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投保醫療險時,常常看到“限社保範圍内”的相關描述。
比如這樣的。
摘自《衆惠大護法成人意外險》
很多朋友看不明白,什麼是社保範圍内?
也有人會這樣想,這是隻能報銷社保能報銷的費用嗎?進而産生疑問,既然社保已經報銷了,商業險還隻能報銷社保範圍内的費用,那還有報銷的空間嗎?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社保範圍内?
這個社保範圍内指的是我們的醫保目錄,包括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三部分。看病的費用屬于醫保目錄範圍内的,醫保就能報,如果不屬于,隻能自費。
具體内容如下:
1.醫保藥品目錄
分為甲類和乙類。
摘自《中國醫療保險》
目前有1858種藥品歸入甲類,817種藥品歸入乙類,屬于醫保可以報銷的範圍。而剩下的192455種,屬于丙類,是醫保完全不報的。
不能報銷的:減肥藥、解酒藥、治療不孕不育以及很多大病的特效藥、進口藥。
2.診療項目目錄
臨床診療必需、安全有效、費用适宜且由物價部門制定了收費标準的診療項目。比如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
而挂号費、病曆工本費、美容項目、整容項目等不能報銷。
摘自《中國醫療保險》
3.醫療服務設施目錄
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在接受診斷、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必須的服務設施。像急救車、住院陪護費、洗理費這些費用就無法報銷。
摘自《中國醫療保險》
商業醫療險如果規定隻能報銷社保範圍内,并不意味着社保報完後沒有報銷空間,因為醫保目錄内産生的費用,醫保并不是100%報銷的。
比如藥品報銷,如果我們報銷的藥品屬于甲類藥,是可以全額報銷的,如果屬于乙類藥品。需由個人先負擔10%的藥品費用,剩下的醫保才會報銷。
也就是說,經過社保報銷後,個人自負的那10%,我們可以用商業醫療險去報銷,還是有報銷的空間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假如沒有用社保報銷,商業醫療險一般都能報銷60%。
舉個例子,小李買乙類藥品花了500元,先用社保報銷500*90%(乙類)=450元,剩下的50元我們就可以用商業險去報銷了。
如果小李沒有用社保報銷,直接用商業醫療險報銷,能夠報500*60%=300元。
當然,我們投保的時候,還是建議優先選擇不限社保目錄範圍内的産品,這樣很多特效藥、進口藥、靶向藥都能報銷,實用性會比僅限社保範圍内報銷的産品強很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