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一下擡花轎的背景故事和大概内容:豫劇《擡花轎》,早期又稱《文武換親》、《香囊記》,是豫劇花旦的看家戲,也是老百姓最喜歡的一出戲。
明朝永樂年間,新科武狀元和當朝四品官周定大人的女兒周鳳蓮訂下終身。迎親之日,周鳳蓮剛考中新科文狀元的義弟周進寶送她出嫁到邱府。周進寶在邱府内驚異地發現一丫環竟是自己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雲。可定雲擔心如今他倆地位不同,二府雙親不會答應。周鳳蓮勸說公婆、爹娘,為他們重搭鵲橋,最終使爹娘抛棄了門第觀念,促成了王定雲和弟弟的美滿婚姻。
發展以及影響:這出戲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男旦劉榮鑫(藝名“白菜心”)、高保泰(藝名“玻璃脆”)等開始紅遍菊壇,三十年代的男旦翟燕身(藝名“水上漂”),四十年代的姚淑芳,五十年代的宋桂玲,六十年的吳碧波,七十年代的王清芬,她們從不同角度塑造了心直口快的瘋丫頭周鳳蓮的可愛形象,表演形式不斷豐富、創新,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演出版本。擅演此劇的名角很多,如常香玉、徐豔琴、宋淑雲、劉素真、趙金紅、張海棠、李香英、蕭素卿、賈桂花、康慧蘭、周秀梅、李莉、王香萍、辛艾、原淑靜、陳春霞、苗文華、郭英麗等。據說解放前《擡花轎》也是常香玉的拿手戲。而姚淑芳無疑是解放後第一位讓這出戲出彩的演員,當時有“看了姚淑芳,誰也不吃香。看了《擡花轎》,神魂都颠倒”之諺。她在這出戲中大膽改革了周鳳蓮出嫁一折,将“坐轎”表演的出神入化,因此一時又流傳有“門搭子放炮,姚淑芳坐轎”。到了宋桂玲的時代,脆脆甜甜的嗓音,地地道道的祥符調,她對這出戲再次做了大手術,通過其精湛的藝術功力,将周鳳蓮塑造成其一生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之一,此劇亦成為其代表作,而進入省一團後,宋桂玲與王素君兩人的珠聯璧合,更讓這出戲出彩不少。五十年代吳碧波也将此劇成功打造成自己的代表作,“聽聽吳碧波的香囊記,一輩子不生氣”。王清芬則成功将此劇搬上熒屏,了卻了幾代豫劇名家将此劇搬上熒幕的夙願。
豫劇《擡花轎》,早期又稱《文武換親》、《香囊記》,是豫劇花旦的看家戲,也是老百姓最喜歡的一出戲。尤其是到了農村娶親的時候,大喇叭裡總少不了《擡花轎》裡面的精彩唱段,像“府門外三聲炮驚天動地”更是耳熟能詳,大人小孩都能哼哼出個一二三來。小的時候,總跟姥姥去草台聽戲,每到這出戲的時候,她都會告訴我是《文武換親》,我不知道到底當時報幕為什麼名字,至少那時候鄉村老百姓依然還記得是它最初的名字。
親愛的戲迷朋友,你喜歡什麼戲曲呢?可以給我評論我給你們上傳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