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項目式學習的精髓

項目式學習的精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7 21:27:30

項目式學習的精髓(如果沒有這7個要素)1

(來源:攝圖網)

顧遠:“ 項目式學習(PBL)” 這兩年特别火,好像談教育創新言必稱 PBL 。其實和很多的教育創新一樣,PBL 與其說是創新,不如說是 “回歸” ,回歸到學習本來該有的樣子。往遠了說,人類曆史上大多數時間裡發生的學習,不都是在真實世界裡通過解決一個個問題而發生的嗎?往近了說,我們大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過往,那些真正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難道不都是來自真實的實踐嗎?是傳統的課堂教育讓這些自然而然的學習過程被生生地阻斷,學習于是變成了一件不再有趣的事情。是時候讓學習回到它本來的樣子了。

關于 PBL 的文章和書籍很多,群島加速器的 “燈塔二号:閃翻學習團” 最近翻譯和共學的這篇文章非常經典,簡明而深刻,我們認為是每一個希望應用 PBL 來改善學習體驗的人都必須認真閱讀的。

作者提出的設計 PBL 時必須包括的7個元素,涵蓋了 PBL 全流程的各個關鍵環節。文中既解釋了各個元素的具體内容,也指出了為什麼它們是 “關鍵的” 。以下是正文。

項目式學習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但是這股流行風潮也會帶來一定的問題。我們(巴克教育研究所)開始擔憂,最近對項目式學習的高漲熱情将會導緻項目設計和課堂實施上的質量差異。

如果應用得當,項目式學習成效卓著。但如果使用不當,很可能會産生兩種問題。第一種,我們會看到很多打着 “項目” 名義的作業和活動,但這些并不是真正的項目式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會受到損害。另一種則是對那些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老師們,這種學習方式會帶來事與願違的效果,導緻大量的時間被浪費,老師們感到很挫敗,或者并未真正領悟項目式學習的精髓。長此以往,項目式學習很可能會變成又一個教育變革的時髦概念,被人們模模糊糊地還記得,卻很少真正被實踐。

為了幫助教師們更好地實踐 PBL 項目,我們構建了一個容易理解的 PBL 框架,我們稱之為 “黃金标準” 。它基于理論研究構建而成,能幫助老師、學校和各類機構去測量、校準和提升自己的教學實踐水平。“黃金标準” 在許多行業和領域被用來分析最高質量等級的流程和産品。

我們的PBL “黃金标準” 包括三部分:

1.學生的學習目标(在下圖的中心部位)

2.項目設計的基本元素(圖表的紅色部分)

3.項目式教學的實踐(我們會另外介紹)

項目式學習的精髓(如果沒有這7個要素)2

學生的學習目标

任何一個精心設計的項目都會把學生對學業内容的掌握和技能的發展作為中心。就像相機的鏡頭一樣,我們的圖表把 PBL 的焦點放在幫助學生做好準備,去享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和生活體驗。

關鍵的知識及其理解

符合 “黃金标準” 的項目式學習教給學生們重要的内容标準、概念、以及深度理解能力,而這些為掌握學校裡的學科知識和各學術領域裡的知識打下了基礎。在好的項目中,學生們會學習如何将知識應用到真實的生活中,用以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探尋那些複雜難解的問題的答案,并創造出高質量的作品。

關鍵的成功技能

如今,僅僅是掌握知識、理解概念是遠遠不夠的。不管是身處學校、工作場所或是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公民,人們都必須懂得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如何與他人協作以及如何有效的自我管理。這些能力被稱為 “成功必備技能” ,也被稱作 “21世紀必備技能” 或者 “大學及工作的預備技能” 。

值得注意的是,對 “成功必備技能” 的教學隻有通過學科内容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來進行。例如,學生不會用抽象的、脫離具體主題的方式去學習批判性思維技能;他們是通過批判性地思考數學、科學、曆史、英語、職業/技術等科目的學習内容來學習和鍛煉這些技能的。

