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28:34

編輯導語:在産品設計過程中,了解需求是産品落地的基礎之一,而在B端産品中,需求可能會涉及到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及管理需求三個方面,具體該如何保障B端需求的快速洞察、快速實現呢?不妨看看作者的總結和梳理。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快速搞定B端需求)1

一、需求的定義

需求是産品存在的基礎,貫穿整個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本文聊聊需求的管理方法論。需求管理方法論概念包含了,需求調研和挖掘、需求分析、需求管理(輸出需求文檔),也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就是收集客戶想要什麼,最終确定實際做什麼。

本文會涉及到面試過程中問到的需求相關内容,可以先收藏後細品。

二、B端需求的分類

在我看來,B端需求主要分為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管理需求。

  • 業務需求,就是B端行業的業務流程中産生的需求,業務流程是行業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 管理需求,在B端行業為實現業務目标而進行的決策、計劃、控制等的過程産生的需求。
  • 用戶需求,用戶在系統使用過程中産生的其他需求。

在下文中會用這三類需求進行詳細說明。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快速搞定B端需求)2

三、需求的調研和挖掘,需求收集

1)調研的8大科學方法已經前面寫過,這邊介紹一下調研時的幾個小技巧。

① 用圖形作為調研助手

用圖形會引導大家的讨論方向一緻,收斂,不易跑題。圖形會引起參與者的視覺共鳴,從而加速、加深理解的程度。圖形的邏輯清晰,可以避免讨論結果似是而非的現象,為後續需求變動提供證據(甩鍋)。

② 找到調研的合适顆粒度

對于顆粒度的把握,是沒有一個定數,但如果調研結束後,不需要再向客戶進行咨詢就可以進行設計工作了,那麼這個調研就做到位了。第一次調研現場,顆粒度盡量越細越好,因為後續的調研會增加更多成本。

2)業務流程優化的一個方法-ESEIA方法ESEIA流程優化方法是由五個首字母組成,包括E(Eliminate)清除、S(Simplify)簡化、E(Establish)增加、I(Integrate)整合和A(Automate)自動化,用來減少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動,增加流程中的增值活動,然後進行整合和自動化,如圖所示。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快速搞定B端需求)3

  • E:清除,找出并清除不增值的活動;
  • S:簡化,清除不必要的活動後,對必要的活動進行簡化;
  • E:增加,根據需要增加增值的活動;
  • I:整合,對簡化後的活動進行整合,使流程連貫;
  • A:自動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自動化功能,提高流程處理速度和質量。

案例:藍湖SaaS,是一款針對産品設計到開發階段的流程優化工具,從産品原型設計——原型上傳——UI設計師打開——根據原型設計——設計稿切圖——打包上傳——程序員下載——打開設計稿并查找相應切圖——開發時不定時查詢,一系列流程中找到可清除的不增值的活動,簡化相應活動,增加增值的活動(在線編輯和設計),整合後使流程連貫,數據上雲,讓整個上傳下載自動化,提高流程處理速度和質量。

四、篩選,如何對需求的判斷

1. 擺正需求方的位置

需求的來源會有各種不同的渠道,有内部同事、領導、自己産生的需求。也有外部市場、用戶、競品分析、行業規範等産生的需求。我們需要先把他們産生的需求分類,擺正位置,才能對症下藥。不管是哪個渠道來的需求,在上文有說到,可分為三類,業務需求、管理需求、用戶需求。業務需求和管理需求分别來自于業務流程優化和管理流程方面,如圖(房産營銷部分業務流程)。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快速搞定B端需求)2

1)業務需求,那需要從直接相關方和上下遊的間接相關方來看,比如房産營銷中的客戶鎖定期和解鎖期,就會可能影響到銷售、财務、采購、管理者等各個相關方,需要每個相關方都接觸了解後才能設計。

2)管理需求,主要在上層管理的需求,一般隻需要針對相關領導的需求就行,但需要知道需求方真實的需求,和該需求是否能夠實現。由于管理流程是附加于業務流程之上的,所以如果業務流程沒有能夠産生這個管理需求的能力,那就需要從業務流程中去重新審視這個管理需求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3)用戶需求,這個就比較簡單了,主要就是使用習慣,交互等事宜。可以從同一層級的直接相關方了解後進行分析。

2. 判斷真實的需求

1)方法一:邏輯演繹

當産品經理不清楚客戶的業務但又感到有問題時,可以用邏輯推演來判斷,通過邏輯推演可判斷客戶的需求是不是合理的、正确的。

例如:為什麼需要做這個功能?缺少這個功能會如何?這個功能與其上遊的工作流的關系,與下遊的工作流的關系?思考新需求對現有業務邏輯的影響,會不會影響現有業務功能,當然也同樣要考慮到一些潛在的影響,這同樣是你對需求評估的一個重要标準。

