要趙全康重複下達指令,需要更多耐心,“他們有些人會把我當小孩子,作為一個管理者,我需要對工作負責,對村民負責。”
在兩年多的工作中,趙全康監督了雁塔花巷的施工工作,協調村内租戶承租合同,讓鮮花長滿雁塔村的每一條巷子。趙全康說:“我們雲南,最美的就是一片片花海,我們将這個地理優勢與村子的原生态樣貌結合,打造成了精品民宿和美麗的鄉旅環境,吸引到很多遊客,人多了,村民的生意就多了,生活自然就能過得更好。”
像黃金和趙全康這樣的青年越來越多,他們出于改造鄉村面貌的一腔熱血,離開城市,在鄉村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清晨的村莊比城市安靜,聽得見溪水叮咚,也聞得見青草花香,鄉村CEO們帶着城市經驗,踏上鄉村,走着前人從未走過的緻富之路,未來的鄉村,将在越來越多青年的帶領下,煥發出别樣生機。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唐峥 校對 李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