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1290
閱讀時間:約4.3分鐘
“有糖無糖,立冬絞糖”
又到了甘蔗熬紅糖的時候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
喜歡古法手工熬制紅糖
石帆街道大林後村的傳統古法制糖業一直以來聞名遐迩。每到冬季,村裡的紅糖作坊開始燒制土紅糖,糖香味彌漫着整個村莊。
來到石帆街道大林後村,糖香味正濃。一廠房裡,師傅們一字排開,圍着八口大小不一的鐵鍋不停地攪拌,蔗汁在鍋中“咕噜噜”地翻滾……
樂清市勝偉農業合作社
陳德勝:
把甘蔗榨成甘蔗水,這三口鍋是用來過濾這些沉澱物的,水大概燒到200度左右,結束了以後再經過這邊三口鍋來蒸發水蒸汽,剩下的就是糖了。在紅糖水過濾、蒸汽蒸發差不多的時候,就要叫師傅來調節紅糖的色澤和溫度,還有時間的掌握,糖的質量就看師傅的工藝了。
陳德勝原本經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古法熬制紅糖,在他看來古法紅糖既環保又養生,于是他回到村裡,承包了當地60畝的土地,種起了甘蔗。
近幾年都說吃健康食品,所以我們嘗試把甘蔗做成原始的手工工藝的紅糖,現在紅糖廠的生産量一年比一年大。
這裡除了榨甘蔗汁用機器,其它工序全都保留着老方法。看似簡簡單單的一罐紅糖,卻要曆經一系列繁複的傳統工藝,才濃縮成我們口中的美味。現在作坊裡熬糖的三位師傅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他們都是在時間的積累下磨練出來的制糖老藝人,沒有計量、沒有參數、沒有儀表,熬制程度僅靠熬糖師傅的眼睛和經驗判斷,但糖漿熬得恰到好處,香味誘人。
我們這裡的師傅都是專業的,他們有幾十年的從業經驗,看顔色、聞香味、吃口感,他們都掌握得非常清楚的。哪怕就是差個幾秒鐘,這個紅糖就會産生質量上的變化,他們都是用很精細的工藝來打造。
每一滴紅糖漿都凝聚着師傅們的辛勞和汗水,尤其是熬糖時需要雙手幾個小時連續不斷地上下旋轉翻攪,并且有一定的技巧性,沒有經過時間淬煉的新手很難堅持這一高強度勞動,容易粘鍋燒焦。古法紅糖熬制過程完全采用物理方法,不添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劑,靠口碑相傳,銷量也比較可觀。
大部分都是在現場采購的,老百姓過來。現在生産的紅糖,質量是有保障的,像今天上午的紅糖,都預定光了。價格有兩種,一種是普通塑料袋包裝,一種是禮盒包裝。普通塑料袋包裝是13元一市斤,禮盒包裝是15元一市斤。
紅糖的好處可是多多呢
性溫、味甘、入脾
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等作用
愛我請給我好看!
歡迎轉發點贊
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審核:趙 路
校對:黃僑丹
編輯:蔡馳凱
記者:高小麗 趙向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