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釣魚要看節氣,不同的節氣在釣魚上,運用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尤其是在春季,春季是從冷到暖的一個過渡時期,所以也就更注重節氣的改變。
就像剛剛進入春季的時候,溫度與冬季相似,魚群還是會延續冬季的習性,躲在較深的水域。進入仲春階段後,慢慢進入到适釣階段,氣溫不冷不熱,魚群也會前往淺灘活動覓食。而到了晚春時,溫度接近初夏,魚群的所在位置又會有所改變。
今天就來談談,在初夏之前,魚群都會在哪裡栖息,在哪裡下鈎才最有魚。
第一處——背陰涼爽的位置
到了晚春就應該抛開釣向陽的觀念,選擇背陰的涼爽之處。晚春的水溫已經比較高了,向陽的水域已經不再聚魚,此時魚群會往較為陰涼的位置轉移,主要原因有三點:
1、沒有陽光的位置,水溫就會更加涼爽一些,魚群的活躍性也就會更好。
2、水溫越高溶氧就會越低,所以隻有水溫合适,溶氧含量才會更高,魚群才會有更高的食性。
3、都知道大多數的魚類都喜歡在弱光的環境下出行,要是光照較強的話,就會使水的可見度變高,魚群不敢接近岸邊,無形的增加作釣難度。
所以在選擇釣位的時候,可以優先地選擇樹蔭下,特别是在有果樹的樹蔭之下,果實會落入水中,為魚群提供食物,魚群也會更樂意前來。再就是橋面之下或是橋墩附近,不僅涼爽障礙物又多,是魚群的理想之地。
第二處——找尋魚道釣魚
春季是魚食量比較大的一個季節,所以進食的時間也會變長,進食範圍也會擴大,所以有魚道的位置就成為了釣友的熱門釣位之一。
但找魚道釣魚隻适合釣底層魚類,中上層魚類是沒有魚道之說的,像草魚、翹嘴、鲢鳙等等,都是哪裡有食在哪裡,魚道的概念比較薄弱。
而魚道其實是底層魚類進食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地形之處,經常有魚窩的出現。
魚道選擇:
比較經典的魚道有半島處、铧尖處、寬變窄以及大小水面相交的位置,隻不過世界溫度不同,出現了優劣之分。
像仲春時期,正值釣鲫魚的季節,就可以優先選擇大小水面相連的位置,食物也會更多。到了晚春之後,溫度升高,釣位則應該選在铧尖處或是半島之處,以及灣子的兩側,這些位置的魚道相對更加開闊,屬于明水區域,比較适合晚春釣魚。
第三處——深淺水交界之地
這樣的位置比較适合作釣大型魚類,原因很簡單,大魚會比小魚的警惕性更強,更加小心謹慎,所以更喜歡躲藏在深水之中,不會輕易前往淺色區域。
但深水區中食物較為匮乏,遠遠不夠大魚所需,所以不得不往淺水區去尋食,所以在深淺水交界的位置,必定會有大魚的出現。
比較經典的釣位就是有坡的位置、有台階的地方,魚群可以選擇在較淺的地方進食,在較深的水域栖息。
第四處——經典三口處作釣
這三口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就是下風口、出水口以及入水口,也是最典型的活水區域。在溫室不斷上升之後,水中的溶氧量也是挑選釣位必須考慮的一點,而這三處地點正好能滿足其要求。
三口作釣技巧:
1、下風口:常年會受到風的影響,所以需要風大釣深遠,風小釣淺近。
2、出水口:在這裡作釣一般都是以鯉魚為主,因為會有大量的泥沙沉積,更适合鯉魚生存。
3、入水口:一般建議挑選附近的位置作釣,隻有這些位置水流速度才會平緩,還會有大量的食物被沖刷至此,魚口也會更好。
除釣位外——還要注重餌料問題
在春季餌料上有春釣腥的說法,道理不假,但是會更加适合仲春或早春水溫不高之時。到了晚春,腥味的餌料隻會更加吸引雜魚的注意,目标魚則不敢進窩。
所以在晚春,我更習慣用味型清香的素餌,能有效地避免雜魚搶食,吸引目标魚進窩。搭配上可以用酒米加垂心者利誘,酒香味道濃,鲫魚和鯉魚都能引誘而來,并且在水中不容易泡散,聚魚的時間也會更長。
寫到最後:釣魚是一項很注重時間、氣候、季節、天氣的戶外運動,在不同的時段就要遵循相應的作釣手法,這樣才能鲫鯉連竿,盆滿缽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