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3 14:33:22

挈領提綱,我是文盲。昨天我們講到父系氏族社會和私有制的出現為奴隸制社會的産生奠定基礎,今天我繼續給各位看客說一說夏商周的故事。

前不久一段時間有傳言說中華文明可能起源于商朝,而之前的夏朝因找不到确切的證據被懷疑為不存在的一段曆史。也有部分人認為,即便“夏”這個名字不存在,但商之前确實應該存在一個王朝,而人類文明在這段時間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隻是這個時代可能不叫“夏”。此外,神話傳說多以這個時期為背景,而有學者認為神話傳說多是有史實依據,不可一概抹殺。為了廓清中國曆史的起源,我國政府已經于1996年起正式将夏商周的斷代工程列為“九五”科研重點。複雜而又神秘的夏商王朝以及後繼者周王朝期間,到底發生過什麼故事我們無法一一查到可靠的證據。本文讓文盲我來幫您捋捋那些在文獻中記載且被廣泛傳播的故事。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1

夏商周王朝基本信息一覽

夏朝建立者是啟,但夏朝的奠基者是禹。而說起禹,又不得不先介紹一下堯和舜。史料記載,堯的父親是黃帝的曾孫,堯20歲時子承父業作為當時部落聯盟的統領,都城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因堯曾被封于陶和唐,故又稱陶唐氏或唐堯。堯的一生燦爛無比,其最大的兩個功績是治水和禅讓。之前提到中華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而黃河洪水災害嚴重,是當時人們生存的一大強敵。堯先後任命共工、鯀和禹治水,經過60年的奮鬥,終于在堯80歲時禹治水成功。堯的一生選賢任能,部落人才濟濟,建立了非常有效率的行政機構。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2

唐堯

堯年老時,并沒有把首領的位子傳給自己的不肖兒子丹朱,而是讓位給了當時負責掌管民政的舜,讓賢不讓親,這便是所謂的禅讓,從此舜成為了部落聯盟的首領。舜是皇帝的九世孫,其先人曾受封于虞地,故舜也被稱為有虞氏或虞舜。相傳舜的繼母和弟弟經常折磨他,他的父親也偏愛他的弟弟象,但舜曲盡孝道,為“孝”這個中華文化最基本的價值觀樹立了典範。舜在位時任用賢人,為民除害,設官職,制刑法,定下了天子巡狩和部落領袖朝觐的制度。後來舜把首領的位子禅讓給了禹,死于蒼梧之野。傳說他的弟弟象,被舜感化變成了大象,在舜墓田耕種。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3

虞舜

好了終于說到禹了,公元前2033年,禹接任了其父鯀的職位開始治水,放棄了鯀“堵”的治水方略,改以疏導為主,并成功治水。因禹曾受封于夏,故其部落稱為夏。禹的故事人們相對比較熟悉,他制洪水、征三苗、會諸侯、劃九州、南巡東狩,用銅制作兵器和傳國的寶器。值得一提的是,禹在治水時進行的實地勘察和行政統一,将當時所能掌握的所有土地劃分為了9個行政區域,後稱九州,分别為冀、豫、雍、揚、兖、徐、青、梁、荊。九州的劃定,标志着華夏族不再局限于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部落,而成了多部族融合的華夏民族。禹的一生奮鬥,為他的兒子啟奠定了豐厚的基礎。禹死後,他的兒子啟打破了堯舜的禅讓制度,開始了子襲父位的世襲王朝制度,此時,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便出現了。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4

