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學史家波林說,弗洛伊德是“最大的創建者,時代精神的代言人,以潛意識曆程的原則完成了心理學的進軍”。他推崇人類心理學上有四個偉人,即達爾文、赫爾姆霍茨、詹姆斯和弗洛伊德,并說“目前達爾文影響最大,50年後弗洛伊德的影響會更大”。
19世紀至20世紀,歐洲進入資本主義壟斷階段,社會矛盾和鬥争日益尖銳,加上猶太人家長制和維多利亞式性道德的壓抑,神經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精神分析正是适應這一社會需要而産生的。弗洛伊德企圖解決當時社會病态現象。
弗洛伊德的三種人格
自我 本我 超我
早期,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地形學”(psycho-topography)由潛意識(深層)、前意識(中層)和意識(表層)等三個層次所構成的。
潛意識(unconscious)指人的本能沖動、被壓抑的欲望和本能沖動的替代物(如夢、癔症),即潛意識的心理本我。就是說,潛意識是一種處于意識之外的有能量、有強度和有效率的心理系統。他認為,潛意識的主要特征是非理性(原始沖動性)、非語言性、非道德性、反社會性、非邏輯性、非時間性、不可知性。這些為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許的東西,這是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基石。
前意識(preconscious),是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中介環節和過渡領域。前意識處于潛意識和意識之間,擔負着“稽查者”的任務,嚴密防守,把住關口,不準潛意識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識之中。但是,當“稽查者”喪失警惕時,有時被壓抑的本能或欲望也會通過僞裝而迂回地滲入意識。
意識(conscious),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服從于現實原則,調節着進入意識的各種印象,壓抑着心理中那種原始的本能沖動和欲望。如果說被壓抑的心靈是嚴格意義上的潛意識,那麼主要實施壓抑的心靈則是意識。
晚期,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1923)一書中對此做了修正,提出了“人格三部結構”(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說。他認為,人格是由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所構成。
本我,指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潛意識性是本我獨有的主要品質。弗洛伊德說:本我是遺傳的,是生來就有的,而首要的是,本我是由本能構成的。本能源出于肉體組織,并以我們未知的形式在這裡得到了最初的精神表現。它按照快樂原則,急切尋找出路,一味追求滿足。
自我,指人格結構中的管理和協調部分,是來自本我經外部世界直接影響而形成的知覺系統。它代表理智與常識,處于本我與超我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适當滿足。它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對本我的非理性沖動的控制和壓抑上。弗洛伊德打了這樣一個比喻:本我是匹馬,自我是騎手。動力是馬,騎手能給馬指出方向。自我駕馭本我,但馬也許不聽話,這說明本我的潛力是很大的。就是說,自我是外部東西與内部東西之間、本我與超我之間的過濾器。
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超我代表良心、自我理想,來自父母及其代理者傳遞的文化倫理規範,是父母管教和社會化發展的結果。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自我力求是道德的,超我則能成為超道德的。超我處于人格的最高層,按照至善原則,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達到自我典範或理想的自我實現。在弗洛伊德看來,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會實現人格的正常發展;如果三者失調乃至被破壞,就會導緻神經症。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結構不是一個單維的構成物,而是一個多層次、多側面的複雜的組合體。人格的形成不是一個無沖突的迳直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矛盾鬥争的過程。弗洛伊德把人格視為潛意識與前意識、意識之間,本我與自我、超我之間的對抗與壓抑的過程,人格的形成總是充滿着各種矛盾鬥争。人格的發展不是一個平面的量的累積,而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自我完善的質的變化。個體社會化的自我完善畢竟是人格發展的總趨勢。
弗洛伊德人格學說的應用
弗洛伊德提出了一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的新課題——潛意識問題,這對于我們深入洞察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内涵,全面調動人的精神活動的能動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有廣泛的實踐意義。
比如,在文藝上,運用潛意識心理描寫的創作手法,可以擴大題材,更深入地刻畫人的心靈,給人以感染和教育。在醫療上,在催眠或覺醒狀态下采取暗示法,影響某些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尤其對癔症、酒精中毒等心理疾患具有明顯療效。在審判上,國外也有使用催眠術查案,使嫌疑犯口吐真言,幫助偵破了案情。在體育比賽上,把自我暗示和放松訓練結合起來使用,對調節運動員臨賽前的心理水平,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态,極為重要。在教育上,調動人的潛意識活動的精神能動性,可大大提高教育效益。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的、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紮諾夫創立的快速外語教學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創立了一套治療神經症的方法和理論。弗洛伊德以前,整個精神醫學被生物醫學所統治着,這是機械唯物主義醫學思想的反映。而弗洛伊德異軍突起,提出“心理創傷”是引起神經症等心理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張用精神分析方法來發掘病人被壓抑到潛意識内的矛盾或情結以治好病人,這樣他就突破了過去那種純粹靠藥物、手術與物理方法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束縛,開辟了一條重視心理治療的當代醫學模式的新途徑。
《弗洛伊德文集》
作者:弗洛伊德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這套《弗洛伊德文集》(全十二冊)是國内關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經典恢宏譯著,由中國研究弗洛伊德研究權威、著名心理學家車文博主編,經全國四十餘位專家教授嚴謹翻譯多次修訂,堪稱海峽兩岸權威、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學著作版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