2)多維度觀察

産品經理與客戶在專業知識方面是不對等的,客戶并不知道他提的需求将來在系統中會帶來什麼後果,産品經理也未必聽懂了客戶的真實需求,因此對客戶提的“表面需求”要經過側面的判斷才能确定為“真實需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使用5W1H分析法幫助做好判斷工作:

  • 對象(what):什麼事情。
  • 場所(where):什麼地點&場景。
  • 時間(when):什麼時候、順序。
  • 人員(who):相關方、責任人。
  • 為什麼(why):原因。
  • 方式(how):如何。

在需求調研中使用5W1H方法,首先要理解的是What、How,而作為判斷的重要依據的是Why,其他Where、When、Who是附屬信息,沒有經驗的産品經理隻會從正面進行調研,即詢問“做什麼”“怎麼做”,但是最為重要的“為什麼做(Why)”卻往往不問,這樣就會失去多維度觀察需求的機會,也同時失去了識别需求的虛實的機會。

3)價值判斷

對于複雜的、規模較大的需求,用簡單的、操作層面的能夠做評估的依據難以确定是否是真實的需求,可以用“目的、價值和功能”三要素來分析和判斷。目标,客戶的需求目标是什麼?價值,确認該目标達成後,客戶可以獲得什麼價值?功能,做什麼功能可支持該價值的實現?

如果針對某個需求的判斷符合下述條件,那麼它就可能不是真實的需求。

  • 确定不了這個需求的目标是什麼?
  • 雖然知道目标,但是看不出目标達成後會給客戶帶來什麼價值(回報)。
  • 提出的功能需求實現後,并不能給客戶帶來預期的價值等。
五、搭建需求池&需求的優先級

從各個渠道來的需求,經過上述的分析後,可以放入到需求池中。需求池裡的需求主要有:

  1. 真實的需求,還未進行過價值評估;
  2. 可能轉化為需求的一些思考、想法、靈感。也可能是從競品那分析所得。

過濾了一些僞需求,通過挖掘知道了用戶的真實目的,确定了需求方意願度,明确了需求價值點,根據需求價值來提供解決方案,整理出了需求池,接下來就是對需求的優先級排序:

1)從需求分類的層級來排序,在B端産品中,因為業務需求是所有需求的底層,所有業務需求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管理需求,最後才是用戶需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B端産品不講究交互設計,而在業務流程上做了很大的投入。

2)可以從兩個緯度四個象限進行劃分,一個是緊急程度,一個是重要程度。按照優先級劃分為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如果産品在0-1階段,那根據KANO模型的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來判斷,如果産品在1-N的叠代期,根據,産品價值大實現成本低>産品價值大實現成本高>産品價值小實現成本低>産品價值小實現成本高來判斷(圖來自網絡)。

b端産品有哪些核心需求(快速搞定B端需求)5

六、需求文檔的輸出

功能需求整理輸出産品方案,做需求文檔輸出時,為了全面考慮産品方案的邏輯完整性和流程的完整性,可用以下三個點來自查自檢。

1. 功能觸發的前提

1)前置條件:觸發該流程的前提條件,如領取優惠券的前置條件為“注冊且登錄賬号”,甚至還有其他比如是否是新用戶等等。

2)數據來源:流程中數據來源,如審核功能中:審核人員審批下級發起的審核單。審核人員的操作流程中,下部發起審核産生審批單就是審核人員的操作流程中的數據來源;數據來源通常是在發生數據流轉的場景下需要進行說明。

3)角色及權限:即用戶在系統中承擔的作用的抽象,是否已經把功能抽象到權限中去,這樣可針對權限的設置來分配某些角色可以用,某些角色不可以用。

2. 操作流程

1)事件:主要是指功能的交互規則及邏輯判斷。

這個模塊用來說明用戶和系統之間發生的交互。交互規則是泛指的交互規則,包含功能的頁面布局、觸發功能的動作及觸發後的交互效果;邏輯判斷則是指當用戶在前端發生行為,系統對用戶行為進行識别、判斷并返回相應的動作的過程。

2)觸發反饋:指用戶與系統完成交互後,用戶和系統會得到什麼樣的反饋及産生什麼樣的數據和結果。

3)異常處理:是對主流程補充,我們盡可能全的羅列并寫清楚異常流程時,可以有效避免在産品設計時的場景遺漏。異常流程的梳理建議是參考測試同事的正反例原則。

3. 通用說明

1)數據埋點:埋點就不多進行贅述,但不管是采用第三方系統還是自己的埋點體系,都要做好數據分類,後續提取數據時能減少很多功夫。

2)數據需求:主要為業務方和産品經理在使用和運營提供決策依據,在設計産品方案時一定要規劃相對的監控數據指标,以便于後續運營和叠代時有數據進行支撐。

3)數據字典:不要出現這個數據在這是姓名,到另外一個頁面成為了用戶名這樣的事情。以上,是我對B端産品(項目)的理解,後續會對業務需求、管理需求、用戶需求分别分析一下。

本文由 @pm老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