大禹治水

夏朝:夏朝由夏啟開始,共傳十四朝,十七王,延續約470年,第一個王朝有着中國曆史上所有王朝所共同的榮辱興衰曆程。啟和他的兒子太康兩代人,作為君主但貪圖逸樂,不關心百姓疾苦。太康做君主時,曾外出打獵。此時東夷族首領夷羿趁機奪取了政權。太康失去了統治者的地位,此稱為“太康失國”。夷羿奪得權位後并沒有稱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為王。但事實上國事全由夷羿來治理。後來中康去世,夷羿稱王,但夷羿和太康一般不重民生,驕奢淫逸,後被讒臣所殺。而啟的後人,在有仍氏家中躲藏的少康,後積蓄力量伺機而動,恢複了夏朝的正統統治,史稱“少康中興”。此後,夏朝王位傳到了啟的九世孫——孔甲手上,孔甲昏暴無道,夏朝走向下坡路。此後又四世,傳位到夏桀。桀寵愛妹喜,慌亂國政,民衆怨聲載道,後夏朝在桀手中走向了滅亡。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5

夏朝地域圖示

商朝:商的始祖叫契,一開始商是夏的臣屬,在夏桀把夏朝帶向深淵時,商卻走向了巅峰時代。商的首領成湯(又稱商湯)勤政薄斂體恤民情,夏人及其他方國人民十分向往商。成湯在伊尹在幫助下,開始剪除桀的羽翼,并最終在鳴條(今山西)打敗夏軍,一舉消滅了夏朝。成湯建立商朝,都城定于亳(今河南商丘),後來在盤庚時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稱作殷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商朝處于奴隸制鼎盛時期,商代的文化被稱為是帝王文化。後商朝經五盛五衰,最終在帝辛(商纣王)在位時被周所滅。商朝時文明發展進入了青銅器時代,陶器成為日用品,後發展成了瓷器,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6

夏和商疆界對比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7

商朝的五盛五衰

西周:周朝是個非常精彩的朝代,其前後總計約800年,又以周平王遷都作為标志分為西周和東周兩部分。今天我們重點說一下西周那些事。

西周時代是以封建的政治制度而聞名。西周擁有着最為完整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根基是宗法制度。簡單地說,封建制度就是将國家政權分而建,通過封王封地管理國家;而宗法制度是一種能夠保證各階層人民的嫡長子式的世襲制度。二者相輔相成,保障了權利的存在和運作,也為之後的中華文明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8

西周分封制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9

西周宗法制

西周自建國起共曆11代12王,享國275年。在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占領朝歌,安撫殷民。武王在位4年後病死,太子年幼,周公(解夢的那個)姬旦輔政,東征平叛,通過分封安定東方。這些諸侯國的封地往往形成犄角之勢,互有聯系、互相制約,因而在早期階段對政治局面的穩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周王朝出現了一段安定的局面,直到康王年間,史稱“成康之治”。後好戰君王昭王南征荊楚,在第二次征讨中溺水而亡,周王朝走向衰落。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10

西周王室更叠一覽

然而,并沒有像商朝那樣的興衰更叠出現,周王朝在昭王時開始衰敗之後,從穆王之後的共王開始四代短命,周王無力,隻能任由王朝走向式微。共王時期出現了土地買賣,土地制度的崩壞标志着社會開始走向下坡路。一度經曆了衰敗的周王朝,迎來了周厲王。厲王任時,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為了堵住百姓之口,厲王下命令嚴懲有不滿的人,這一段時間,人們見面不敢說話,隻能眉目相照。召公進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厲王不聽。後國民暴動,厲王出奔,周召二公共掌政事,共和行政。後宣王即位,他雄心勃勃,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清明政治,出現了“宣王中興”的大好局面。


總結一下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故事你聽過多少)11

西周分封地圖

但中興并沒有使得周王朝煥發生機,宣王急于求成,舉措失當,使得周王朝徹底失去了天子的威信,西周徹底失去了複興的可能。後又經曆了“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的摧殘,周王朝已無當年榮光。後原太子宜臼殺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财寶。西周就此滅亡。靠諸侯的幫助,宜臼登上王位,稱周平王,翌年東遷洛邑,從此,曆史進入東周時期。

好了今天先說到這,更多關于那些你想知道但沒有時間去了解的曆史讓我來一一幫您整理。

本文中所用圖片均下載自百度圖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