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尼特羊
蘇尼特羊,也稱戈壁羊,屬蒙古綿羊系統中的一類肉用地方良種,在蘇尼特草原特定生态環境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具有耐寒、抗旱、生長發育快、生命力強、最能适應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一個肉用地方良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北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包頭市達茂聯合旗和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中旗等地。蘇尼特綿羊肉,曾是元、明、清朝皇宮供品,也是北京“東來順”涮羊肉館專用羊肉。
2. 烏珠穆沁羊
烏珠穆沁羊産于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部烏珠穆沁草原,故以此得名。主要分布在東烏珠穆沁旗和西烏珠穆沁旗,以及毗鄰的錫林浩特市、阿巴嗄旗部分地區。烏珠穆沁羊屬肉脂兼用短脂尾粗毛羊,以體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産發育快而著稱。烏珠穆沁羊是在當地特定的自然氣候和生産方式下,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而逐漸育成的。
3. 察哈爾羊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内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等蒙古族察哈爾部落主要居住區域,廣大畜牧科技人員和牧民,為了适應當地自然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以内蒙古細毛羊為母本,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為父本,通過雜交育種,橫交固定和選育提高的方式,培育成了一個體型外貌基本一緻,抗逆性強,肉用性能良好,繁殖率高,遺傳性能穩定的優質肉毛兼用新品種。 察哈爾羊的主要特征是肉毛兼用,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耐粗飼,适應性強,産肉性能高,肉質好,适合幹旱半幹旱草原放牧加補飼飼養,養殖效益高。
4. 烏冉克羊
烏冉克羊來源于喀爾喀蒙古羊血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北部的吉爾嘎朗圖、巴音圖嘎、伊和高勒和額爾敦高畢蘇木。烏冉克羊體格大,體質結實,眼大,鼻梁隆起,額寬,耳大下垂,頸部粗短。體軀深長,後軀發達,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公羊多數有彎曲形角,母羊一般無角。種公羊的頸部粗毛發達,毛長20cm~30cm,背腰平直,胸深而寬。脂尾呈圓形或縱橢圓形,尾中線有縱溝,尾尖細小而向上卷曲,并緊貼于尾端縱溝裡。體軀毛色潔白,但頭頸部、前後膝關節下部多有色毛。頭黑花頭、黃花頭居多。
5. 阿爾巴斯羊
鄂托克阿爾巴斯山羊肉是内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的特産。其肉質細、高蛋白、鮮香爽口,被譽為“肉中人參”。鄂托克阿爾巴斯山羊肉為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保護産品。阿爾巴斯山羊是世界一流的肉絨兼優型珍稀品種,2001年被列入國家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一級保護品種之中。其絨輕如雲、白如雪、細如絲,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纖維寶石”、“軟黃金”,品質被全球公認為是最好的,并榮獲意大利“柴格納”獎。其肉質細、高蛋白、鮮香爽口,被譽為“肉中人參”。
6. 烏拉特羊
烏拉特草原屬内蒙古天然草原的一部分,位于内蒙古草原的中西部,與蒙古國接壤,邊界線長達數百公裡,著名的甘其毛都口岸就位于其中北部,草原面積達7000多萬畝。烏拉特羊肉表現出肉色鮮紅、肌間脂肪含量高、多汁性好,嫩度理想。熟肉率指标較為理想、肉的PH 值偏酸性,烏拉特羊肉具有較為理想的外觀要求及優良的貯存穩定性,是生産優質羊肉的理想原料。烏拉特羊肉營養成分全面,可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必需脂肪酸,鈣、磷、鐵等,是優質的蛋白質食品。
7. 杜蒙羊
杜蒙肉羊具有出欄時間短、經濟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優勢,能有效緩解草畜矛盾、壓縮牲畜數量、保護草原生态、促進牧民增收。杜蒙羊最短5個月就能出欄,出欄時重達45斤,而本地羊則需要8個月出欄,出欄時隻有30斤左右,因比本地羊提前3個月出欄,杜蒙羊有效地縮短了飼養時間,使人工、草場和飼料等成本大大降低。杜蒙羊實現了出肉率和綜合産羔率“雙高”,改變了傳統畜牧業低投入低産出的數量型為主生産方式,實現了生态與增收平衡,為四子王旗畜牧業的發展帶來了質的飛躍。
8. 西旗羊
新巴爾虎右旗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核心區域,牲畜頭數達500萬隻。2010年,“西旗羊肉”通過了地理标識保護産品認證。西旗羊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布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制作“涮羊肉”和“手把肉”的最佳原料。
9. 杜泊羊
杜泊綿羊,英文名字dorper sheep,原産地 南非,也簡稱杜泊羊,用南非土種綿羊黑頭波斯母羊作為母本,引進英國有角陶賽特羊作為父本雜交培育而成是個國外的肉用綿羊品。無論是黑頭杜泊還是白頭杜泊,除了頭部顔色和有關的色素沉着有不同,它們都攜帶相同的基因,具有相同的品種特點,杜泊 綿羊品種标準同時适用于黑頭杜泊和白頭杜泊。是屬于同一品種的兩個類型。杜泊 羔羊生長迅速,斷奶體重大,這一點是肉用綿羊生産的重要經濟特性。3.5-4月齡的杜泊羔羊體重可達36公斤,屠宰胴體約為16公斤,品質優良。羔羊不僅生長快,而且具有早期采食的能力。一般條件下,羔羊平均日增重200克以上。
10.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綿羊品種,主要産于梁山縣。起源于古代北方蒙古羊,随着曆代人民的遷移,把蒙古羊引入自然生态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的中原地區以後,經過長期地選擇和精心地培育,逐漸形成具有多胎高産的裘(皮)肉兼用型優良綿羊品種。它既是農戶脫貧緻富奔小康的最佳項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貧工作的最穩妥工程,也是國家封山退耕、種草養羊、建設生态農業的重要舉措。
11. 敖漢細毛羊
敖漢細毛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一帶,是由蒙古羊與高加索細毛羊、斯達夫細毛羊雜交培育,于1982年育成的新品種。敖漢細毛羊具有适應能力強,抗病力強等特點,适于幹旱沙漠地區飼養,是較好的毛肉兼用細毛羊品種。
12. 巴美肉羊
在内蒙古,有一種羊擁有自主知識産權 ;它無角,外型與其它羊有明顯區别;成年公羊平均體重101.2千克,成年母羊體重71.2千克;每隻比小尾寒羊平均增收76元。它的名字就叫巴美肉羊。巴美肉羊是内蒙古當地細雜羊為母本,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為父本,曆經二十餘年培育的新品種。
13. 内蒙古細毛羊
内蒙古細毛羊原名錫林郭勒盟細毛羊,是在錫盟生态條件下經多年培育而成的毛肉兼用型品種。。内蒙古細毛羊耐粗飼,抗寒耐熱、抗災、抗病能力強。冬季刨雪采食牧草,夏季抓膘複壯快。内蒙古細毛羊毛的品質良好,産肉性能高、遺傳性穩定,在終年大群放牧條件下,具有很好的适應性,成年羯羊胴體重40公斤,淨肉重34公斤,脂肪分布均勻适度,呈大理石狀。
獲取更多信息可關注頭條号:肉食新發現
來源今日牛羊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僅供用戶浏覽。若在使用過程中産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删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