我們建議所有項目式學習都應該關注到以下這些成功技能: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協作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同的教師、學校、家長和社區可能還會有自己認可的特定的能力,所以項目式學習還可以用以促進其他技能的發展,比如思維習慣、工作習慣以及一些個人素養(如毅力或創造力)。但我們認為,前述四種能力是任何人想要獲得未來的成功都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

必要的項目設計元素

那麼一個成功的項目式學習究竟該如何設計?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做了廣泛的文獻研究,并從過去 15 年來我們一直打交道的許多教育工作者們那裡提取經驗。我們相信,要想設計出一個成功的學習項目,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盡可能地調動起來,就必須在設計項目時包括以下7個元素。

1) 富有挑戰性的問題

如果有人要總結 “項目式學習” 的核心,那就是研究和解決一個問題,或者探尋和解答一個難題。這個問題可能很具體,比如學校如何更好地回收垃圾;也有可能十分抽象,比如評判戰争是否是合理的或者何時才是合理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問題将會使得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顯得更有意義。他們不再是通過死記硬背來獲取知識;他們學習是因為他們有真實的需求來掌握某些知識,以便他們可以使用這個知識來解決或解答一個跟他們有重要聯系的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對學生構成挑戰,同時不讓他們感覺到畏懼。當老師設計和實施一個項目時,我們建議他們 (有時可以和學生一起) 撰寫一個開放式的、對學生友好的 “驅動性問題” 。這個問題聚焦項目任務,就如将論文内容集中在論題上。比如,“我們如何能夠改善學校的回收系統,以便減少垃圾制造?” 或者 “美國應該打越南戰争嗎?”

2) 持久探究

不同于在書本或網絡上 “随便找找” ,探索意味着更積極深入地搜尋或查找信息。探索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意味着符合黃金标準的項目至少要持續幾天。在項目式學習中,探索是逐層深入的,當學生們遇到一個充滿挑戰的議題,他們提出問題,通過各種方式來尋找答案,然後提出更深入的問題,這個過程不斷重複直到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或者答案。

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有很多種方式來獲取信息,除了傳統意義上通過書本或網絡所做的 “書面研究” ,更多則是走到真實的世界中,實地采訪相關議題的專家、服務提供者和服務使用者。學生們有時還可能會為自己在項目中要完成的作品而深入調查用戶的需求,或者深入了解受衆對一篇文章或多媒體内容的看法。

3) 真實性

當人們說某樣東西是真實的,通常意味着名副其實。就教育而言,真實性意味着學習的内容或任務與真實世界是如何相互關聯的。項目的真實性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一個項目的真實性可以體現在幾個方面,通常是多個方面的綜合體現。項目可以有真實的背景,比如學生在項目裡要解決的問題和那些學校之外的世界裡人們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創業者寫商業計劃書、工程師設計橋梁、總統的咨詢顧問就某項政策提供意見)很類似。

項目可以采用真實世界裡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務、工具,以及績效标準,比如學生在項目裡要規劃一個試驗性的調研,或者使用數碼編輯軟件來制作一個達到專業标準的視頻。

項目可以對他人産生真實的影響,比如學生在項目裡去解決自己學校或者社區裡的某個真實需求(比如設計并建造一個學校裡的花園、改善社區裡的一個小公園、幫助本地的移民),或者在項目裡創作出某樣東西,這樣東西會真的被他人使用或者體驗。

最後,一個項目也可以體現出對個人而言的真實性,比如項目圍繞的是學生自己的煩惱、興趣、文化、身份認同,或者他們生活中的其他問題。

4) 學生的發言權與選擇權

在項目裡有發言權,會讓學生們對這個項目産生擁有感,他們會更關心項目,也會更加努力。如果學生們在解決問題和回答一個驅動性問題時不能主動運用自己的判斷力,那麼這個項目就更像是一項練習或按指令行事了。

