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昨天帶着大寶去打狂犬疫苗的第4針。
自從家裡養了一隻小狗狗作為新成員之後,先是小寶被抓傷,又是大寶被劃傷,狗狗無辜,孩子們卻要各自打疫苗5針,還讓我跑得頭疼不已。
好在孩子的天性樂觀,即便是打針,也依舊是喜歡往小狗狗身邊湊來湊去。作為孩子來講,寵物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玩伴,也是很好的治愈系“工具”,哪怕需要随時清理糞便、天天洗澡吹毛,孩子們也不覺得累;哪怕家裡已經有了兄弟姐妹,也無法取代孩子們心中對萌寵的那種天生的熱愛。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剛剛打過針的大寶,一邊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一如既往地和我聊天。
忽然他拉着我的胳膊,興奮地說:“媽媽,我有一個問題啊!”
我示意他繼續。
大寶開始手舞足蹈:“你看哦,媽媽,我剛剛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關于打針的。你想啊,打針的針頭是不是空心的?那麼是不是意味着當針紮到我們皮膚之後,針頭的空心管中,會有一絲我們的皮膚和肌肉?”
呃?!
大寶看我愣了一下,又繼續:“你想啊,媽媽!當藥水開始順着針頭進入到我的肌肉之後,那針頭管中的那一塊兒又去哪裡了?”
嗯?!
大寶不等我的任何反饋,繼續自己的天馬行空:“所以呢,有些人打過針之後反應特别強烈,應該是針頭管中的肌肉壞死,與自己本來的肌肉群不兼容,所以才會針眼兒紅腫、人發燒等等情況;有些人呢,抵抗力好一些,所以直接就吸收了,人也就沒有任何問題。”
打住!我的兒!這想象力也太豐富了吧!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實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他們正是因為有了敏銳的觀察能力,才會對世間萬物産生好奇心,前期可能會通過自己的想象力有一個對現象的自我诠釋,随着年齡的長大,他們就會主動的翻閱資料來尋根問底。
這就是他們成長的過程啊!
想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隻有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才會格外的投入、專注。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培養孩子觀察力和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種:
1、對比比較是一個鑒别的過程,隻有通過比較才能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從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讓孩子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然後漸漸擴展到類别的對比……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麼就從孩子自己的畫或者名畫入手,讓孩子自己進行對比、甄别,根據審美的不同,提升自己的美育感,并可以提高孩子的知識點和想象力,因為所有的畫作本身也是一個可以追根究底的故事啊!
鼓勵孩子展開想象、撥開迷霧、找到真相。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2、順序一般情況下,記憶冠軍的記憶關鍵,就在于順序。他們能夠通過一些看似無序的東西,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觀察,組合成有序的、有助于記憶的東西,從而達成記憶的過程。
這就是順序的含義。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既是對想象力的豐富,也是對觀察力的磨煉,最終實現孩子的“耳聰目明、頭腦聰穎”特質。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3、重複能夠讓一個人不厭煩地重複某件事千百遍,那麼這件事一定會成為這個人永恒的記憶,或者無須思想直接能夠完成的事情。
這就是重複的意義。但是重複對于孩子來講,不能是枯燥的、機械的,隻有想辦法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開心地進行不斷地重複,才能夠有效的引導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孩子背誦英文單詞,觀察力能夠讓孩子快速地從一排相似的單詞中找到正确的那一個;想象力讓孩子在相似的單詞中通過想象達成記憶的舉一反三。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就像大寶針對自己打針所産生的疑惑,本就是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想象所展示的結果。
但是,作為家長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引導。
所以我問大寶:“你先想想針頭是圓柱的,還是斜面的?”
大寶想了想,回答:“斜面的。”
我繼續:“所以,打針的時候,并不是一個空心圓柱直接紮進肌肉,而是一個有尖的斜面,對不對?”
大寶點點頭。
“我們的肌肉,也不是松散的,本身就是有彈性的組織。所以當針頭紮進去的時候,肌肉組織不是盲目地等待被紮,而是在進去的瞬間會有一定的閃躲。想象一下!”我鼓勵大寶。
大寶靜靜地思索,沒有說話。
我想了想,繼續給他講:“你再想啊,你說是空心的針頭管,究竟是不是呢?醫生打針的時候,有沒有先往裡面推藥水啊?!”
大寶恍然大悟狀:“是的,每次醫生都要先推進去一些藥水的。所以針頭管是密閉的。”
我又說:“至于打針之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你說得既對也不對。因為打針後發燒、不舒服與自己的免疫力有關是對的,但與肌肉被擠進去後兼不兼容無關啊!”
說完,我們兩個相對大笑,做出打針的姿勢來,開開心心地回到家。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最後,我建議大寶回家自己再查一些相關的資料,讓真正的專家來幫助他答疑解惑。當然了,對于他的所思所想,我是一如既往地非常開心!
因為生活中所有的可能性,都源自于敏銳的觀察力和超常的想象力,隻有如此,科技才能進步,人類才能更加強大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