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
《美好生活歡樂送》第四季錄制現場
近日,廣東衛視精品喜劇節目《美好生活歡樂送》第四季在廣州進行錄制。新一季,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攜弟子周炜、大山、劉惠、句号等人組團登場。此外,戴志誠、鄭健、大兵、武賓等喜劇大咖現身助陣,盧鑫、玉浩、金霏、陳曦等全國各地的相聲班主也帶來多個精彩節目。
節目組表示,《美好生活歡樂送》新一季将再接再厲,讓觀衆們在歡笑中看到傳統相聲藝術代代傳承、推陳出新的動人場面。錄制期間,姜昆接受了羊城晚報等媒體采訪,暢談相聲藝術。
談節目 電視為年輕演員提供了大舞台
羊城晚報:請談談參與《美好生活歡樂送》的初衷?
姜昆:《美好生活歡樂送》是我和台裡的領導一起策劃的,我們都想相聲藝術,尤其是年輕一代相聲演員的風采展現在廣東衛視的平台上。當然,我們也希望全國的電視觀衆能共同欣賞撒在這個平台上的笑聲。
羊城晚報:如何評價後輩演員在節目中的表現?
姜昆:來參加節目的相聲界年輕人,都經過了小劇場的多年磨煉。通過這個節目,他們從容量有限的小劇場走到為大衆服務的平台上,展現了他們所屬地方的特點、個人的特色、精湛的技藝……我對大家呈現的節目還是非常滿意的。
羊城晚報:作為一個北方人,您對廣東熟悉嗎?
姜昆:其實多年來我一直有到廣東深入生活和演出。從心裡講,這幾十年當中,我從廣東學習到不少新鮮的東西。尤其是老一輩的演員,像楊達老師,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粵語方面的學習資料和财富。我們也創作了很多跟廣東生活相關的節目,像上一季節目中播出的“姜昆帶你學粵語”系列,收視率非常高,獲得了好評,我心裡特别高興。我也希望我的弟子們能夠繼續深入廣東生活,用最接地氣的創作演出方式,讓相聲這枝花朵在南國開得更鮮更豔,結出更好的果實。
羊城晚報:上一季《美好生活歡樂送》中,“姜昆帶你學粵語”系列節目獲得好評,您的創作由頭和思路來自哪裡?
姜昆:我總結了自己學習粵語的一些方法、遭遇到的趣事,通過相聲把“人人心中有,個個嘴中無”的東西講出來,在觀衆中引發共鳴,這就起到了讓觀衆快樂,進而欣賞相聲這門藝術的效果。
談傳承 傳統與現代雙軌并行生生不息
羊城晚報:您的弟子周炜、大山、劉惠、句号都來到了節目裡,有些人跟您也許久未見,這次師徒團聚的最大感受是?
姜昆:我的感受就是他們都老了,我收他們為徒時他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一轉眼他們也一把年紀了。好在他們都沒有扔掉自己的專業,繼續在創作演出的道路上,為人們播撒着歡笑。雖然他們的創作層次和藝術成就各有不同,但他們的藝術初心始終不改,我也希望他們在藝術道路上繼續砥砺前行。
羊城晚報:您的弟子如今也有自己的徒弟了,您覺得這種班社文化和師徒關系,是怎麼樣帶動新一代相聲演員進步和學習的?
姜昆:我們既然走在相聲這條道路上,就要遵循前輩給我們定下的一些規矩,用師承的方式來培養弟子,實現技藝相傳。人們都說“三年功夫五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曲藝學習需要長時間磨煉,不是簡單地在學堂裡一蹴而就的技藝。我希望他們能夠心存平實,對藝術懷抱忠誠,繼承老一輩的傳統,讓相聲藝術發揚光大。
羊城晚報:傳統的“傳幫帶”的形式有哪些有助于傳承的工作可以做?
姜昆:我們在一些高校進行中國傳統曲藝,包括相聲闆書類、說唱類教材的編撰工作,也試着在一些學校建立曲藝學科。我也希望相聲、曲藝藝術的傳統教育方式,能夠進入學堂正規化的教育體系。傳統與現代雙軌并行,能讓我們的傳承生生不息。
談未來 對相聲在南方的發展充滿信心
羊城晚報:您覺得相聲文化要在大灣區或者嶺南文化區發揚光大,應該怎樣克服一些水土不服的問題?
姜昆:相聲既然是一門語言藝術,那就要在語言方面發揮它的特長。一方面要學習本土的方言,跟觀衆的關系更密切、更接地氣一些。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年輕人,說普通話、甚至外語的能力都很強,也由于普通話的普及,相聲成為全國人民都能夠欣賞的藝術。我想在未來,隻會講方言、不會講普通話的觀衆肯定越來越少了,我對相聲的發展,尤其是相聲在南方的發展充滿信心。
羊城晚報:對于當下相聲市場的生态,您有何看法?
姜昆:我認為眼下我們的相聲藝術發展得非常好,好就好在更多年輕人進入了相聲的隊伍,業餘的相聲演員、小劇場的演員們也加入了相聲隊伍,也有許多年輕觀衆喜歡相聲。這幾種因素,造成了我們的相聲市場非常火爆。
羊城晚報:從藝數十載,您對後來者有何話想說?
姜昆:如果我們相聲演員一個個小小的藝術作品能夠潤萬家、潤萬心,起到一些“春風化雨點滴入土”的作用,我想,我們這門藝術、我們這些演員,就會覺得盡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無愧于心。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餘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羊城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