在項目的許多方面,從提問到利用哪些資源解決這些問題,到在小組中承擔哪些工作、扮演什麼角色以及用什麼形式來呈現項目産出,學生都是可以有所投入、并為之負責的。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更加深入,可以選擇項目的主題和性質,可以寫出自己的驅動性問題,并決定如何探究這個問題,如何展示他們學到了什麼,以及如何分享工作成果。

5) 反思與總結

約翰·杜威的一些思想繼續啟發我們關于 PBL 的想法,他寫道: “我們不是從經驗中學習,我們是從對經驗的反思中學習。"

在整個項目中,學生和老師應該反思他們在學習什麼,他們是如何學習的,以及他們為什麼要學習。作為課堂文化和對話的一部分,反思和總結可以非正式地進行。同時,在項目日志中、在定期進行的形成性評估中、在項目的各個檢查節點進行的讨論中,以及在學生學習成果的公開展示中,反思和總結都必須明确地包括在其中。對内容性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進行反思,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并思考如何在項目之外的其他地方應用這些知識。對成功技能發展的反思,可以幫助學生内化他們對技能含義的理解,并為進一步發展這些技能設定目标。對項目本身的反思——它是如何設計和實施的,可以幫助學生決定他們如何設計與實施下一個項目,并幫助教師提高他們的 PBL 實踐的質量。

6) 評價和修正

高質量的學生作品是符合黃金标準的項目式學習的标志,而高質量的作品是通過深思熟慮的評價和修正才能達到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在評估量規、模型以及正式的反饋和評價标準的指導下,給予和接受建設性的同伴反饋,這些反饋将會改善項目的流程和項目的産出。

除了同伴以及教師之外,外部的成年人和專家也可以通過提出真實的(來自真實世界的)觀點,為評價的過程做出貢獻。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通過不斷評估而得到持續改進,其重要性現在已經是共識了。對 “形成性評估” 重要性的許多研究可以有力地支持這種共識。“形成性評估” 不僅意味着由老師對學生給予反饋,也意味着由學生來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

7) 公開展示的作品

在項目式學習的黃金标準中,有一條是 “創造一件作品并公開展示” ,作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展示針對一個複雜問題的答案或解決方案。為什麼如此要求呢?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與 “真實性” 相仿,公開展示創造的作品能大大增加學生參與項目的動力,高質量地完成項目。

想象一下,如果僅僅是在同班同學和老師面前進行展示或介紹,即使完成得不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學生通常不會太認真地對待自己的項目,也不那麼在乎完成的質量。但如果學生們要在班級之外,在更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表現立刻就不同了,因為沒人想在衆人面前出醜。輕微焦慮可以成為不錯的動力機制,當然過分焦慮會導緻表現不佳,這其中的關鍵是找到最佳平衡點,所以在公開展示前幫助學生們做好準備至關重要。

其次,通過創作一個作品,學生們将他們所學的知識具體化,從而可以公開的進行共同讨論。

此時,學習中的社交層面顯得非常重要,不再僅僅是老師和單個學生的私下交流。這種方式會對教室和學校的氛圍産生影響,有助于形成一個 “學習社區” ,在這裡老師和學生一起讨論他們所學到的内容、如何學習、什麼績效标準是可以接受的,以及如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

最後,向公衆展示項目産出是讓家長、社區成員和更廣泛人群了解什麼是項目式學習以及它對學生有什麼意義的有效途徑。

當一間教室、一所學校或一個學區能接受公衆檢驗,就是在傳遞一個信息:“學生們能做的不僅僅是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許多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學校和地區在項目展示中重新利用了傳統的 “開放日活動” ,這進一步強化了上述信息,并争取了利益相關者對項目式學習的理解和支持。當公衆看到學生們如此高質量的項目産出時,他們常常感到驚訝,而且也渴望知道更多。

(本文轉自Aha社會創新學院,文章編譯自《項目式學習的标準:一份詳細的課堂教學指南》,譯者:楊雲武、德慶玉珍、李玮、李想、陳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