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内容。
說到清明上河圖,科教授的第一反應就是北宋張擇端的名畫。不過科教授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清明上河圖》其實還有很多版本。其中“仇英本”和“清院本”的精彩程度甚至不亞于張擇端的作品。
仇英重畫《清明上河圖》
不畫汴梁畫蘇州
“仇英本”的《清明上河圖》,是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的作品。仇英作為“明四家”之一,在繪畫方面與唐伯虎齊名。
仇英的《清明上河圖》借用了張擇端的表現模式,隻不過,繪制的對象,從北宋的汴梁,改成了仇英的家鄉——蘇州。
畫面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蘇州的天平山、大運河和古城牆,整幅畫卷充滿山清水綠的明媚之感,展現出明代中期江南蘇州城鄉清明時節的一派繁榮景象。
宮廷畫家齊出手
五人同畫《清明上河圖》
至于“清院本”,則是由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位清朝宮廷畫家,參照曆朝摹本,彙集各家所長,聯合繪制的。
“清院本”中增添了踏青、表演、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此外,“清院本”還受到意大利的傳教士畫家郎世甯西洋畫風的影響,畫中街道房舍大都運用了透視原理,而且還有西式建築在畫中出現。
《清明上河圖》每幅一兩銀子?
民間作坊批量生産
除了“仇英本”和“清院本”兩種精品版之外,還有一系列水平一般的《清明上河圖》傳世。
這類《清明上河圖》通常為青綠色,畫卷開始處常見山巒,虹橋為石質,城門樓帶有甕城和水門,畫卷結尾處往往有宮殿和龍舟。
這種《清明上河圖》的數量非常驚人,全球各大博物館和其他收藏機構中,就有超過一百幅,可見在明清時期,顯然更多。
《紫桃軒又綴》中記載,這種《清明上河圖》“京師雜賣鋪”便有銷售,“一卷定價一金”。那麼“一金”是多少錢呢?
《陔馀叢考》中說:“今人行文以白金一兩為一金,蓋随世俗用銀以兩計。”
所以說,這種《清明上河圖》每幅隻要一兩銀子。
至于它們的出處,學者考證認為,是蘇州一帶,民間作坊批量生産的作品。
這些作品雖然藝術水平一般,但在沒有相機、印刷技術也不完善的古代,确實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清明上河圖》的獨特魅力。畢竟無論哪一版的《清明上河圖》都被皇帝和收藏家們珍藏起來從不輕易示人。
如今《清明上河圖》能有這麼大的名氣,這些大量生産的作品也是有功勞的~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國寶迷蹤》
播出時間:8月13日至16日 12:00
監制 / 闫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于毅 徐晟源(實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